一种钢连铸过程中二冷区传热系数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73443B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261977.X

    申请日:2012-07-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连铸过程中二冷区传热系数的确定方法。本发明基于浇铸钢种二冷各区出口的实测温度,提出一种同时适合板坯和方坯连铸的二冷区传热系数的确定方法,利用一台计算机作为连铸过程服务器,并使该过程服务器与一台红外热成像仪相连,将各区出口实测温度作为其目标温度,采用数值模拟手段,迭代求解铸坯与冷却水之间的传热系数,以修正传热系数经验公式,确定不同拉速条件下的传热系数。本发明提出的钢连铸二冷区传热系数的确定方法得到的坯壳厚度和空冷区温度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均能很好地吻合,即能有效地应用于不同类型铸机的连铸过程。

    一种智能控制宽厚板坯矫直区内弧角部温度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89680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10449072.0

    申请日:2011-12-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智能控制宽厚板坯矫直区内弧角部温度的系统及方法,属于钢铁冶金的连铸二冷温度控制技术领域。系统:包括测温装置、导流装置及控制系统,测温装置由测温管和红外测温探头组成,红外测温探头设置在测温管上端,测温管上端与压缩空气管道相连通;导流装置的支撑架连接杆顶端与水平支撑架相连,支撑架连接杆底端与冷却水收集导流管相连;测温管与测温装置液压推进器相连,导流装置的水平支撑架与导流装置液压推进器相连,液压推进器与控制系统相连。方法:以连铸坯矫直区内弧角部表面实际测温结果作为二冷强度的反馈,利用其与目标表面温度的差距,通过调整导流装置位置,实现对喷淋宽度动态调整,达到精确控制铸坯内弧角部进矫直区温度的目的。

    一种钢连铸过程中二冷区传热系数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73443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61977.X

    申请日:2012-07-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连铸过程中二冷区传热系数的确定方法。本发明基于浇铸钢种二冷各区出口的实测温度,提出一种同时适合板坯和方坯连铸的二冷区传热系数的确定方法,利用一台计算机作为连铸过程服务器,并使该过程服务器与一台红外热成像仪相连,将各区出口实测温度作为其目标温度,采用数值模拟手段,迭代求解铸坯与冷却水之间的传热系数,以修正传热系数经验公式,确定不同拉速条件下的传热系数。本发明提出的钢连铸二冷区传热系数的确定方法得到的坯壳厚度和空冷区温度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均能很好地吻合,即能有效地应用于不同类型铸机的连铸过程。

    连铸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状态的预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53637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407229.0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铸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状态的预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实时获取连铸结晶器目标铜板上每个测温孔对应的多个温度数据,其中,在每个所述测温孔的不同位置设置测温装置,每个所述温度数据基于对应的测温装置得到;基于目标拟合公式,计算每个所述温度数据对应的目标钢液流速数据,其中,所述目标拟合公式用于指示温度与钢液流速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每个所述目标钢液流速数据以及对应的测温位置数据,确定所述任一测温孔对应的多组待输入数据,并根据连铸结晶器的三维模型以及每个所述测温孔对应的多组待输入数据,生成所述连铸结晶器对应的第一钢液流动状态预测图。

    一种对于连铸坯内部裂纹评级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98253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210605102.0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于连铸坯内部裂纹评级的方法及系统,涉及连铸坯质量评价领域;通过深度学习技术与机器视觉技术的相结合,实现对连铸坯裂纹的分割及裂纹等级的计算,从而实现在识别裂纹时有着较高的准确率及效率,便于用户使用及数据采集,能够替代传统的人工评级方式,提高了评级效率与准确性,减少了主观因素的影响。针对裂纹在连铸坯中占比少,难以分割的问题,采用具有多尺度融合能力的pspnet对其进行分割,得到了精准的裂纹分割效果,通过构建连铸工艺参数及相应铸坯等级的数据库,便于用户对比数据,对连铸工艺进行优化。

    基于光纤测温的结晶器热通量反算方法、系统、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42451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339068.6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测温的结晶器热通量反算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通过在某钢厂板坯连铸结晶器布置的光纤传感器实时采集测温数据,并结合运行的工艺条件(钢种成分和拉速);首先通过对现场测温数据进行采集并存储,而后根据数据特征,利用平滑指数算法处理噪声数据,而后选取稳定的数据源进行大数据经验公式拟合,确定经验公式参数,从而为迭代计算的初始值的设置提供参考并后续可作为一种检验模型计算准确性的方式。根据光纤测温传感器的布置特点,利用纵向建模方式进行传热计算。此外为更加直观且有效的监控结晶器部位的温度进一步开发出基于Web前端可视化技术的人机交互界面。本申请的方法解决了以往测温方法相对光纤测温准确性以及灵敏性差的问题,本申请针对光纤测温的大数据量问题采用数据噪声处理,并采用结晶器纵向热通量的直接反算方法,计算简便、结果准确。

    一种合金钢多组元体系凝固动力学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9568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29134.9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合金钢多组元体系凝固动力学的计算方法,涉及钢连铸技术领域,在Hunzike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TQ接口程序耦合Thermo‑Calc热力学数据库,能够实现模型计算程序与所需的热力学数据的实时交互,保证计算的准确性,拓展模型适用范围。通过计算多合金钢不同溶质元素含量下的枝晶尖端生长动力学关系,求解不同溶质元素含量下枝晶尖端生长速度区间,并获取该区间内枝晶尖端生长半径、过冷度、枝晶尖端生长速度、温度等枝晶生长动力学参数间的关系,能够对三元及以上的多组元合金进行较准确的枝晶尖端生长动力学计算,进而可以对合金元素与基体元素作用机制等凝固理论、合金元素对凝固组织和缺陷的影响机制等进行定性分析,拥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场景。

    一种异形铁芯式高能连铸行波线性电磁搅拌器

    公开(公告)号:CN11812297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47995.8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铸电磁搅拌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异形铁芯式高能连铸行波线性电磁搅拌器,包括磁轭、异形铁芯和感应线圈,磁轭为圆筒形结构;多个异形铁芯焊接于磁轭内侧,异形铁芯沿磁轭的轴线方向分层设置,每层异形铁芯沿磁轭的圆周均匀分布,异形铁芯上套设有铁芯环;感应线圈水平绕设于相邻两层异形铁芯之间。由此,能够提高电磁场使用效率,降低电磁搅拌器的发热量,增加工作面的电磁密度,提高对金属熔液的搅拌力强度,从而扩大铸坯的等轴晶区,降低偏析,提高铸坯的内部质量。

    一种合金钢多组元体系凝固热力学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2341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18800.0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金钢多组元体系凝固热力学的计算方法,涉及钢连铸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计算多合金钢不同含量下溶质元素的伪二元相图,获得δ/γ相转变温度数据集,建立δ/γ相转变温度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并对液相线温度求解公式进行优化,进而将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液相线温度求解公式耦合至Ueshima模型,得到Bp‑Ueshima模型;建立凝固过程中不同冷却速率与二次枝臂间距的关系;然后根据Bp‑Ueshima模型实现对多合金钢相变特征温度和溶质微观偏析的计算。该方法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优化后的液相线温度求解公式作为判据判断δ、γ、L相间转变是否发生,更符合钢实际凝固过程。

    一种钢凝固糊状区等轴晶组织粘塑性挤压变形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8655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110757726.X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凝固糊状区等轴晶组织粘塑性挤压变形的计算方法,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计算等轴晶组织生长模型,提取等轴晶组织生长形貌,建立等轴晶组织几何模型;再对等轴晶组织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建立等轴晶组织有限元模型;然后对等轴晶组织有限元模型设置Anand粘塑性材料属性,建立表征等轴晶粘塑性力学行为的本构模型,即等轴晶组织粘塑性模型;最后进行等轴晶组织粘塑性模型计算及结果后处理,实现对钢凝固糊状区等轴晶组织粘塑性挤压变形的计算。该方法能够阐明挤压作用下中心等轴晶的粘塑性变形行为,对改善中心疏松和偏析等凝固缺陷,提高凝固组织致密性进而提高铸坯凝固质量奠定关键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