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37910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11280659.6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35/83 , C04B35/573 , C04B35/622 , C04B3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纳米难熔陶瓷改性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Si粉或者金属粉与纳米难熔陶瓷颗粒混合均匀。本发明将含难熔陶瓷纳米粉体的硅或金属熔体通过反应熔渗法作为基体熔渗到C/C多孔体中,使难熔陶瓷颗粒能够均匀分布于C/C多孔体中,制备具有均匀组织结构的,高强度、抗氧化和耐烧蚀的复合纳米陶瓷改性炭/炭复合材料。另外,不难得出本制备方法可将难熔碳化物、硼化物、氮化物和氧化物纳米粉末或它们的混合粉末通过熔体直接熔渗到C/C坯体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983208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911019864.7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C47/06 , C22C47/04 , C22C47/12 , C22C49/02 , C22C49/14 , C22C101/10 , C22C1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C‑SiC‑Cu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C/C‑SiC‑Cu陶瓷基复合材料由C纤维、C基体、SiC基体和Cu合金组成,所述C基体包覆在C纤维上,所述SiC基体包覆在C基体上,所述Cu合金组成与SiC基体接触并形成冶金结合。其制备方法为:通过化学气相渗透法与压力熔渗法相结合的方式使C、SiC、Cu三相共存。本发明所设计和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耐高温、抗氧化、抗热震、耐烧蚀等优良性能。其特别适用于热防护部件、尤其适用于飞行器上所用热防护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0963799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0012615.1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35/565 , C04B35/65 , C04B35/56 , C04B35/52 , C04B35/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相硅辅助成形热防护类Z‑pins硅化物陶瓷棒结构的制备方法,在碳陶复合材料的纵向盲孔中,成形多孔难熔金属棒,然后通过液相渗硅反应,即获得类Z‑pins硅化物陶瓷棒增强碳陶复合材料;所述难熔金属选自Zr、V、Hf、Ti、Th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类Z‑pins硅化物陶瓷棒结构在高温环境下将氧化为以下两种类型的氧化物:一是高熔点金属氧化物(熔点1700~2700℃),主要由Zr、V、Hf、Ti、Th难熔金属形成的一元、二元或多元氧化物,二是低熔点氧化物如(SiO2和WO3);通过这两类金属氧化物不同的氧化机制与补偿机制,最终使得碳陶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855842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494879.8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35/83 , C04B35/6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5/83 , C04B35/622 , C04B2235/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限域反应器批量制备密度均匀炭/炭复合材料平板的方法。该限域反应器,包括气体预处理装置、集气装置、沉积装置;所述沉积装置包括m块分气板,外筒、m-1组侧板;该方法是将碳纤维平板预制体以竖立形式放置于由m块分气板与m-1组侧板组成的沉积腔室中,进一步将沉积腔室划分为若干个狭域反应空间,同时保证碳纤维平板预制体竖立于第m块分气板的空白区,不会对气流形成阻隔,使得气流可实现均匀分布。本发明工艺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碳源气体利用率高、工艺周期短,所得单体炭/炭复合材料平板体积密度均匀性小于±0.05g/cm3。
-
公开(公告)号:CN101913896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52400.3
申请日:2010-08-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35/83 , C04B35/645
Abstract: 本发明高密度全气相热解炭基炭/炭复合材料的快速致密化方法,是将2D型或准3D型预制体经常规CVI增密到1.50~1.70g/cm3,得到以全粗糙层结构热解炭为基体炭的碳/碳复合材料,;然后,将碳/碳复合材料加热至2300℃~2700℃后逐步加压至30~50MPa,控制压制方向的应变小于等于8%,保压5~10分钟后逐步卸载;并使碳/碳工件随炉冷却,即制得密度大于等于1.80g/cm3炭/炭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在全气相热解炭基C/C复合材料的基础上通过高温热压使C/C复合材料快速致密化,特别适用于高性能C/C复合航空刹车盘的制备,原则上也适用于炭陶复合材料圆盘部件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1153384B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610032336.1
申请日:2006-09-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3C16/32 , C23C16/52 , C23C16/4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气相渗透/沉积工艺制造双元碳化物共沉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利用化学气相渗透/沉积工艺的可设计性,在C纤维、硼纤维、陶瓷纤维、金属纤维等预制坯体的内部共沉积双元碳化物,从而制备出纤维增强的双元碳化物复合材料,其中碳化物为HfC、TaC、ZrC、NbC、WC、TiC、B4C、VC、AlC、SiC等任意两个碳化物组成。该方法制得的材料具有耐高温、耐磨、抗冲刷、抗氧化、耐烧蚀、热冲击性能优越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392366B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810143540.X
申请日:2008-11-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3C16/26 , C23C16/455
Abstract: 碳/碳复合材料平板的快速化学气相渗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在化学气相渗碳炉中,垂直于炉底设置一平板发热体;2)在平板发热体两侧各设置一固定承台,在每一个承台上各设置一与发热体平面平行的待增密碳/碳复合材料平板状坯体,气流穿坯体而过;3)以C3H6为碳源气、N2为稀释气,控制C3H6:N2体积比为1:0.5~3;4)炉温控制为800~1300℃、炉压为1~5kPa。本发明工艺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碳源气利用效率高、最终产品的平直度高、工艺周期短,解决了长期以来本领域迫切希望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为碳/碳复合材料平板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0588927C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810030746.1
申请日:2008-03-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飞机机轮刹车副结构强度检测装置,包括机座、刹车副轴向加载装置、扭力矩加载装置、轴向定位装置,所述机座两端各设有一支撑座,在所述两支撑座之间安装有一根主轴,所述主轴上依次安装有刹车副轴向加载装置、扭力矩加载装置、轴向定位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检测参数数据准确、快捷、操作简单并且检测成本低,适用于各种机型及材质的机轮刹车副的结构强度检测;特别适用于碳/碳复合材料机轮刹车副的结构强度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0478045C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710034941.7
申请日:2007-05-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化学气相沉积工业炉尾气净化的装置,由冷凝塔和冷冻塔组成。冷凝塔包括重力沉降室,沉降室内安有一组承料盘,冷凝塔中下部有按圆截面最紧密排列的方式设置圆形冷凝管,冷凝管上、下端联接有筛孔状隔板;冷冻塔上部分包括无折边球形塔盖,预冷冻室和气管式冷冻捕集器,下部分为无源冷阱捕集器。采用本发明,能避免CVI尾气污染物损坏电炉真空系统,并顺利解决污染物严重干扰电炉连续正常运行的问题,保证CVI工业炉连续生产。对尾气中的沥青、焦油的脱除率分别达到和接近100%,对其中的固体悬浮物(炭黑微粒和烟尘)脱除率可达90~95%,对其中具有挥发性的萘的脱除率也可达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790289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295325.0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35/48 , C04B35/632 , C04B3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烧蚀防隔热一体化硼改性磷酸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磷酸铝铬、氧化锆、尿素和硼酸研磨混合,得到硼改性磷酸盐浆料;所述硼改性磷酸盐浆料经固化成型,即得。该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烧蚀性能和防隔热性能,能在烧蚀温度2500℃下长时间的烧蚀过程中保持样品完整、样品背温始终小于124.4℃,且该材料具有可重复利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