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陶瓷砂轮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481496U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822206911.6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孔陶瓷砂轮,包括一圆形基底,该圆形基底的中部具有一安装孔,沿安装孔的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固定通孔,且该圆形基底的周缘沿该圆形基底的轴向延伸形成一过渡环,该过渡环上均匀分布有由3D打印制成的若干异形陶瓷磨块。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3D打印成型,能够快速,高效的完成坯体成型,且所打印的坯体具有高度一致性,自动化程度高,材料损耗低,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本实用新型打印出来的坯体能够严格控制多孔陶瓷砂轮的气孔和孔隙率。本实用新型能够打印出各种异形磨块,不受传统的模具限制,能够满足不同砂轮需要的磨块。(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氧化锆陶瓷粉末流延工艺及NOx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95042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45040.1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芯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氧化锆陶瓷粉末流延工艺及NOx传感器,所述氧化锆陶瓷粉末流延工艺包括:烘粉:将5Y粉料放入烘箱中烘干;球磨:加入二甲苯、无水乙醇和鱼油分散剂,球磨30分钟之后往罐中加入5Y粉,加入PVB粘合剂和丁苄酯增塑剂,球磨16小时,得到流延浆料;过滤:将流延浆料密封;真空脱泡:将流延浆料放入锡膏搅拌机中,得到表面光滑无泡的流延浆料;流延:进行流延,流延片;叠合:对流延片进行剪裁,放入叠压机;烧结。本发明提高了氧化锆流延叠片的叠合性、强韧性以及烧结收缩率,使得本发明优化后用于SCR控制系统的NOx传感器的灵敏度、响应速度以及化学稳定性也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一种高致密度碳化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621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06559.9

    申请日:2024-1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化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致密度碳化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基料90~96份,辅料2.5~3份,添加剂1~2份,去离子水8~15份,基料由碳化硅粉体a、碳化硅粉体b、碳化硅粉体c、碳化硅粉体d构成,碳化硅粉体a中D50粒径为70μm~180μm,碳化硅粉体b中D50粒径为25μm~70μm,碳化硅粉体c中D50粒径为8μm~25μm,碳化硅粉体d中D50粒径为3μm~8μm。通过调整基料中碳化硅粉颗粒级配,采用四种不同粒径的粉料进行混料,使得碳化硅整体堆积密度大大提高,从而提高素坯密度,最终使得烧结密度也得到了大大改善,且在较低烧结温度下也能保持较高密度。

    "> 一种流延成型制备β

    公开(公告)号:CN11943088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98143.7

    申请日:2024-11-1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流延成型制备β"‑氧化铝陶瓷膜的方法,属于导电陶瓷材料领域。该方法包括:将高纯含铝化合物、含钠化合物、稳定剂、分散剂及溶剂进行第一球磨,得到第一料浆;向所述第一料浆中加入粘结剂、增塑剂及抑泡剂,得到第二料浆;将所述第二料浆进行第二球磨,得到第三料浆;将所述第三料浆进行脱泡,得到具有设定黏度的第四料浆;将所述第四料浆进行流延成型,得到氧化铝生坯;以及将所述氧化铝生坯进行排胶、预烧及烧结,得到β"‑氧化铝陶瓷膜。从而得到厚度可控、质量稳定、电阻率低的β"‑氧化铝陶瓷膜,提高了β"‑氧化铝陶瓷膜的应用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