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0129650U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20554977.6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T4/16 , H01T1/04 , H01T1/08 , H01T1/16 , H01T4/02 , H01T4/08 , H01C7/12 , H01C1/16 , H01B17/42 , H01B17/48 , H02G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外串联间隙避雷器及避雷系统。该避雷器包括:串联连接的避雷器本体和熄弧式间隙结构;其中,熄弧式间隙结构的绝缘外套内设有若干个间隔且并排设置的熄弧电极,任意相邻两个熄弧电极之间设有隔离气室;绝缘外套上设有与隔离气室一一对应且相连通的喷气口,用以使得熄弧电极和隔离气室裸露,以使各相邻熄弧电极之间形成多个串联的空气间隙。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避雷器本体串联熄弧式间隙结构,熄弧式间隙结构的绝缘外套内设有若干个熄弧电极,相邻两个熄弧电极之间设有隔离气室,以便两个相邻熄弧电极和其之间的隔离气室组成非敞开式的空气间隙,以拥有千安量级遮断工频续流能力并避免遮断续流的稳定性受运行环境的影响。(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445535U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20770973.7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芳义 , 邓占峰 , 赵国亮 , 陈维江 , 乔光尧 , 康伟 , 李卫国 , 石秋雨 , 曾洪涛 , 刘海军 , 葛栋 , 苏铁山 , 陈明庆 , 陈秀娟 , 贺子鸣 , 时卫东
IPC: H03K17/081 , H03K17/72 , H02H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抑制响应雷击过电压的可控避雷器晶闸管阀开关以及可控避雷器,该可控避雷器晶闸管阀开关包括:多层相互串联的晶闸管阀模块,每层晶闸管阀模块并联有动态电阻模块;动态电阻模块根据电压波的类型具有不同的阻值,当承受雷击过电压波时,动态电阻模块的阻值使得晶闸管阀模块中晶闸管两端的电压小于晶闸管的导通电压。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避免晶闸管阀模块由于雷击过电压巨大的电流变化率而损坏的情况,在没有增加额外电路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了各层晶闸管阀模块的均压,相对于现有可控避雷器的晶闸管阀开关,结构简单,内部电场分布均匀,提高了晶闸管阀开关的可靠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445258U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20656831.8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芳义 , 邓占峰 , 赵国亮 , 陈维江 , 乔光尧 , 康伟 , 李卫国 , 石秋雨 , 曾洪涛 , 刘海军 , 葛栋 , 苏铁山 , 陈明庆 , 陈秀娟 , 贺子鸣 , 时卫东
IPC: H02G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晶闸管开关型可控避雷器,包括:避雷器受控部、晶闸管阀体、第一连接模块和第二连接模块,避雷器受控部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模块与晶闸管阀体第一端电连接,避雷器受控部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接模块与晶闸管阀体第二端电连接,第一连接模块根据断开指令断开,向第二连接模块发送第一连接模块断开的第一反馈信号,第二连接模块根据第一反馈信号将晶闸管阀体从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当接收到表征晶闸管阀体更换完毕的第二反馈信号时,将晶闸管阀体从第二位置旋转回第一位置,向第一连接模块发送第三反馈信号,第一连接模块根据第三反馈信号闭合,实现了晶闸管阀体的带电检修,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抗风险能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5220404U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21223718.9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 , 平高东芝(廊坊)避雷器有限公司 , 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C7/1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避雷器,包括:避雷器芯体,其包括多个电阻片、各相邻所述电阻片之间设置的金属垫块,以及环氧杆;多个所述环氧杆设置于所述避雷器芯体的周向以固定所述避雷器芯体;绝缘隔离伞,其环套于各所述金属垫块的外周壁上;其中,多个所述避雷器芯体并联,各所述避雷器芯体外均套设有一外套。本申请提供的避雷器,通过在金属垫块上加装绝缘隔离伞,绝缘隔离伞具有绝缘强度高、耐腐蚀以及阻燃等优点,使得其中一个电阻片存在绝缘缺陷发生表面闪络时,绝缘隔离伞能够增大电弧的爬电距离,防止电弧烧蚀相邻的电阻片,进而抑制电弧,从而避免单个电阻片缺陷导致整只避雷器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212991966U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922374896.0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大容量多柱并联避雷器,包括:避雷器的电阻片采用分层结构,当避雷器的电阻片分层结构中的任一层中的任一柱因故障短路,其余层的能量吸收能力能够满足系统要求,保证避雷器在相应时间内正常安全运行,解决现有大容量多柱并联避雷器故障率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0349473U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20549429.4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压敏电阻单元的复合绝缘子装置,包括:压敏电阻单元、绝缘支柱、增强熄弧间隙单元、安装金具;所述压敏电阻单元包括压敏电阻子单元芯体、绝缘芯棒、压敏电阻单元绝缘外套,所述增强熄弧间隙单元包括熄弧腔体、绝缘撑件和间隙电极;所述增强熄弧间隙单元固定安装于所述绝缘支柱两端或沿绝缘支柱轴向均匀布置。将避雷器与绝缘子集成一体化设计,同时,利用增强熄弧式间隙单元的强灭弧能力,来降低压敏电阻单元的额定电压,实现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低造价;装置出厂即已完成装配,不需要现场调节组装部件,与绝缘导线连接时不需要剥开导线绝缘层,安装施工简单方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305515798S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30185950.X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柱式复合绝缘子装置。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10kV架空线路中使用的柱式复合绝缘子装置。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5.本外观设计产品的柱式复合绝缘子装置为避雷器与绝缘子的集成一体化设计,内置压敏电阻单元,具有绝缘支撑导线功能和防雷保护功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