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1088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27125.0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一种对锁具测试设备的身份进行验证的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随机生成16个字节的对称密钥,利用非对称加密公钥对16个字节的对称密钥进行加密,以形成非对称密文;生成16个字节的随机数,对随机数进行加密以形成第一对称密文;将随机数以及非对称密文组成符合规约的第一数据帧,并将第一数据帧发送至锁具测试设备,以促使锁具测试设备基于第一数据帧生成第二数据帧;接收锁具测试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帧并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帧获得第二对称密文;以及将第一对称密文与所述第二对称密文进行对比,并且在第一对称密文与第二对称密文一致的情况下,确定锁具测试设备的身份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
-
公开(公告)号:CN111367254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0120680.6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光伏电站解析单机等值方法、系统及设备,涉及光伏电站解析单机等值方法和系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光伏电站传统单机等值方法计算量和精度无法兼顾的问题。本发明所述方法给出了光伏电站在故障穿越全过程有功动态行为的解析表达式,分别根据光伏电站在故障期间和在故障清除后的动态电流解析表达式计算出有功电流分量,替换单机等值系统有功功率控制通道在故障期间即t0~tc时间段和故障清除后即tc时刻后相应时刻有功电流参考值,形成了新的单机等值方法,能够精确模拟详细光伏电站在故障穿越全过程的动态行为,有效地消除了等值误差。主要用于光伏电站解析单机等值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2285636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89565.0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计量中心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计量芯输出负荷数据准确性的方法及装置,属于电能计量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控制用电设备电力线上串入录波器,打开用电设备,录制用电设备工作时的电压电流波形;经主控制器输出测试波形;将电压电流波形传输至主控制器,对电压电流波形与测试波形对比,获取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确定计量模组输出的波形数据的正确性。本发明可以通过波形对比准确的检测出电能表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235347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0954029.9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力智能锁具状态监测器及监测方法,其中,该监测器包括:包括:双层电路板、外壳前盖(1)、外壳后盖(2)、电源连线(3)以及指示灯(4),其中所述双层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5)以及第二电路板(6),所述第一电路板(5)上面设置有主站通信单元以及锁具通信单元,所述第二电路板(6)上面设置有主控单元以及电源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12085873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806955.1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智能物联锁具的测试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上位机和测试台体,测试台体包括:多路服务器和至少一个锁具测试设备;上位机用于通过多路服务器发送锁具交互指令至锁具测试设备;通过多路服务器接收锁具测试设备反馈的交互指令执行结果,并根据交互指令执行结果确定测试结果;锁具测试设备用于接收锁具交互指令,并通过多路服务器将待测锁具执行后得到的交互指令执行结果发送至上位机。本发明的装置能够对锁具功能、协议、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进行自动化和批量化测试,减少了测试所需人工,规避了手工测试带来的漏测、少测以及测试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保证了锁具在现场能够正常安全稳定地运行,保障了锁具供货方和需求方的利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81787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430874.6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PLC通讯的能源路由器远程升级方法及系统,属于软件远程升级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能源路由器组地址;根据目标能源路由器组地址,下发远程升级参数信息和升级程序;根据检查升级参数信息检查远程升级程序是否完整;当确定远程升级程序和升级参数信息完整后,生成组播传输文件;将远程升级程序和升级参数信息拆分为适合HPLC信道传输的数据帧;生成目标能源路由器的升级命令,当目标能源路由器接收到升级命令后,根据组播传输文件对目标能源路由器进行远程升级。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能源路由器远程升级的问题,减少因采集设备现场升级的维护工作,更好的解决了不同厂家设备共存的升级,提高了运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39277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484804.9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采集终端本地通信功能测试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上位机,与检测台体和待测试采集终端连接,用于向待测试采集终端发送第一报文,以及接收并解析检测台体发送的第二报文,判断解析后的第二报文的格式是否符合标准协议格式,实现对待测试采集终端本地通信协议的检验;采集终端本地通信功能测试辅助模块,与检测台体连接,用于接收待测试采集终端发送的第二报文,并将第二报文转发至检测台体,其中,第二报文,由待测试采集终端接收并解析第一报文,产生任务并执行任务中产生;检测台体,用于接收第二报文,并将第二报文转发至上位机。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及方法,可以实现采集终端本地通信协议的全面高效检验。
-
公开(公告)号:CN111367254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20680.6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光伏电站解析单机等值方法、系统及设备,涉及光伏电站解析单机等值方法和系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光伏电站传统单机等值方法计算量和精度无法兼顾的问题。本发明所述方法给出了光伏电站在故障穿越全过程有功动态行为的解析表达式,分别根据光伏电站在故障期间和在故障清除后的动态电流解析表达式计算出有功电流分量,替换单机等值系统有功功率控制通道在故障期间即t0~tc时间段和故障清除后即tc时刻后相应时刻有功电流参考值,形成了新的单机等值方法,能够精确模拟详细光伏电站在故障穿越全过程的动态行为,有效地消除了等值误差。主要用于光伏电站解析单机等值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1222738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0991503.2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电集群功率预测及参数优化的方法,将历史NWP数据和历史功率数据划分两个独立数据集,分为三个阶段来对参数进行优化;对原始风速矢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将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作为风电集群功率预测模型的输入,将两个独立的数据集分别划为待预测数据集和历史数据集;计算预测点的输入数据矩阵与历史数据集之间的欧式特征距离,并将其与阈值δ进行比较,获得具有最高匹配度的数据集与预测数据集,判断优化是否结束,否则以变尺度网络搜索法设置参数值以继续优化得到具有最小总体预测误差的四个参数;将获得的四个参数初始优化值,控制三个参数值不变,改变剩余一个参数值,直到获得最优四个参数组合。该方法预测精度高,具有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00872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008751.7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气象因素波动特征提取方法。包括:一、构建数值天气预报模式输出的气象因素日前数据集;二、分析实测风电功率与日前数据集中不同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筛选最优气象因素特征子集;三、划分最优气象因素特征子集中特征气象因素的波动类型,分析不同气象因素波动与风电功率波动的映射关系;四、提取特征气象因素波动时间颗粒度与特征参数,建立特征气象因素波动特征矩阵;五、将特征气象因素波动特征矩阵作为模型输入,预测日前风电场短期风电功率。本发明克服了不同气象因素波动复杂性与风电功率匹配难的问题,可以有效的降低预测模型输入的数据维度与数据量,同时避免了预测时出现的过拟合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