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3364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452284.3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页岩气防层间压窜的布井方法、施工方法及布井结构,该布井方法设置相邻水平井轨迹穿行至不同层位,获取不同层位压裂缝沿轨迹周向的延伸距离;进而确定优化轨迹穿行位置。形成层间交错布井结构,在不影响平台整体布局的情况下,增加了井与井的相对距离,扩大了井与井的纵向距离间隔,减少了页岩气开采过程中的层间相互影响,降低层间压窜风险,同时,根据不同层位压裂缝剖面特征参数确定水平井轨迹穿行距离,确保相邻水平井在压裂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压窜现象,实现了不同层位的有效控制和平台产能的有效提升,该施工方法基于上述布井方法和结构采用隔井压裂工艺进行压裂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1195721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11133928.2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微控群控油井加药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主机和井口撬块,该主机包括PLC控制器、信号放大器、自吸泵、药剂罐、加药泵、过滤装置、恒压罐和总流量计,该PLC控制器通过该信号放大器控制该自吸泵给该药剂罐中上水,给该药剂罐中加入药剂,混合好的药剂经过该过滤装置进入该加药泵,该加药泵将混合好的药剂输送到该恒压罐,药剂恒压后经过该总流量计进行计量,再输送至该井口撬块内,药剂在该井口撬块内再次进行计量后通过油井套管注入,实现单井加药数据实时计量。该智能微控群控油井加药装置及方法自动化程度高,运转安全平稳,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隐患,减少了在油井加药时水、药剂的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2643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11773023.1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高分子领域,公开了一种含氨基改性二氧化硅、无机纳米纤维固化剂组合物及应用、环氧树脂组合物和环氧树脂制品,所述固化剂组合物包括固化剂、无机纳米纤维和水;所述固化剂为式I所示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imgabs0#该固化剂组合物中含有特定结构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和无机纳米纤维,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中的多氨基团在纳米二氧化硅表面呈现出树枝状形态,当将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添加到环氧树脂中,能与环氧树脂中的环氧基团发生键合反应,充分发挥了两者之间的优势,同时与无机纳米纤维配合使用,使得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具有较大的抗压强度同时不易软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60740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414893.X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
IPC: G01N33/28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N3/0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油含水率检测方法和系统,属于石油质量检测领域,原油含水率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时间序列采集原油含水率数据以及原油含气时间段对应的示功图数据2)利用示功图数据判断含气原油含水率数据是否受气体影响,将受气体影响的时间段对应的原油含水率数据从含气原油含水率数据中剔除,并提取相邻上一时间段的不含气原油含水率数据;3)分别对不受气体影响的含气原油含水率数据和相邻上一时间段不含气原油含水率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特征融合;4)将融合后的数据作为校准模型的输入,通过校准模型进行预测,得到不受气体影响的含气原油含水率的校准数据。通过校准模型提高了含水率数据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69629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812411.X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
IPC: E21B43/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油控制方法。本发明在判定打压压力不稳定时,通过采用压力脉冲长度对对应的井下装置进行控制,在第二控制时间段内判定打压达到设定压力阈值的时长达到不同的设定时间阈值,并根据达到的设定时间阈值识别不同的控制信号,以控制对应的井下装置动作,从而完成采油控制的调层操作,由此能够避免无法在规定时间段内完成足够个数的控制脉冲信号导致出现井下装置误动作的问题;并且在判定打压压力稳定时,也能够灵活选择采用压力脉冲长度或者采用压力脉冲数量进行控制;用于控制的压力脉冲长度可以非连续稳压,由此保证无法长期形成稳定压力脉冲信号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压力脉冲长度控制对应的井下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684516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1910577175.1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相颗粒、其制造方法和用途。所述多相颗粒具有包括第一相和第二相的多相结构,平均粒径为0.1‑100mm。所述多相颗粒的本体强度高,与水泥石具有良好的界面粘结力,特别适合于水泥石增韧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599331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1216943.4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ACE理论建立CO2‑原油‑地层水体系界面张力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分析影响CO2‑地层水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因素;步骤2,分析影响CO2‑地层水体系界面张力的参数的相关性;步骤3,利用ACE模型建立预测CO2‑地层水体系界面张力计算模型;步骤4,对预测CO2‑地层水体系界面张力计算模型进行验证与评价;步骤5,建立CO2‑原油体系平衡界面张力的等张比容修正模型;步骤6,进行CO2‑原油体系平衡界面张力的等张比容修正模型的验证与评价。该方法分析了CO2‑原油体系界面张力与两相密度差之间的关系,改进了预测CO2‑原油界面张力的等张比容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599041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1221985.7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使用乏风瓦斯的配气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设定配气后的产气流量基础值和产气甲烷浓度设定值;根据产气甲烷浓度设定值对低浓度瓦斯和乏风瓦斯进行预设流量比例的掺混生成预处理瓦斯;实时采集预处理瓦斯的当前供给浓度;根据公式计算预处理瓦斯的供给流量设定值并确定预处理瓦斯进气阀开度值;根据公式计算掺入乏风瓦斯的乏风瓦斯实时需求流量;并根据乏风瓦斯实时需求流量确定与混合器连接的乏风瓦斯供给管路的乏风瓦斯进气阀开度值。本发明能在乏风瓦斯流量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掺入适量的空气来确保配气系统的产气的浓度和流量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25056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1911033562.5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10M159/12 , C10N30/06 , C10N30/10 , C10N30/12
Abstract: 公开一种多效防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多效防锈剂包含羊毛脂与下面式(I)所示的金属醇盐的反应产物,式(I)中,M为锆或钛或铪;R1、R2、R3和R4可以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C1‑C8烷基,C3‑C8环烷基和C6‑C10芳基;优选R1、R2、R3和R4为相同的基团。所述方法包括使羊毛脂与式(I)所示的金属醇盐在60‑100℃的温度反应,得到初产物;及使所述初产物在140‑230℃的温度下炼制。该多效防锈剂不仅具有优异的防锈性能,同时还具有优良的极压抗磨性、氧化安定性等。M(OR1)(OR2)(OR3)(OR4) 式(I)。
-
公开(公告)号:CN11585125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1118855.0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9K8/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悬浮覆膜支撑剂,以重量份计,包括:石英砂50~80份;稠化剂1~8份;助稠剂0.1~0.5份;分散剂0.05~0.5份;消泡剂0.1~0.6份;水10~50份。一种自悬浮覆膜支撑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配方量的水,然后将配方量的消泡剂、配方量的分散剂依次加入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液;(2)向混合液中加入配方量的稠化剂和配方量的助稠剂,并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混合体系;(3)向混合体系中加入配方量的石英砂,搅拌,使得石英砂完全分散至混合体系中得到分散体系;(4)将分散体系置于干燥箱内,烘干至恒重后冷却至室温后,敲碎后即得到自悬浮覆膜支撑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