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44640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510362808.9
申请日:2015-06-27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集成式可控局部放电仪脉冲信号发生器,包括可编程电压波形发生器S、D/A信号转换器T、数字开关模块D:可编程电压波形发生器S、标准电容模块C;可编程电压波形发生器一端接220V的工频交流电,另一端接D/A信号转换器,然后依次与数字开关模块,标准电容模块相连接,实现将产生的可编程阶跃电压信号变为可控局部放电仪脉冲信号;可编程电压波形发生器S产生可编程的阶跃电压波形;D/A信号转换器T,用于将波形发生器产生的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数字开关模块D用于选择电容的开关及通断;标准电容模块C实现将电压波形发生器产生的阶跃电压信号转化为可控局部放电仪脉冲信号。本发明具有准确度高,实现原理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036870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711140812.6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K7/0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套管运行温度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载条件下评估套管运行温度安全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试套管外绝缘温度;估算套管内的热点温度;测量套管导电管两端点处的温度;估算套管内热点温度的位置;评估套管运行温度的风险系数。本方法能够借助套管外绝缘典型位置的测试温度估算得到套管内的热点温度,能够在不破坏套管内绝缘的条件下准确得到套管内的热点温度,并对套管内运行温度的风险系数做出有效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8693185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483364.8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柱绝缘子复合护套均匀性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可对支柱绝缘子复合护套进行出厂检测,能够准确识别出不均匀的试件并剔除,避免由于护套不均匀造成的偏芯问题,提高了产品合格率,保证了支柱绝缘子的质量可靠,有利于电网系统长期安全运行;测量速度快,热响应时间以微秒或毫秒计,每次测量实验只需数秒钟或数十秒钟;测量结果用图像显示,可以直观判断不均匀程度明显的绝缘子复合护套试件;检测过程中不需要接触被测支柱绝缘子复合护套,可实现远距离检测,不污染也不破坏支柱绝缘子复合护套。
-
公开(公告)号:CN10864684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756176.8
申请日:2018-07-1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5F1/5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抑制VFTO的开关,该开关包括:开关本体、运行设备和电源,其中,开关本体包括隔离开关、机械开关、定时开关和储能元件;电源的正极与隔离开关的一端连接,隔离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运行设备的一端连接,运行设备的另一端与电源的负极连接;隔离开关的另一端还联动设置有机械开关,隔离开关和机械开关的开关状态相反,机械开关与储能元件串联,储能元件连接至电源的负极;机械开关的两端并联有定时开关。本申请提供的抑制VFTO的开关,利用定时开关控制储能元件对隔离开关产生的VFTO进行一定时间的抑制,降低了VFTO对运行设备的危害,并且,VFTO的抑制时间可通过调节定时开关进行控制,降低了额外的功率损耗,提高了抑制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089101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140017.7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45 , G01K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场套管绝缘老化状态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测试套管外绝缘温度;2)估算套管内的热点温度;3)测量套管导电管两端点处的温度;4)估算套管内热点温度的位置;5)评估套管的绝缘老化状态;6)评估套管绝缘老化的风险系数。本发明能够在不破坏套管内绝缘的条件下准确得到套管内的热点温度值和热点温度位置,并通过热点温度与聚合度关系可以有效评估现场中一定运行年限后套管的老化状态,进而对套管绝缘老化的风险系数做出有效评估,不影响变压器的运行,有利于居民的正常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08036870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140812.6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K7/0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套管运行温度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载条件下评估套管运行温度安全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试套管外绝缘温度;估算套管内的热点温度;测量套管导电管两端点处的温度;估算套管内热点温度的位置;评估套管运行温度的风险系数。本方法能够借助套管外绝缘典型位置的测试温度估算得到套管内的热点温度,能够在不破坏套管内绝缘的条件下准确得到套管内的热点温度,并对套管内运行温度的风险系数做出有效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4977555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510357543.3
申请日:2015-06-2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5/00
Abstract: 一种直接注入可控脉冲源局放仪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包括通过导线(5)依次首尾相连的可控脉冲源(1)、屏蔽天线(2)、待测局放仪(3)、数字示波器(4)、保护接地(6)、零位接地(7);所述的可控脉冲源用来产生各种需要类型的脉冲;屏蔽天线用于将电流产生的磁场屏蔽以免影响到其他元器件的正常工作;待测局放仪用于检测局部放电信号;数字示波器用于采集标准脉冲信号;导线用于连接测试系统的各部件;保护接地用于将可控脉冲源产生的有害电荷通过大地释放从而对元器件进行保护;零位接地用于将局部仪测试电路系统中的零位接地。本发明具有输出脉冲稳定且脉冲参数可调,抗干扰性强,实现原理简单,可靠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505552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960090.2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27 , G08C23/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陡前沿冲击下局部放电高频信号提取装置,其中,腔体一端设置有腔体底面,腔体底面上设置有连通孔;腔体底面在位于腔体外部的一侧设置有高频信号接收部件;高频信号接收部件位于腔体底面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位于腔体内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杆的外围设置有绝缘套筒;腔体另一端设置有腔体盖板,腔体盖板上设置有连接孔,腔体盖板在连接孔处设置有电连接头,电连接头与连接柱通过香蕉接头连接。腔体放置在GIS管道的预留窗口中,当进行陡前沿冲击下GIS局部放电检测时,高频信号接收部件接收到初始测量信号,并通过连接杆、连接柱和香蕉接头传送至电连接头,从而实现了对陡前沿冲击下局部放电高频信号的提取。
-
公开(公告)号:CN106533203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55403.1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M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大功率晶闸管串联组件,包括:晶闸管组、避雷器组、连接件和压接块;所述晶闸管组包括数个串联的晶闸管;所述避雷器组包括数个串联的避雷器。各所述晶闸管与对应的所述避雷器通过所述连接件并联,可以实现对各所述晶闸管的独立过电压防护,从而提高所述组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述连接件中的避雷器支撑块上设有两个螺孔,两个所述螺孔作为所述组件的阳极和阴极接入点,当需要调节所述组件的工作电压时,只需选择不同的所述避雷器支撑块所对应的两个螺孔作为接入点,即通过调节实际串联的所述晶闸管的数目,灵活调节所述组件的工作电压,无需拆卸和更换所述组件。所述组件结构简单,且结构紧凑可靠,便于用户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505457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043763.X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B13/035 , H02H9/04 , H01F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B13/035 , H01F7/021 , H02H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晶磁环装置,固定于气体绝缘封闭开关设备上,包括:纳米晶磁环串、保护壳、屏蔽罩和绝缘件;所述气体绝缘封闭开关设备上套设有所述纳米晶磁环串;所述纳米晶磁环串包括若干纳米晶磁环;各所述纳米晶磁环沿气体绝缘封闭开关设备的轴向紧密排列;相邻的两个所述纳米晶磁环之间通过第一粘结层相连接;所述保护壳套设在所述纳米晶磁环串的外部;所述保护壳的内径与所述纳米晶磁环的外径相等;所述屏蔽罩与所述保护壳通过第二粘结层相连接;所述磁环串的两端设有所述绝缘件;所述绝缘件与相邻的所述纳米晶磁环通过所述第一粘结层相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无需手动操作,可靠性高,能有效地抑制VFTO的幅值和陡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