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38746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156218.1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3/72 , F16D13/74 , F16D69/00 , F16D2069/004 , F16D2069/005
Abstract: 一种具有仿生油槽结构的湿式离合器摩擦片属车辆离合器摩擦片技术领域,本发明由芯片和摩擦衬片组成,两个摩擦衬片对称固接于芯片正反两面,二摩擦衬片的表面均设有径向油槽和环状油槽,油槽底部设有由导向槽和仿生单元槽组成的仿生微结构,对冷却润滑油形成优异的单向输导作用,本发明能有效提高油槽中润滑油的流动速度,增加润滑油与摩擦片之间的对流换热,显著减少摩擦片的表面温升;径向油槽和环状油槽组合形成独特的复合油槽形式,有利于改善摩擦片表面热应力集中造成的过热和变形等失效情况,综合提高摩擦片的摩擦性能,增加摩擦片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401582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074677.5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集成仿生一体式半透膜脱气器属油气勘探技术领域,本发明中集气段内壁设有凹坑状仿生微结构,集气段最大直径处后缘均布有6个载气入口;输气段末端内圈设有环形槽,输气段中环形槽前的内壁设有环状仿生微结构;由半透膜和支撑网组成的脱气层固接于集气段前端;仿生整流板的横截面呈放射状,由6个单元体和中心圆筒组成,6个单元体的长板对应镶嵌于集气段的横槽中;输气段前端与集气段后端螺纹连接;输气段后端与排气嘴入口螺纹连接;3个传感器均布于输气段的环形槽中;本发明可用于油气田勘探与开发过程中气层的检测与识别,且能显著提高气测录井的精度及准确性,同时能实现井上录井工作的脱气、输气、检测一体化,减小装置尺寸,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735924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223389.5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21/067 , B01D19/0094
Abstract: 一种基于半透膜的气测录井用脱气器属油气勘探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壳体、锥形螺旋油气分离器和传动装置,壳体包括外壳和隔板,外壳前端开口以便钻井液进入,在外壳半径最大处后缘开有对称的排液口,外壳由隔板分为前腔和后腔;位于前腔内的锥形螺旋油气分离器由空心轴和3个螺旋叶片构成,螺旋叶片内部中空,与空心轴中集气室连通,螺旋叶片前后表面密布嵌膜结构,嵌膜结构由正六边形环状凸台内镶嵌半透膜构成;锥形螺旋油气分离器与转轴固接,转轴另一端经联轴器与减速电机连接,转轴内部的气道经套筒与载气进气管和样气出气管连接。本发明能有效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显著提高油气分离效率、气测录井精度和准确性,且工作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554530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06090.5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E21B4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9/081 , E21B2049/085
Abstract: 仿生井下烃类气体随钻检测装置属机械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检测室组中四个检测室的下端分别经气阀组的四个气阀与吸附室的四个上孔连接;吸附室下孔经气阀与减压储气室上孔连接;减压储气室下孔经减压阀与气液分离室上孔连接;检测室中导气管设于主体Ⅰ下部外侧壁;惰性气体阀置于主体Ⅰ与导气管连接处;主体Ⅰ中自上而下顺序固接上扰动结构组、传感器阵列、下扰动结构组;吸附室中二吸附块对称固接于主体Ⅱ内壁两侧;减压储气室中二排气管对称设于主体Ⅲ上部侧壁,二气阀分别置于主体Ⅲ与二排气管连接处;气液分离室中气液分离网置于分离隔板和分离室底板之间;本发明可实现多模态融合检测,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高,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505227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24285.6
申请日:2015-07-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01B43/00
Abstract: 一种仿生玉米根茬捡拾装置属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中主机架固接减速器、二轴承座、左右支架和捡拾挡板,扭矩限制器位于二轴承座之间;减速器输出轴与扭矩限制器输入轴固接;扭矩限制器输出轴右端固接的链轮与玉米根茬捡拾器中主轴一端固接的链轮链连接;玉米根茬捡拾器的主轴两端分别与左右支架活动连接;玉米根茬捡拾器中17-21组捡拾器组件与定位套筒间隔排列,捡拾器组件的圆盘中心孔与主轴固接;捡拾器组件中4或6个捡拾齿沿圆盘周向均匀交替布置于圆盘正反面;捡拾齿工作面上设有无间距棱纹或等间距棱纹;本发明捡拾器捡拾齿的工作面附着性强、作业阻力小、捡拾效率高、耐磨性好,能有效解决玉米根茬捡拾问题,为根茬的收集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4763773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077972.5
申请日:2015-02-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16F15/08 , F16F15/023 , F16F1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08 , F16F15/023 , F16F15/02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鼻气体室的仿生减振装置,由弹簧、橡胶阻尼垫组成的阻尼系统完成第一层级的减振吸能;由多孔材料减振板和多孔材料减振筒完成第二层级的减振吸能;由上端气垫、环形气垫和下端气垫完成第三层级的减振吸能,经过三个层级的减振吸能后,装有传感器阵列的电子鼻气体室受到的振动得到了极大程度的阻隔,减小外界振动对装有传感器阵列的电子鼻气体室内传感器阵列以及气流流动方式的影响,从而使装有传感器阵列的电子鼻气体室处于较为理想的工况之下,提高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194173B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310121347.7
申请日:2013-04-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仿生制动摩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制动摩擦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动摩擦材料各组分含量为:碳纤维束3-20%,基体材料80-97%;其中基体材料各组分含量为:Cu5%-70%、Sn0.5-21%、酚醛树脂0-60%、鳞片状石墨3-15%、Fe0-5%、Ni0-5%、Cr0-5%、Mo0-5%;依据竹纤维的螺旋结构,设计了用于摩擦材料增强的碳纤维束、多级扭转缠绕及结构固化工艺,以实现碳纤维束的仿竹纤维结构;还设计了仿竹纤维结构的碳纤维束在制动摩擦材料中的排列方式、带有导向槽的压制模具和逐层填装原料的方法,以实现碳纤维束在制动摩擦材料中的仿竹纤维排列方式;采用粉末冶金方法设计实现仿生制动摩擦材料的制备。本发明为高速列车、重载列车和重载汽车等交通工具提供了一种可靠、耐磨的制动摩擦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702361B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210156331.5
申请日:2012-05-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微晶纤维素的表面酯化改性方法,属于固体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领域。技术方案:先对微晶纤维素进行微细化处理,后将微细化处理的微晶纤维素与酯化剂溶液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并对体系进行加热,使酯化剂与微晶纤维素表面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最后通过离心洗涤和干燥处理,得到酯化改性的微晶纤维素。经酯化改性处理后,微晶纤维素颗粒之间因氢键作用而发生的团聚现象被有效抑制,其表面极性显著降低,可在极性极低的有机溶剂中稳定分散,且上述酯化改性不会破坏微晶纤维素的结晶结构。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不需催化剂、生产成本低并且绿色环保的特点。本发明制备的表面酯化改性微晶纤维素在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225920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0810050348.6
申请日:2008-01-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16S5/00 , F16S1/00 , A01B15/00 , A01B33/10 , A01C5/00 , A01D13/00 , B65G15/30 , B67C11/00 , B65D90/02 , E02F9/00 , F16L5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种鳞片型几何耐磨结构表面。基于穿山甲的鳞片裸露部分的形状和排布作为仿效对象,来进行鳞片型耐磨几何表面的设计。其目的是解决现有的与散体物料接触部件的磨损问题。本发明由基体和其表面上的仿生几何结构单元组成,仿生几何结构单元为在基体表面规律分布的鳞片型结构,鳞片型的分布密度为:其在基体表面上的几何投影面积之和与所有棱端围成的基体表面积之比为50-100%,鳞片型几何结构单元的表面形状为对称六边形结构:边长L2/L1=1.0-2.0,L1:1mm-50mm,内角α为120°-130°,内角β为100°-110°,鳞片型的A-A截面为近似三角形,B-B截面为梯形,鳞片型的高度H为1-5mm。
-
公开(公告)号:CN103194173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21347.7
申请日:2013-04-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仿生制动摩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制动摩擦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动摩擦材料各组分含量为:碳纤维束3-20%,基体材料80-97%;其中基体材料各组分含量为:Cu5%-70%、Sn0.5-21%、酚醛树脂0-60%、鳞片状石墨3-15%、Fe0-5%、Ni0-5%、Cr0-5%、Mo0-5%;依据竹纤维的螺旋结构,设计了用于摩擦材料增强的碳纤维束、多级扭转缠绕及结构固化工艺,以实现碳纤维束的仿竹纤维结构;还设计了仿竹纤维结构的碳纤维束在制动摩擦材料中的排列方式、带有导向槽的压制模具和逐层填装原料的方法,以实现碳纤维束在制动摩擦材料中的仿竹纤维排列方式;采用粉末冶金方法设计实现仿生制动摩擦材料的制备。本发明为高速列车、重载列车和重载汽车等交通工具提供了一种可靠、耐磨的制动摩擦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