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25920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810050348.6
申请日:2008-01-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16S5/00 , F16S1/00 , A01B15/00 , A01B33/10 , A01C5/00 , A01D13/00 , B65G15/30 , B67C11/00 , B65D90/02 , E02F9/00 , F16L5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鳞片型几何耐磨结构表面。基于穿山甲的鳞片裸露部分的形状和排布作为仿效对象,来进行鳞片型耐磨几何表面的设计。其目的是解决现有的与散体物料接触部件的磨损问题。本发明由基体和其表面上的仿生几何结构单元组成,仿生几何结构单元为在基体表面规律分布的鳞片型结构,鳞片型的分布密度为:其在基体表面上的几何投影面积之和与所有棱端围成的基体表面积之比为50-100%,鳞片型几何结构单元的表面形状为对称六边形结构:边长L2/L1=1.0-2.0,L1:1mm-50mm,内角α为120°-130°,内角β为100°-110°,鳞片型的A-A截面为近似三角形,B-B截面为梯形,鳞片型的高度H为1-5mm。
-
公开(公告)号:CN101225920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0810050348.6
申请日:2008-01-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16S5/00 , F16S1/00 , A01B15/00 , A01B33/10 , A01C5/00 , A01D13/00 , B65G15/30 , B67C11/00 , B65D90/02 , E02F9/00 , F16L5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种鳞片型几何耐磨结构表面。基于穿山甲的鳞片裸露部分的形状和排布作为仿效对象,来进行鳞片型耐磨几何表面的设计。其目的是解决现有的与散体物料接触部件的磨损问题。本发明由基体和其表面上的仿生几何结构单元组成,仿生几何结构单元为在基体表面规律分布的鳞片型结构,鳞片型的分布密度为:其在基体表面上的几何投影面积之和与所有棱端围成的基体表面积之比为50-100%,鳞片型几何结构单元的表面形状为对称六边形结构:边长L2/L1=1.0-2.0,L1:1mm-50mm,内角α为120°-130°,内角β为100°-110°,鳞片型的A-A截面为近似三角形,B-B截面为梯形,鳞片型的高度H为1-5mm。
-
公开(公告)号:CN100594166C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810050347.1
申请日:2008-01-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5G15/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耐磨结构表面,特别是涉及一种棱纹型仿生耐磨几何结构表面。本发明是基于土壤洞穴动物穿山甲的鳞片表面具有耐土壤磨料磨损的几何结构特征,其目的是解决现有的与散体物料接触部件的磨损问题。该仿生耐磨结构表面是将原有设备或构件与接触物料的表面改变结构,在表面上增设一系列的具有一定几何参数和间距的棱纹形结构。其仿生耐磨结构形状为:y=asin(bx+c)。其中,a—振幅,b—频率,c—初相位,0<a≤12mm,0≤bx-c≤π,0≤x≤20mm。棱纹间距:0<L<30mm。本仿生耐磨损结构表面适用于农机触土部件,土方装载机械的装载部件和传送带带面等散体物料的输送部件及其它结构所涉及到的设备和部件。其耐磨损性比光滑表面的耐磨性提高1.2~1.5倍。
-
公开(公告)号:CN100484389C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610163265.9
申请日:2006-12-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552 , H01L23/4093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耕作机械上的开沟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仿生开沟器。其目的是解决现有开沟部件粘土、缠草及阻力增大等问题。该开沟器由基体和其表面上的仿生几何结构单元组成,所说的仿生几何结构单元为在开沟器基体表面规律分布的凸棱,凸棱的分布密度为:其在基体表面上的几何投影面积之和与所有棱端围成的基体表面积之比为50-100%,凸棱的表面形状为:ρ2=2a2cosλφ,0≤φ≤π/2λ式中:a-OF1,φ-极角,ρ-极径,λ-角度系数,λ取1~10区间。与普通形态和钢质仿生开沟器相比,UHMWPE或其复合材料仿生开沟器在运动方向上具较低应力,能够减轻土壤阻力和动力消耗10-35%。
-
公开(公告)号:CN101116392A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710056087.4
申请日:2007-09-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01D4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玉米收获机的具有仿生几何结构表面的玉米摘穗辊,属于农业机械中的玉米收获机械。它由对称布置的一对摘穗辊组成,每个摘穗辊包括具有螺旋凸棱的导引锥体(1)、导引螺旋棱(7)的摘穗段(2)、强拉茎段(3)、动力接头(4),所述说的摘穗辊直径采用50~60mm小直径,摘穗段(2)的导引螺旋棱(7)采用两条宽为15~20mm的凸棱,摘穗段(2)的光滑圆柱表面上设有沿辊轴轴线呈螺旋形排布的小单元体。本发明为一种具有仿生几何结构表面的玉米摘穗辊结构,本发明可以实现卧辊式装置的无损伤摘穗,并减小辊式摘穗装置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173055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710056227.8
申请日:2007-10-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对热塑性淀粉或其制品的表面交联处理方法,涉及紫外光辐照引发热塑性淀粉表面交联层的形成方法,属于固体材料表面改性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热塑性淀粉及其制品,通过向热塑性淀粉或其制品的表面层中引入光敏剂,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使光敏剂分解,并使分解产物与淀粉分子上的羟基发生交联反应,在材料或制品表面层的淀粉分子链间形成交联网络。利用固态光交联反应只对热塑性淀粉表面层的亲水羟基进行适度的交联处理,在不改变热塑性淀粉加工性能和不显著影响其制品本体物性及力学性能条件下,降低热塑性淀粉对环境湿度的敏感性,提高热塑性淀粉制品的耐水性能。具有工艺简单、交联效率高、除水外无需其它溶剂、无污染和成本低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0579356C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710056087.4
申请日:2007-09-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01D4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玉米收获机的具有仿生几何结构表面的玉米摘穗辊,属于农业机械中的玉米收获机械。它由对称布置的一对摘穗辊组成,每个摘穗辊包括具有螺旋凸棱的导引锥体(1)、导引螺旋棱(7)的摘穗段(2)、强拉茎段(3)、动力接头(4),所述说的摘穗辊直径采用50~60mm小直径,摘穗段(2)的导引螺旋棱(7)采用两条宽为15~20mm的凸棱,摘穗段(2)的光滑圆柱表面上设有沿辊轴轴线呈螺旋形排布的小单元体。本发明为一种具有仿生几何结构表面的玉米摘穗辊结构,本发明可以实现卧辊式装置的无损伤摘穗,并减小辊式摘穗装置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134335A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710056086.X
申请日:2007-09-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和交联淀粉胶黏剂生产具有仿生结构的生物降解板材,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玉米秸秆纤维和交联淀粉胶黏剂来制备板材的方法。其包括原料加工及制备(秸秆纤维的制备、黄麻纤维的制备)、混合搅拌、铺装、热压、成品处理。其特征在于:将玉米秸秆经皮穰处理后的秸秆外皮,剪成长度为3~8cm小段,经粉碎机粉碎处理,制备秸秆纤维,将制备的秸秆纤维与自制的交联玉米淀粉胶黏剂按一定比例搅拌均匀,利用热压方法制备具有一定仿生结构的生物降解玉米秸秆板材。本发明原料充足且价格低廉,板材质量高,降低了板材的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对环境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1225919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810050347.1
申请日:2008-01-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16S5/00 , F16S1/00 , A01B15/00 , A01B33/10 , A01C5/00 , A01D13/00 , B65G15/30 , B67C11/00 , B65D90/02 , E02F9/00 , F16L5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耐磨结构表面,特别是涉及一种棱纹型仿生耐磨几何结构表面。本发明是基于土壤洞穴动物穿山甲的鳞片表面具有耐土壤磨料磨损的几何结构特征,其目的是解决现有的与散体物料接触部件的磨损问题。该仿生耐磨结构表面是将原有设备或构件与接触物料的表面改变结构,在表面上增设一系列的具有一定几何参数和间距的棱纹形结构。其仿生耐磨结构形状为:y=asin(bx+c)。其中,a-振幅,b-频率,c-初相位,0<a≤12mm,0≤bx-c≤π,0≤x≤20mm。棱纹间距:0<L<30mm。本仿生耐磨损结构表面适用于农机触土部件,土方装载机械的装载部件和传送带带面等散体物料的输送部件及其它结构所涉及到的设备和部件。其耐磨损性比光滑表面的耐磨性提高1.2~1.5倍。
-
公开(公告)号:CN101173055A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710056227.8
申请日:2007-10-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对热塑性淀粉或其制品的表面交联处理方法,涉及紫外光辐照引发热塑性淀粉表面交联层的形成方法,属于固体材料表面改性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热塑性淀粉及其制品,通过向热塑性淀粉或其制品的表面层中引入光敏剂,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使光敏剂分解,并使分解产物与淀粉分子上的羟基发生交联反应,在材料或制品表面层的淀粉分子链间形成交联网络。利用固态光交联反应只对热塑性淀粉表面层的亲水羟基进行适度的交联处理,在不改变热塑性淀粉加工性能和不显著影响其制品本体物性及力学性能条件下,降低热塑性淀粉对环境湿度的敏感性,提高热塑性淀粉制品的耐水性能。具有工艺简单、交联效率高、除水外无需其它溶剂、无污染和成本低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