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26830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0852673.9
申请日:2016-09-27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洋磁力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该装置包括测量船、设置于测量船上的船载实验室磁测部分、浮空器壳体及设置于浮空器壳体内的浮空器磁测部分,所述浮空器壳体与所述测量船之间通过绳缆相连接,并且所述浮空器壳体飘浮于空气中,所述浮空器磁测部分包括磁力传感器、磁力数据采集电子单元及浮空器传输单元,所述船载实验室磁测部分包括数据记录计算机及实验室传输单元。本发明海洋磁力探测方法及装置,该探测方法及装置不受工作海区的限制,还可与其他船载设备、拖曳设备同步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07918121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448071.8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西安虹陆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数字采集装置,应用于水声拖曳阵,所述数字采集装置包括:多个数据采集处理机构、多个水听器道、多个水听器;各所述水听器用于将水声信号转换成水声模拟信号;各所述水听器道用于放置多个水听器,并接收各所述水听器发送的所述水声模拟信号;各所述数据采集处理机构分别与多个所述水听器道相连,用于对各所述水听器道发送的多个所述水声模拟信号进行调理和转换,获得多路水声数字信号,并将多路水声数字信号进行打包。本发明通过设置所述数据采集处理机构对采集的水声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减少了模拟信号的传输距离,最大程度减少了传输损失和传输信道噪声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4049278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410286261.4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IPC: G01V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震源触发时序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拖缆、震源、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中央处理器、双通道地震采集模块、高精度时钟模块、授时模块,有序控制多震源激发、多拖缆接收地层数据,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地震勘探任务,在一次地震勘探中同时获得多套探测深度和分辨率不同的地震剖面资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820248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16302.7
申请日:2015-05-03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载磁力探测装置,安装在测量船船体上,没有船尾拖曳部分,包括矢量磁力传感器、航向姿态参考系统、GPS、外围传感器、数据采集融合单元、数据记录计算机;所述船载磁力探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调查航次开始及结束时,选取磁场平静海区,调查船进行船磁标定试验;(2)船磁标定试验中数据采集融合单元同步采集磁力数据与姿态数据;(3)船磁标定试验后,数据采集软件按下述解算流程计算得到船感应磁场系数、永久磁场系数值和涡流磁场系数;(4)在进行船磁标定试验后,进行船载磁力测量。本发明的优点是克服了传统拖曳式磁力仪易丢失和损坏的缺点,可全天候、全航次实现无人值守磁力观测;并可提供地磁场矢量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838135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61602.8
申请日:2014-02-24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青岛蛟龙深海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4R2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GPS模块的脉冲信号精确计时装置,它包括单片机控制模块、GPS模块、接口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将220VAC市电变换为单片机控制模块所需的直流电;所述GPS模块接收GPS卫星定位信息,输出测量船位置数据和1PPS时间基准信号;所述接口模块接收GPS模块提供的定位信息,并将此信息由RS232电平转换为TTL电平后输送至单片机控制模块,接收GPS模块1PPS时间基准信号和枪阵控制器发出的激发脉冲信号并经过光电隔离后输送至单片机控制模块,将单片机控制模块输出的枪阵激发脉冲计时结果存储到内置存储卡,同时从标准串行口输出。本发明计时精度优于0.01ms,完全可以满足海洋深部地震勘探作业对枪阵激发时间精确计时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887635A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1010226156.3
申请日:2010-07-11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深水浅层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主机、质量控制机、数据交换板、首数字包、从数字包和末端数字包,以及相应的下行命令通道和上行数据通道,其特征是在首数字包与主机之间设有中继器;与主机距离小于150米的每个数字包将数据通过LVDS传送到数据交换板,再通过CPCI总线将数据传递给主机;与主机距离大于150米的每个数字包将数据传输到中继器,由中继器完成数据中继,再通过LRH-PHY5802总线传送到数据交换板,最后通过CPCI总线将数据传递给主机。本发明解决了多道数、距离不等的数据采集、传输、预处理时,传输系统不稳定、不可靠、不能长时间工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0516872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510045361.9
申请日:2005-12-12
Applicant: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 ,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Inventor: 孙东昌 , 李培英 , 刘乐军 , 刘保华 , 高恒庆 , 田海庆 , 张士华 , 马小兵 , 熊学军 , 樊敦秋 , 刘自力 , 张亭健 , 吴伟 , 辛海英 , 纪育强 , 曹成效 , 马勇男 , 王珂军
Abstract: 海床土体液化现场监测设备是一种能在恶劣海况条件下现场使用的,可对海床土体性质参数和底层水文要素进行原位、同步、连续观测的监测装置,属于海洋探测技术领域。包括有方向波观测仪,框架、回收索具、浮球,其特征在于框架连接土力学监测探杆,探杆布放前,放在测杆支架中,由测杆支架上的夹具夹紧固定,测杆支架连接到承台上,工作用电和数据传输线采用的电缆一端连接水上控制箱,另一端通过水密接头连接到探杆贯入机具的水下液压动力供应机构内,土力学监测探杆由探杆贯入机具压贯入海床土层预定的深度中。优点是能对测点的土力学参数和水文要素同步监测,并能用于硬砂底海域。可广泛用于海洋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205982663U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21069680.9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同济大学 ,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PC: G01V3/08
Abstract: 一种海底坐底式测量设备触底过程的组合判别装置,包括坐底式测量仪器安装框架,该框架顶部为吊装机构,且吊装机构上安装磁性触发开关,且所述的框架或者所述的吊装机构上还安装有声速测量器件,所述的磁性触发开关与声速测量器件均通过水密连接器将检测信号输入检测控制电路,该检测控制电路安装固定在所述的框架或者所述的吊装机构上。从而区分出设备从调查船甲板到海底的四种状态:甲板停放状态、甲板起吊状态、水下起吊状态和海底坐底状态。本实用新型原理简单,可操作性强,易于实现;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如磁性触发开关、微型CTD或微型SVP(用于声速测量)等;大幅提高可靠性,避免误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795857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806465.1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山东拓普液压气动有限公司
Abstract: 海底沉积物柱状取样器及其在原位测量系统中的应用,其取样管包括内衬管、外管;其切样头包括套管、转轴、L形限位架、花瓣式挡片和刀头;刀头后段侧面开有若干矩形孔,套管的前端套于刀头的后段、后端套于外管;套管内设有两处限位台,分别对内衬管和刀头限位;套管前段外壁开有多个矩形窗,矩形窗上通过转轴安装一个带花瓣式挡片的L形限位架;刀头后端插入套管内之后,L形限位架同时插入套管的矩形窗和刀头的矩形孔中。本发明结构简单,结实耐用,外管后端连接法兰可借助原位测量系统的贯入驱动力实现沉积物取样,无需额外配重,取样与原位测量同步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采样位置与声学特性原位测量位置保持一致,利于后期的测试数据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8645917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810560361.X
申请日:2016-02-06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山东拓普液压气动有限公司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Abstract: 一种压载贯入式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原位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外支撑机构、贯入驱动机构和监控测量机构三部分;外支撑机构包括由螺栓紧固的多边形支撑架和导向管;贯入驱动机构包括起吊头、导向杆、活动压盘、安装法兰、压载铅块和探杆等组件;监控测量机构包括状态监测传感器组件、声学传感器组件、监控测量电路组件;根据本测量装置与甲板控制平台之间是否有通讯缆连接,分别采用实时监控模式和自容模式完成测量过程。外支撑机构保证了测量装置在海底坐底时的稳定性,导向管和导向杆的配置使得探杆带动声学换能器更平稳地贯入沉积物中;基于测量装置在海底状态参数的采集来自动判断和控制声学特性原位测量过程;监控测量机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