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77442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638665.3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B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变电站户内GIS安装及运维的气垫搬运车,包括四个呈矩形排布的气垫,所述气垫上设有承重板,相邻承重板之间通过连接板相互连接固定,所述气垫的进气口分别连接一管路,所述管路的进气口与空气压缩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气垫的侧面设有风机及向风机供电的电源。本发明所述的变电站户内GIS安装及运维的智能搬运车,较常规GIS安装及运维工具更加安全便捷、加快了施工安装速度,提高了后期的运维效率,在全寿命周期内给整个工程节约了成本,具有远程操控、自动转向、防碰撞、精装定位和无损地面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64106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1115159.8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浙江欧仁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G01L1/14 , G01L9/12 , B32B27/30 , B32B15/082 , B32B15/20 , B32B15/085 , B32B27/32 , B32B33/00 , B32B7/12 , B32B3/24 , B32B3/30 , C08L29/04 , C08K3/16 , C08K5/1565 , C09J153/02 , C09J11/06 , C09J11/08 , B29C3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环境湿度适应的离电式柔性压力传感器,整体呈类三明治结构,是以离子凝胶介电层为中央层,在离子凝胶介电层上下表面依次对称设置粘结层、柔性电极层、内侧柔性封装层及外侧柔性封装层。本发明制备的离电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适应环境湿度能力,兼具高灵敏度、高线性度等特性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与环境友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66151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172340.2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1C2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室内行人航位推算方法,包括:1、在行人所在的室内区域建立Wi-Fi指纹库;2、手持智能设备利用设备自身硬件获取无线模块,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检测到的原始数据;3、根据智能设备在Wi-Fi指纹库中的匹配结果获取位置信息和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获取行人的航位信息;4、通过融合位置信息和航位信息,即完成了室内行人航位推算方法。本发明能消除PDR定位的累计误差,提高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911340B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395609.4
申请日:2012-10-1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08G18/76 , C08G18/48 , C08G18/42 , C08K3/32 , C08K5/521 , C08K3/22 , C08K5/5333 , C08L75/08 , C08L75/06 , C08L57/00 , C09K8/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放热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低放热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的原料按质量份数构成为:聚合物多元醇100份,胺类催化剂0.5-3.5份,锡类催化剂0.5-3.5份,泡沫稳定剂1-4份,阻燃剂10-50份,添加剂苯并呋喃-茚树脂50-200份,异氰酸酯100-200份;所述聚合物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和/或聚酯多元醇。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所制备的注浆加固材料原料成本较低,固化速率较快,固化过程反应放热温度低,固化后所得到的固结体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尤其适合为保障煤矿井下安全作业时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54900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495770.1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浙江欧仁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体温监测的电容式柔性温度传感器,其为三明治结构,包括功能层与设置在功能层两侧的两层柔性封装层,且功能层由五层复合材料组合而成,依次为柔性电极层、柔性缓冲层、柔性温敏层、柔性缓冲层、柔性电极层;柔性封装层为柔性高导热防水绝缘层。本发明制备的柔性温度传感器在人体常见体温范围内具有超灵敏、高响应速率、高稳定性等特性,用于体温监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5130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582868.1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4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VR视频中用户体验质量QoE的建模方法,其步骤包括:首先通过模拟分块后的VR(虚拟现实)视频在无线网络中的传输过程来对VR分块视频进行添加暂停处理,得到经过添加暂停后的VR分块视频。然后将这些处理后的VR分块视频作为实验视频,进行VR分块视频的主观性质量评价实验,接着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来分别获取用户平均意见分数与纬度、暂停和分辨率切换三种影响因素的关系。最后得到了一个包含以上三种影响因素的VR视频QoE模型。本发明能够准确地反应用户通过无线网络观看VR视频时的真实质量体验,解决了无法准确地衡量用户QoE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622879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610185890.7
申请日:2016-03-25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友好型低粘高强聚氨酯注浆抬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材料由A、B双组分组成。其中,A组分主要含有复合聚醚多元醇、低粘度环氧树脂复合物、胺类催化剂、泡沫稳定剂、水和阻燃剂;B组分主要含有有机锡类催化剂和多异氰酸酯等。本发明的注浆抬升材料臭氧消耗潜值为0,清洁环保,同时具有浆液粘度较低,流动性良好和可注性好等特点,起发时间可控制在10‑30s之间,发泡完全时间可在60‑120s内调控,泡沫表观芯密度在50‑80kg/m3之间,泡孔均匀细密,压缩强度为0.45‑0.70MPa。同时泡沫体和岩石、土壤均具有较强的粘接性,可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建筑物、交通路面和工程的抬升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06432685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67343.7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18/7664 , C08G18/165 , C08G18/2063 , C08G18/246 , C08G18/4816 , C08G2101/0066 , C08G2101/00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施工环境适应性低浆液黏度全水发泡高强聚氨酯注浆抬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材料由A、B双组分组成,A组分由亲水性复合聚醚多元醇、发泡-凝胶型复合催化剂、含聚醚-聚硅氧烷结构的泡沫稳定剂和水组成;B组分为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本发明的聚氨酯抬升材料具有以下特点:双组分浆液室温及低温条件下黏度较低,可注性好,环境适应性强;以水做发泡剂,避免了物理发泡剂易挥发导致浆液存储稳定性问题的发生;注浆施工时,起发和发泡完全时间短且可调;所形成的泡沫尺寸稳定性好,压缩强度高,清洁环保;同时泡沫体和岩石、土壤均具有较强的粘接性,可用于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建筑物、交通路面和工程的快速抬升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865478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1141930.9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浙江欧仁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G01L1/14 , C09D175/04 , C09D7/62 , C09D7/63 , C09D7/65 , C08L29/04 , C08L1/28 , C08K5/43 , C09D179/02 , C09D153/02 , C09D105/08 , C09D5/24 , C09D129/04 , B05D1/00 , B05D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离子泵效应的差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压力传感器包括封装框架,封装框架的空腔中设置有差动式压力敏感单元,封装框架顶部设有压力感应单元;差动式压力敏感单元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层叠设置的上电极、上介电层、中电极、下介电层和下电极,各介电层由靠近中电极的离子传输层和远离中电极的离子吸附层构成,离子传输层面向中电极的一侧设有表面凸出微结构,表面凸出微结构包括多个同心的环形凸起;压力感应单元包括压板以及至少两个触头,各个触头分别插入至封装框架的各个插孔中并与中电极表面相接触。本发明的差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具有宽线性、高灵敏和弱温度敏感性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08522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0345757.4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可控聚氨酯组合料连续化制备整体式复合轨枕的方法,由包括可控聚氨酯组合料、连续玻璃纤维、短切玻璃纤维和玻璃纤维毡加工获得,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构成如下:可控聚氨酯组合料30~40%,连续玻璃纤维40~60%,短切玻璃纤维5~20%,玻璃纤维毡1~10%。本方法能够解决聚氨酯合成轨枕拉挤固化过程中制品烧芯、开裂,无法拉挤截面尺寸较大的产品,无法实现制品尺寸随意切换,无法连续化自动生产、生产效率低,固化成型过程中前期起发快、后期熟化慢而导致产品的性能出现缺陷,浸胶系统对纤维数量较多时无法充分浸润的问题,以保证制品不易开裂,使得聚氨酯组合料与玻璃纤维浸润性更佳,实现模腔尺寸的有效调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