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7826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393992.8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数据处理与分析领域,现有对航拍图像中铁塔塔基姿态的估计算法无法估算对比度的图像,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对无人机航拍图像中铁塔塔基姿态的估计算法,包括,步骤1,对航拍塔基图像和标准塔基图像进行灰度变换,获得单通道灰度图;步骤2,对单通道灰度图,进行gabor滤波处理并累积,获得gabor图;步骤3,对gabor图灰度拉伸,获得灰度拉伸图;步骤4,对灰度拉伸图,进行强角点检测,获得强角点坐标序列;步骤5,对从航拍塔基图像的强角点序列和标准塔基图像的强角点序列,进行光流匹配,确定光流场;步骤6,进行仿射计算,获得塔基姿态参数;能够提高低对比度图像进行估算。
-
公开(公告)号:CN11991357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09792.6
申请日:2025-04-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C25B15/021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堆并联构型碱液电解槽模块的温度均衡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模块在没有接收到外部通信线路的通信信号时,输入模块的所有功率全部用在电堆电解上,通过单个碱液电解槽模块的内部控制实现模块内部各电堆间的功率分配和温度均衡;模块在接收到外部通信线路的通信信号后,通过多个碱液电解槽模块间的集中控制使模块内部各电堆运行在所在温度的最大制氢效率对应的功率上,输入模块的其余功率被分配到各电堆对应的加热装置上;当需要各个模块间协调配合时,模块内部各电堆根据上层控制器下发的通信信号动作。本发明能够保持模块内部各电堆单元的温度均衡,且在外界功率大发前确保了电堆的温升,抬高了对外部系统功率的消纳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69637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23740.5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M3/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直流电压调节装置,涉及直流电压变换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可重构电池系统和数字能量处理计算模块,所述可重构电池系统包括多个串联的电池模组,各所述电池模组均包括电池单元、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电池单元与所述第一开关串联,所述第二开关并联到所述电池单元与所述第一开关的串联支路两端;所述数字能量处理计算模块用于通过控制各电池模组的工作状态对所述可重构电池系统输出的电压进行调节;当所述第一开关闭合,所述第二开关断开时,所述电池模组为非工作状态,当所述第一开关断开,所述第二开关闭合时,所述电池模组为工作状态。本申请可降低直流电压变换成本和变换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8141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91129.6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北京智慧能源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B23K26/00 , H01M4/88 , C25B11/081 , C25B11/075 , C25B11/057 , C25B11/091 , C25B11/042 , C25B11/063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处理衬底的方法、应用及激光增强能量转化器件。所述激光处理衬底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衬底放入容器中,向容器中加入溶液,溶液厚度为0.1mm‑10cm;(2)使用激光对所述衬底进行局部能量供给,使激光与溶质发生作用,在衬底表面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完成对衬底的处理。本发明所述的激光处理衬底的方法可以用于合成和涂布催化剂、表面改性电极或膜电极、在衬底表面掺杂或形成异质结构等,所述激光处理的衬底进一步可以制备激光增强能量转化器件。本发明通过引入激光辅助合成和涂布催化剂、表面改性电极和膜电极、在电极表面掺杂或形成异质结构,不仅提升了催化剂和电极材料的质量,还大幅提高了能量转化材料和器件的化学稳定性或机械稳定性,为实现更加清洁高效的能源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65170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95857.2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系统优化运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可重构电池网络的储能系统优化运行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可重构电池网络的模组信息、预设系统支撑容量及对应的惩罚系数,构建多功能运行潜力评估模型并计算各模组的多功能运行潜力以选取对应的模组柔性成组为储能系统;构建储能系统的惩罚成本目标函数和运行能力优化约束条件;结合混合整数线性优化法求解惩罚成本目标函数的最优解,以更新储能系统的多功能组合方案并得到对应的多功能日前出清计划曲线;获取对应的储能系统动作曲线并基于此实现储能系统的优化运行。本发明旨在达成储能系统多功能性复用与实时拓扑优化需求并重的储能系统优化运行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95713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30840.8
申请日:2025-02-0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场辅助阴离子膜电解制氢装置及制氢方法。本发明的磁场辅助阴离子膜电解制氢装置,包括阴离子交换膜、析氧反应的阳极、析氢反应的阴极和端板,所述阴极和阳极材料均为磁性镍级催化剂;所述阴离子交换膜的两侧分别与阴极和阳极组装成气体扩散层和膜电极;在膜电极的两侧分别放置两个端板,在两个端板的外侧平行设置两个永磁体,分别对阴、阳极施加磁场。本发明分别以成熟的磁性镍级催化剂和阴离子交换膜作为工作电极和隔膜,通过在高电流密度情况下施加磁场,一方面优化了带电气体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加速高电流密度下气泡的成核脱附速率,另一面优化了磁性镍基催化剂的自旋极化,从而提高了能量转化效率,降低制氢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5361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50518.X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5B19/418 , C25B15/02 , C25B1/04 , C01C1/0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合成氨系统的协同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合成氨系统对应的预测发电功率,确定其对应的全日多时段模拟制氢功率,以及全日多时段模拟制氨功率;对目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合成氨系统进行实时监控,确定其对应的实时发电功率和实时氢库存量;根据实时发电功率对全日多时段模拟制氢功率进行实时纠偏调整,确定全日多时段实时制氢功率;根据实时氢库存量对全日多时段模拟制氨功率进行实时纠偏调整,确定全日多时段实时制氨功率。本公开实施例,可实现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合成氨系统的多时间尺度协同控制优化,降低可再生能源的弃置率,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系统收益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5114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52493.X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风机功率偏差的氢能系统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现有的方法通常未将电解制氢系统作为一种能够适应可再生能源波动性的负载。本发明的氢能系统配置方法,包括:实时比较与动态补偿:根据风机功率的预测数据,与风机实时功率进行比较,得到实时误差,然后以实时误差为基础进行氢能系统的动态补偿配置;当风机实时功率大于预测数据时,氢能系统启动电解制氢过程,将多余的电能转化为氢能;当风机实时功率小于预测数据时,氢能系统通过燃料电池放电,对风电机组进行功率补偿;完成氢能系统容量的配置。本发明使电解制氢系统不仅是一个储能环节,而且还是一个动态负载,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7780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62738.2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 G01R31/378 , G01R31/385 , G01R31/392 , G01R1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绝缘失效边界的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测量锂离子电池在电池模组中不同位置时的锂离子电池正极‑外壳绝缘失效电压值Uerror11、锂离子电池外壳‑正极绝缘失效电压值Uerror12、锂离子电池负极‑外壳绝缘失效电压值Uerror13及锂离子电池外壳‑负极绝缘失效电压值Uerror14,将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外壳绝缘失效电压值Uerror11、锂离子电池外壳‑正极绝缘失效电压值Uerror12、锂离子电池负极‑外壳绝缘失效电压值Uerror13及锂离子电池外壳‑负极绝缘失效电压值Uerror14中的最小值作为电池模组的绝缘失效边界,该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能够测试锂离子电池的绝缘失效边界。
-
公开(公告)号:CN11867699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13861.0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8 , H02J3/32 , G06Q50/06 , G06Q10/04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区域配电网应急资源多目标协同配置方法。针对现有区域配电网资源配置方法未考虑配电网正常运行分布式能源消纳和故障运行工况负荷损失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区域配电网应急资源多目标协同配置方法,对自然灾害下区域配电网的故障进行建模,确定线路最终状态,预测自然灾害下分布式电源出力和负荷;以年投资成本、自然灾害下失负荷年损失价值、年正常运行成本三者之和最小为目标建立分布式储能和线路加固协同配置模型,并建立相关约束;求解模型,对分布式储能进行配置,并对相应线路进行加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综合考虑正常工况下电源高效消纳和故障运行工况下最小化负荷损失,实现多目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