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72240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57400.X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nventor: 周翔 , 窦真兰 , 沈主浮 , 张春雁 , 康继光 , 沈晓枉 , 苗伟杰 , 王若华 , 陈博 , 袁心怡 , 陈伟 , 陈向叶 , 刘浏 , 励晨 , 龚新程 , 韩冬 , 冯霜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光氢综合能源系统容量配置方法,综合考虑风光氢综合能源系统投资成本、年度运行成本和因设备折旧而更换设备的成本,以系统全生命周期下的成本净现值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系统年度运行成本包括从电网购电成本、设备操作成本和电解储氢过程中氢气压缩的成本,对风光氢综合能源系统实施了设计及运行集成优化,更有利于提升风光氢综合能源系统的使用效率,减少风光氢综合能源系统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743768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02940.0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站融合的改进方法,包括: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建判断矩阵;调整判断矩阵C直至判断其一致性符合要求;求解判断矩阵C得到层次结构模型中各个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确定灰色评估权矩阵;确定评价指标的状态隶属度,建立状态评估矩阵,得到各个评价指标的状态矩阵;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模糊综合运算,得到综合评价结果,对多站融合建设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充分考虑储能电站、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充放电站、5G基站等站点以及融合转型评价指标,采用层析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得到的能效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反馈给专家,指导设备优化、升级和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1050470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10477428.3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能源供能网络中能源站的优选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潜在能源站中各类供能子系统的输入侧一次能源的功率上限确定潜在能源站的最大供能潜力;根据所述潜在能源站的最大供能潜力确定所述潜在能源站中的可用能源站组;当所述可用能源站组与负荷中心间的优化指标值满足预设条件时,则建立所述可用能源站组与负荷中心间供能关系。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分布式冷热电混合能源站进行网络优化,提高混合能源站的网络建设成本最优,使全寿命周期建设运维总费用、碳排放及能效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999497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72320.5
申请日:2025-04-1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2J3/28 , H02J3/38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有源配电网构网型分布式储能容量配置优化方法及系统,建立故障停电时长内有源配电网的孤岛划分指标体系,基于孤岛划分指标体系确定有源配电网中各孤岛内构网型储能的容量配置范围以及负荷分布;以恢复负荷量最大、恢复负荷加权和最大、系统网损最小和开关操作次数最少为目标函数,以连通性约束、电流电压约束、支路功率约束、构网型储能约束与孤岛划分指标体系构成联合约束条件;基于0/1背包理论,利用目标函数和联合约束条件建立优化模型;以所确定的孤岛内构网型储能的容量配置范围以及负荷分布为输入参数,迭代求解优化模型,得到有源配电网构网型分布式储能容量配置优化方案,解决了配电网构网型分布式电源最优接入位置及容量分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90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72052.8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2J9/06
Abstract: 数据中心的环形冗余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数据中心包括r台待供电的设备,供电系统包括:环形连接的2n个不间断电源,相邻的m个不间断电源为同一台设备供电,相邻2个不间断电源与一台设备之间的2条供电线路构成1组供电回路,并且相邻2个不间断电源由不同的市电回路供电,m为偶数,且2≤m≤2n、r≤2n;每组供电回路上设置一台断路器,通过控制断路器的得电或失电,以控制每台设备对应的1组供电回路中1条供电线路停运、另1条供电线路在运;其中,停运的供电线路对应的不间断电源由市电回路充电,作为在运的供电线路对应的不间断电源的冗余电源,实现物理隔离,在减少断路器数量的同时提高了供电连续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09264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53973.X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一种具有热流自动调节能力的建筑节能屋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热管、辐射板、风道和风机,辐射板位于室外,以设定波长向外辐射能量,且具备设定反射率;热管的冷端与辐射板下侧相连接,热端设置在风道内;风道设置在室内,与室内相连通;可控启停的风机用于将室内空气送入风道。该系统可以在室内温度较高时自动将热量高效的传导的外面,既可以独立零能耗的将室内热量导出,也可以配合循环风机运行,降低室内常规环境控制装置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78286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654981.1
申请日:2024-11-19
IPC: G06F18/23213 , G06Q50/26
Abstract: 一种基于城市大数据的建筑原型生成方法,步骤1,计算居住用地的各特征参数和居住建筑的各特征参数;步骤2,基于居住用地与居住建筑的各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删除冗余的特征参数;基于保留的居住用地、居住建筑的各特征参数与居住建筑的能耗预测值之间的相关性,确定用于聚类的居住用地、居住建筑的聚类特征参数;步骤3,基于所确定的居住用地聚类中心和居住建筑聚类中心,进行两阶段的聚类,得到最优的居住用地聚类中心所聚焦的最优的居住建筑聚类结果以生成建筑原型集;步骤4,基于建筑原型集,分别计算建筑能源需求指标;当建筑能源需求指标的综合值小于设定门槛时,重复步骤3以重新生成建筑原型集。建筑原型满足城市建筑能源需求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627820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0770036.1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N7/01 , G06F111/04 , G06F119/08
Abstract: 基于自适应学习率衰减的需求侧资源调控方法及系统,获取电力和热力的实时需求、各能源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时电价以及各能源设备的调控指令;利用所获取的数据,基于统计学模型,建立需求侧资源调控模型,需求侧资源调控模型包括需求侧资源调控环境、状态空间、动作空间以及奖励函数;利用奖励函数建立学习率衰减触发模型和学习率衰减模型;需求侧资源调控模型进行训练过程中,基于学习率衰减触发模型和学习率衰减模型对需求侧资源调控模型的学习率进行调整;使用训练好的需求侧资源调控模型获得需求侧资源调控指令。实现根据需求侧资源的特性动态调整自适应学习率,提高需求侧资源优化调控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01444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86520.X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213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综合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全电能源站的供电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全电能源站在当前时间点的当前负载量和第一供电设备的当前发电功率;根据全电能源站的历史负载量和当前负载量进行负载预测,确定在未来时间点的预测负载量;根据当前发电功率进行功率预测,确定在未来时间点的预测发电功率;当预测发电功率不能满足预测负载量时,确定第二供电设备的发电功率;当第二供电设备的发电功率满足预测负载量时,从第一供电设备切换至第二供电设备。本发明可以提前确定是否需要切换供电设备,在切换之前有足够的时间进一步确定备用的第二供电设备是否适合供电,切换操作简单,能够保证全电能源站稳定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884124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073393.9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解水制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解水制氢系统接入电网试验测试系统,包括运行风险评估模块、附加检测分析模块和综合分析预警模块。本发明通过对电解水制氢系统接入电网进行试验测试,分析在此运行过程中是否出现故障,并针对故障进行及时处理,通过综合评估电解水制氢系统接入电网后的多项关键运行参数,提供了一种全面的故障预警和风险评估解决方案。系统的设计不仅提高了故障检测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而且通过减少对单一参数监测的依赖,避免了频繁误报的问题,从而优化了电解水制氢系统在电网中的集成和运行。试验测试后,可以根据试验测试的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在电解水制氢系统接入电网后持续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