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0453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333193.3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超前支护的自进式管棚,包括钻头、自进式管棚连接头和钢管,自进式管棚连接头安装在相邻的两个钢管之间,一次性高强度带孔洞的钻头安装在首节钢管的前端,沿钢管管壁按梅花型布设注浆孔,钢管的尾部留≤1m的止浆段,确保钢管留有与下一节钢管衔接的长度;用自进式超前管棚支护技术,解决了在软弱岩体内难以施作管棚导孔的问题,将钻孔与管棚顶进采用一道工序一次性完成,施工工效倍增,加快隧道坍塌治理施工进度,从而节约工期,此施工方式与传统的治理方式相比节约了施工材料,有节约资源的价值,大部分工作量采用机械作业,从而减少人工洞内工作量,降低安全风险,节约人工费和设备使用费,降低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07032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50353.9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江西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循环动荷载作用下高铁路基动力响应简化计算方法,包括:将轨道结构视为搁置在路基上方的欧拉伯努利梁,根据梁的受力平衡得到梁的位移控制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离散位移控制方程,并根据边界条件得到梁的刚度矩阵与质量矩阵;基于状态演化本构模型,构建路基反力与路基变形之间的关系;假设一组初始路基反力代入迭代计算流程进行计算;通过迭代计算直到判定|[Q]new‑[Q]old|≤0.01[Q]old成立,便得出路基最终的变形。本方法的推理思路清晰,涉及到的力学理论知识简单,浅显易懂,整体计算方法简单易行且精确,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83723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84109.1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E02D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频率带隙的新型超材料隔震屏障,属于地震防护技术领域,包括若干个新型共振器,若干个新型共振器矩形阵列分布,所述新型共振器包括顶部盖板、外部壳体、螺栓、弹簧组和核心质量块。本发明可调刚度的弹簧和可调密度的核心质量块,进而使可调节频率带隙的新型共振器结构谐振特性充分发挥并产生不同频率的带隙,当与不同频率范围内的地震波相互作用时而灵活的将地震波进行隔离,并将不同频率范围内的地震波中对既有建构筑物有害的面波完全隔离来达到其便携式可调带隙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70390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50621.4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E02D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同时隔离体波及面波的新型超材料隔震屏障置,属于土木工程环境隔震技术领域,包括可同时隔离体波及面波的新型超材料结构,所述超材料结构包括交叉十字形钢柱、第一负泊松比垫片、第二负泊松比垫片、第三负泊松比垫片、第四负泊松比垫片、第一混凝土盖、第二混凝土盖、第三混凝土盖和第四混凝土盖。本发明实现灵活打开低频频率带隙,与传统隔震屏障相比,传统隔震屏障只能实现将面波中对地表建筑物危害最大的Rayleigh波转化成体波,进而实现对Rayleigh波的隔离,本发明可同时对地表既有建筑物危害最大的Rayleigh波和既有地下建筑物危害大的体波同时进行隔离,并且可以得到比传统隔震屏障更低的超宽频率带隙。
-
公开(公告)号:CN114001990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39992.X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研究不共板公轨共建隧道模型的试验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模型箱(100)、模型土(17)、上层隧道模拟件(6)、下层隧道模拟件(7)、上下层隧道中填材料(16)和插板(200)。模型箱上设有多层插孔,插孔插有插板。插孔上设置上层隧道模拟件(6);插孔下方设置下层隧道模拟件(7)。所述方法利用所述装置对不共板公轨共建隧道的不同工况(不同间距、不同中填材料)进行模拟。本发明所涉及的上下层隧道间距可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模拟的工况更加真实,可以得到更加可信的试验数据;本发明所设计的模型试验箱可适用于不同形状的公轨共建隧道模拟件,适用性广。
-
公开(公告)号:CN111751451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637825.X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氮化硼纳米锥超灵敏质量探测器,包括谐振器、氮化硼纳米锥和隔离装置。谐振器包括衬底(1)和设置在衬底上的谐振结构;谐振结构包括从左至右依次层叠在衬底上的二氧化硅层(3)、底电极(4)、压电薄膜(5)、顶电极(6)和石墨烯互连层(7),在衬底与二氧化硅层之间的衬底部分设有空腔(2);在石墨烯互连层连接有悬臂氮化硼纳米锥(8);氮化硼纳米锥外围设有隔离装置(9)。悬臂氮化硼纳米锥通过吸附目标分子而造成共振频率变化,谐振器通过识别氮化硼纳米锥吸附分子前后固有频率的变化值而分析所吸附目标分子(10)的质量。采用氮化硼纳米锥作为分子质量侦测元件,使本发明的探测器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82419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34691.3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G01P15/00
Abstract: 一种基于石墨烯双稳态物理转换的加速度传感器,包括石墨烯元件(6),阻尼基底(4),电路和信号灯(5)。所述阻尼基座上均布有单原子层石墨烯元件构成的点阵石墨烯组件;所述阻尼基底为中心高两端底的类三角体;所述电路和信号灯设置在单原子层石墨烯元件上。所述单原子层石墨烯元件由单原子层石墨烯(1)和支座(3)构成。单原子层石墨烯两端固定在支座上;支座为绝缘材料,倾角为5~10o,支座固定在阻尼基座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双稳态物理转换的加速度传感器设计方法,实现记录结构全时间维度上受到的最大荷载,即最危险载荷。
-
公开(公告)号:CN108643196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691040.3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任意形状深大基坑的环形内支撑结构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将任意形状基坑划分为若干个多边形区域;所述多边形区域应为规则的多边形,或者平面虽不规则,但基坑两个方向的平面尺寸大致相等;所述多边形区域设置的环形内支撑包括环形支撑、角撑和对撑桁架。本发明方法将任意形状基坑划分为若干个多边形区域,在多边形区域内,采用环形支撑、角撑和对撑桁架合理构建环形内支撑。本发明解决了不规则基坑中内支撑设置困难及支撑结构受力不明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0493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479775.1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G06F30/25 , G06F30/2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合物沉积物分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离散元的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模拟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置特定尺寸的圆柱形空间模型,将砂砾放置于空间模型中得到砂粒初始布置结果;引入网格法,根据网格法和初始布置结果得到粒子中心之间的距离和水合物样品;构建水合物赋存模式,依据赋存模式对粒子中心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以获得水合物目标饱和度;结合水合物目标饱和度、水合物样品和纯砂样品生成水合物沉积物样品。本发明基于水合物和砂土颗粒的空间相对位置,采用不同距离阈值对颗粒进行筛选,重构水合物的分布情况并进行模拟分析,以分析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的力学行为,为天然气开采和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97015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210591673.3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三阶剪切变形板理论的地连墙侧向变形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结合实际工况,获取计算对象的参数,参数包括土层、地连墙、支撑体系的几何与物理力学参数;根据三阶剪切变形板理论确定地下连续墙的变形函数;根据里茨法,最小势能原理和土压力理论确定系数矩阵;根据最小势能原理得到矩阵方程;将系数矩阵带入矩阵方程,求解地下连续墙侧向变形函数;本发明的优点是:计算结果的精度高,计算速度快,为实际施工中的内支撑布置方式、开挖步、地连墙厚度和插入比提供优化设计指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