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11197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686754.2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电力电子变压器交直流配电网二阶锥运行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含PET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多时段运行控制模型;利用PET的柔性调控能力,对PET不同端口的注入功率进行控制,实现功率在不同端口间的相互协调,以满足交、直流子网间的功率平衡的交换需求;采用二阶锥规划和线性逼近对所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多时段运行控制模型进行凸化松弛,提高含PET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多时段运行控制问题的求解效率。本发明有效降低了系统损耗,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通过采用二阶锥松弛和线性逼近对原始非线性模型进行凸化松弛,从而提出含PET的交直流配电网二阶锥运行控制模型,具有较好的精确性,并提高了求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233431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429781.6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nventor: 蒲天骄 , 董雷 , 陈乃仕 , 刘威 , 李烨 , 王晓辉 , 范士雄 , 杨占勇 , 杨洋 , 卫泽晨 , 李蕴 , 黄仁乐 , 贾东强 , 汪伟 , 王存平 , 孙健 , 王海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配电网分布式优化调度方法和系统,包括:采集功率扰动量;基于采集到的功率扰动量对预先建立的配电网自治区域的功率‑成本模型求解;根据计算结果,分配配电网自治区域内各自治节点的功率;预先建立的配电网自治区域的功率‑成本模型包括:将各分布式电源发电增量成本作为一致性变量,使各分布式电源的等耗量微增率保持一致。该方法和系统能够克服传统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中通信与计算量大的缺点,实现了主动配电网调度算法的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155661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810091822.3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直流自身动态特性的多直流耦合程度评估方法,包括:交流故障期间,直流线路换流母线处的电压变化时,考虑直流电抗器的电感值为有限值,直流线路上存在电容以及整流侧直流电流调节器延时的原因,确定在故障初期整流侧直流电流调节器尚未动作之前的直流电流变化量;根据确定的直流电流变化量,计算换流母线处的多馈入电压相互作用因子;根据所述多馈入电压相互作用因子的值,确定受端电网各直流线路间的耦合程度。本发明有益效果:仿真表明,考虑直流变化的电压相互作用因子计算方法更接近时域仿真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7443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483000.7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邹达明 , 邱镇 , 卢大玮 , 王勇 , 刘晗 , 徐康 , 陈霞 , 梁栋 , 张纪伟 , 王晓辉 , 郭鹏天 , 李黎 , 陈勇 , 周飞 , 张国梁 , 王博 , 宋明黎 , 宋杰 , 王万国 , 袁弘
IPC: G06F30/20 , G06F30/27 , G06F30/13 , G06N3/08 , G06F111/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代理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基于程序分析法对原始模型执行预处理操作以获取全部输入空间;根据输入空间的分布关系确定每个输入空间被执行的初始概率;分别确定原始模型在每个输入空间对应的复杂度;根据初始概率和复杂度确定针对输入空间的采样概率;根据采样概率在全部输入空间中对原始模型进行采样以得到采样结果,并根据采样结果训练预先确定的代理模型;响应于代理模型的误差处于预设误差区间内,则生成目标代理模型。使用复杂度指导采样可以产生信息量更丰富的样本,从而减少采样量,并可以获取复杂区域的更多样本,提高代理模型在关键区域取得的拟合效果,提高代理模型的生成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3186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94277.6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901 , G06Q10/067 , G06Q50/06 , H04L67/12 , H04L67/125 , H04Q9/00 , H02J3/00
Abstract: 一种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系统及介质,方法包括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类型分为结构化数据模型、非结构化数据模型和时序模型;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间关系分为属性关联、包含关系、继承关系、计算关联;根据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类型及数据间关系,通过系统模型和连接模型对电力设备系统结构进行柔性分解,系统模型描述节点、分类及拓扑特征,连接模型描述边、连接的I/O特征、连接所传递物质的基本特性、连接的拓扑特性;配置最小化采集测点,根据业务配置电力设备系统采集任务描述及控制描述,通过系统层面的配置实现系统物联终端的数据采集与控制,本发明能够适应电力设备系统设备为大型复杂的、组合型设备的管理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171119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010686754.2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电力电子变压器交直流配电网二阶锥运行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含PET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多时段运行控制模型;利用PET的柔性调控能力,对PET不同端口的注入功率进行控制,实现功率在不同端口间的相互协调,以满足交、直流子网间的功率平衡的交换需求;采用二阶锥规划和线性逼近对所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多时段运行控制模型进行凸化松弛,提高含PET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多时段运行控制问题的求解效率。本发明有效降低了系统损耗,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通过采用二阶锥松弛和线性逼近对原始非线性模型进行凸化松弛,从而提出含PET的交直流配电网二阶锥运行控制模型,具有较好的精确性,并提高了求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3464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20264.9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自动化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力物联网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基于相依网络理论,建立电力物联网的信息网图、电力网图和网间依存关系;获取信息网图中受攻击节点并将其状态值赋值为预设攻击成功概率,然后根据信息侧图计算方法,更新信息网图中各节点的状态值;根据更新后的信息网图中各节点的状态值,通过网间依存关系,确定电力网图中各节点的攻击成功概率;根据电力网图中各节点的攻击成功概率,通过物理侧图计算方法,确定电力网图中各节点的状态值;根据电力网图中各节点的状态值,得到电力物联网安全风险评估值。在安全评估准确性和全面性方面上有较大提升,为设计或改善电力物联网的拓扑提供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97032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08745.3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计算方法,对电力系统故障时刻所有电气节点的电压幅值、相角以及节点注入有功、无功组成的特征数据矩阵中的数据与包含拓扑信息的邻接矩阵结合成为图数据;将图数据作为图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电力系统暂态电压是否稳定的二维标签作为输出,建立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计算模型;进行训练后,选取准确率最高的计算模型作为最终计算模型对电力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性进行计算。图神经网络相比深度学习等其他机器学习在处理非欧数据上表现更加优秀,图数据的表达与电力系统信息表达相近。图神经网络将电力系统拓扑结构与电气信息相结合,考虑了电力系统拓扑变化,使得暂态电压稳定分析精确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945032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552140.4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67/12 , G16Y10/35 , H04L67/1001 , H04L6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物联网终端数据接入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系统包括以旁路部署的方式部署于平台层原核心交换机处的四层交换机,在四层交换机之上部署软件定义接入代理,在软件定义接入代理之上部署三种服务:多协议接入服务模块、多协议转换服务模块和MQTT接入服务模块,以解决电力物联网多协议接入访问困难的问题。本发明将电力物联网的感知层与平台层松耦合,感知层设备能够以统一方式连入平台。平台层对外提供统一的ip地址,感知层设备不再需要根据自身业务、协议配置ip地址和端口,极大降低电力物联网设备连接冗余繁琐的工作,提高电力物联网建设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9286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297072.1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自动化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联邦学习的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方法、装置及系统,包括:获取初始人工智能模型并发送至各计算节点;接收中心节点发送的初始人工智能模型,作为本地人工智能模型;迭代进行更新步骤,至预设更新迭代阈值或当前人工智能模型满足预设条件时,将当前人工智能模型作为训练完成人工智能模型,并发送至各计算节点;迭代进行梯度计算步骤至预设梯度计算迭代阈值,并接收中心节点发送的训练完成人工智能模型,或者,迭代进行梯度计算步骤至接收到中心节点发送的训练完成人工智能模型,采用训练完成人工智能模型更新本地人工智能模型。通过异步模型参数更新方法提升高性能计算节点的算力利用率,提升模型训练速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