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可配位中心功能基的可溶性单壁碳纳米管

    公开(公告)号:CN1775670A

    公开(公告)日:2006-05-24

    申请号:CN200510111566.2

    申请日:2005-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一种含有可配位中心功能基的可溶性单壁碳纳米管,所说的单壁碳纳米管具有式(1)所示结构,或以式(1)所示化合物为配体与金属形成的,能稳定存在的配位化合物或其盐。本发明利用单壁碳纳米管的宽光谱吸收的特点通过改善单壁碳纳米管溶解度制备具有光响应和光生电荷分离一体化的含有过渡金属离子配位修饰的单壁碳纳米管,为进一步了解碳纳米管特殊的电子结构特征提供新的途径。

    光、酸致变色功能染料及其合成和变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3131C

    公开(公告)日:2005-05-25

    申请号:CN03141534.2

    申请日:2003-0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光、酸致变色性能的二芳乙烯类黄色功能染料及其合成和变色方法,所说的功能染料为3,4-二(取代五元杂环)-2,5-二亚氨基吡咯啉类化合物,其是以1,2-二腈基-1,2-二(取代五元杂环)乙烯类化合物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氨类化合物于极性溶剂中进行反应制得。所制化合物在酸或光的作用下,由无色变为黄色,并可进行多次可逆循环。利用这种性能,该类化合物可用作光控可擦写全色打印或全色展示、pH计、光和化学开关、光控可逆变色装置,以及采用酸致变色和光致变色双模式进行高密度信息记录等用途。

    电致磷光1,8-萘酰亚胺衍生物及其发光配体

    公开(公告)号:CN1560052A

    公开(公告)日:2005-01-05

    申请号:CN200410016567.4

    申请日:2004-02-26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电致磷光或荧光的1,8-萘酰亚胺衍生物。所说衍生物含有1,8-萘酰亚胺和苯并噻唑等五圆杂环功能团,其可保证载流子的注入、复合到激子的产生都发生在分子内,同时避免由于共轭离域度的变化而引起发光色度变化的缺陷;其最大发光波长在511~521nm之间(发黄绿光)或大于630nm(发红光),在驱动电压20V下,最大光亮度为4500~4800cd/m2。

    一类含多功能团嵌段式电致发光聚合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266877A

    公开(公告)日:2000-09-20

    申请号:CN00111494.8

    申请日:2000-01-25

    Inventor: 朱为宏 田禾 胡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含多功能团嵌段式电致发光聚合物及其应用。发明人将电子传输功能团、空穴传输功能团和发光单元直接连接于大分子的主链上,使载流子的注入、复合到激子的产生都发生在聚合物的主链内,避免非均相的影响。该类含有多功能团的嵌段式聚合物可作为高量子效率的单层电致发光材料,更有效地保持电子、空穴的平衡及复合。其最大发光波长为540nm,为黄绿光,最大发光亮度为96cd/m2,最大发光效率为0.21m/w。

    一种温度响应型电荷可控的纳米杀菌剂

    公开(公告)号:CN11938515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47856.0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响应型电荷可控的纳米杀菌剂,所述纳米杀菌剂的平均粒径范围为80‑200nm,平均Zeta电位的范围为‑4.2mV‑41.5mV;所述纳米杀菌剂为规则球形,所述纳米杀菌剂由阳性聚合物、阴性聚合物和吡唑醚菌酯共同组成,通过调节阳性聚合物与阴性聚合物的比例对纳米颗粒表面电荷的进行控制,并利用温度响应优化了纳米颗粒在叶片上的沉积与摄取效果,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最高可达84%,同时在温度调控下,对番茄灰霉病的治疗效果可提高至88%左右,与常温相比提高了将近一倍,显著提高了吡唑醚菌酯的施用效率,改善了纳米颗粒的沉积均匀性和植物的摄取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