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55096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64415.9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偏航协同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各风电机组的推力系数;获取相邻两台风电机组的流向间距;获取风电场的尾流膨胀率;针对于每一列,基于风电场的尾流膨胀率和第一台风电机组的推力系数,确定第一台风电机组的偏航角度;针对于每一列,基于风电场的尾流膨胀率、第M台风电机组的推力系数和第M台与第M‑1台风电机组的流向间距,确定每一列中第M台风电机组的偏航角度;针对于每一列,确定第N台风电机组的偏航角度为0;控制各风电机组以所确定的与其对应的偏航角运行;其中,1<M<N,且M和N均为正整数,其可以显著提升风电场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47611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102957.9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Q10/04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新能源风力发电技术领域的一种风力机远场尾流流向湍流度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风电机组入流情况、风电机组参数和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的基本数据;2,根据获取的基本数据计算轮毂高度水平面内尾流速度损失剖面标准差σ随下游距离x的线性变化函数;在尾流速度损失分布已知的情况下,或通过高斯速度损失剖面拟合直接获取,相当于已知的输入条件;3,将轮毂高度水平面内尾流速度损失剖面标准差σ作为输入值输入到附加湍流度模型中,结合风电机组入流数据得出风电机组远场尾流流向湍流度的预测结果。本发明可以实现风电机组远场尾流流向湍流度的准确预测,对机组排布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32163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589284.5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计算充分发展风电场的等效粗糙度的方法,包括:考虑轮毂高度风速不均匀性修正了top dowm模型,引入修正系数α来表示实际风轮来流速度与平面平均速度的差异;修正后的top down模型同Jensen尾流模型相结合,利用Jensen尾流模型计算风电场叠加速度得到修正系数,根据top down模型计算等效粗糙度以及轮毂平面平均速度,通过耦合top down模型和Jensen模型的轮毂平面平均速度得到最终的等效粗糙度。本发明所得到的新粗糙度模型,可以快速、简单、方便、较准确地计算出大型风电场的等效粗糙度,为大型风电场的微观选址考虑粗糙度的影响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8629461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54447.4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简化动量定理的近场尾流预测模型,所述近场尾流预测模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针对风电机组近场尾流区,分别用(1-a)U∞和U∞代替常见一维动量定理中的Uw,得到两种简化的一维动量定理;步骤二:假设尾流区的速度损失沿径向呈高斯分布,根据步骤一中两种简化的一维动量定理分别计算出尾流区最大速度损失;步骤三:假设尾流线性膨胀并定义尾流边界,引入尾流膨胀系数k表示尾流区的线性膨胀规律;步骤四:根据步骤二至步骤三的结果,得到近场尾流区的上限位置和下限位置,进而给出风电机组近场尾流边界的预测范围;步骤五:基于步骤四的结果再次对简化一维动量定理进行修正,用 代替Uw来构建高精度风电机组尾流预测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8108562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452906.7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微观选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高斯分布的风电机组尾流的解析建模方法。本发明包括:在适当假设的前提下,结合质量守恒和一维动量守恒定理,同时根据风速损失沿径向符合高斯分布且尾流半径呈线性膨胀的规律,推导出风电机组尾流区风速分布的计算模型;根据对不同下游位置的尾流速度的分析,确定下游尾流边界系数的取值范围;结合风轮处尾流的膨胀规律,确定风轮处尾流边界系数的取值范围。本发明所得到的简化尾流模型,可以快速、简单、方便、准确地计算出风电机组尾流区的风速分布,为风电场微观选址考虑尾流效应的影响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221647058U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23317438.6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F03D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机组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具有柔性叶尖的风电叶片及风轮,旨在解决现有风电叶片结构在复杂气流环境下即在不同风速条件下不能实现增效降载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柔性叶尖的风电叶片包括叶片主体和柔性叶尖;所述柔性叶尖被构造为:随着风速的逐渐增大,所述柔性叶尖的倾斜方向自朝向所述叶片主体的旋转方向逐渐变成背离所述叶片主体的旋转方向。本实用新型的风电叶片能够在复杂的气流环境下根据不同的风速条件达到增效降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6349472U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22009256.7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M9/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风电叶片气弹响应的风洞试验装置,包括风电叶片二维叶段模型、弹性支撑底座、限位装置,弹性支撑底座包括设置在底座支架上的俯仰弹性支撑结构和沉浮弹性支撑结构,俯仰弹性支撑结构包括扭转弹性元件,用以模拟风电叶片二维叶段模型在扭转方向上的弹性,沉浮弹性支撑结构包括水平滑轨和压缩弹性元件,压缩弹性元件用以模拟风电叶片二维叶段模型在沉浮方向上的弹性;限位装置包括俯仰限位结构和沉浮限位结构,用以分别控制俯仰和沉浮方向弹性振荡的极限值和对应方向自由度的释放,通过对自由度释放的控制可以实现单独俯仰气弹试验、单独沉浮气弹试验、俯仰沉浮两自由度组合气弹试验三种不同模式的气弹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216309381U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22067604.6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M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大气边界层多尺度湍流结构的风洞试验装置,针对目前大气边界层风洞模拟装置存在的湍流积分尺度模拟能力不足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微观上提出变尺寸锯齿边缘的格栅翼外形设计方案,可以有效扩展大气边界层湍流积分尺度的模拟范围。此外,变尺寸锯齿边缘格栅翼可同时产生不同积分尺度湍流结构,有助于快速达到湍流充分发展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221647341U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23317436.7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塔筒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抑制涡激振动的风机塔筒导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风机塔筒表面容易发生涡激振动而造成破坏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抑制涡激振动的风机塔筒导流装置,包括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导流罩;所述导流罩与塔筒的外壁组合的整体外形呈翼型结构;且所述导流罩被配置成能够环绕所述塔筒的外壁旋转随风向自适应导流。本实用新型的导流装置能够实现气流的贴体流动,抑制流动分离;且能够随风向自适应导流,实现对塔筒涡激振动的全面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221647059U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23317446.0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机组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减少中心损失的组合叶片风轮,旨在解决现有风轮存在中心损失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减少中心损失的组合叶片风轮,包括主叶片组、副叶片组和轮毂;所述主叶片组的扫风区域自叶根至叶尖方向依次分为叶根段扫风区域、过渡段扫风区域、第一翼型段扫风区域和第一叶尖段扫风区域;所述主叶片组和所述副叶片组被配置成:在沿所述轮毂的轴线方向上,所述副叶片组的扫风区域能够完全覆盖所述主叶片组的叶根段扫风区域和过渡段扫风区域。本实用新型的风轮结构能够有效利用靠近轮毂的风能,减少风轮的中心损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