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82545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467791.0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叠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太阳能电池器件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后形成整体太阳能器件的高透玻璃层、透明电极层、空穴传输层、第一钙钛矿活性层、第一电子传输层、多功能氧化锡层、第二钙钛矿活性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金属对电极层;多功能氧化锡层的厚度为10~50nm,多功能氧化锡层中氧化锡纳米粒子的直径为5~20nm。以窄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底电池,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顶电池形成复合叠层电池结构,相对于传统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结构,原结构中的复合层、透明电极和电荷传输层被替代为一层氧化锡纳米材料薄膜。在获得高性能太阳电池的前提下,简化了结构和制造工艺,大大降低了成本和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83243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110976165.2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3C14/3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薄膜制备方法和设备,包括:提供基底和靶材,基底正对靶材设置,在基底和靶材之间设置空腔,在靶材正对基底的一侧建立正交的电场和磁场;向靶材正对基底的一侧通入氩气,以在电场作用下将氩气电离成氩离子和电子;氩离子在磁场作用下轰击靶材,以使靶材发生溅射产生溅射粒子;向空腔内通入第一气体,以使溅射粒子与第一气体碰撞后沉积在基底上。由于溅射粒子经与第一气体碰撞后,溅射粒子的能量被降低,继而降低了其对基底的轰击效应,减少了对基底已有膜层的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3421822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110668834.X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L21/283 , H01L31/0224 , H10K30/82 , H10K71/00 , H10K30/50 , H10K39/15 , H10K39/10 , C23C14/35 , C23C1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导电电极及其低温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导电薄膜技术领域。从下至上依次包括,IZO层、金属层、WOx和ITO层,ITO层掺杂有氢在保证低电阻的同时能够提高光学透过率,并通过合理的光学设计,在电池的吸光层中形成光学谐振,从而进一步增强基于其制备的电子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本发明的透明导电电极,是一种低阻值、高透过率的导电膜系,且可以实现低温制备,满足钙钛矿与晶硅、铜铟镓硒叠层的无损伤、低阻、高透的需求。该性透明导电电极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透过率在85%以上,阻值为15ohm。
-
公开(公告)号:CN113930763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111198189.6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3C26/02 , H01L31/0224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太阳能电池基底表面制备电极膜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真空条件下将金属电极材料加热熔融,得到金属电极材料熔体;b)用离子源低能轰击所述金属电极材料熔体,使其溅射沉积在太阳能电池基底表面,形成电极膜层;所述低能轰击的能量为30~80eV。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不需要将电极材料加热至蒸发态,可以显著减少电极材料沉积过程中的热辐射,降低基底的热辐射损伤;同时,由于该方法采用的是低能粒子轰击,因此还可以有效避免高能粒子轰击对基底造成的冲击损伤。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电极膜层制备过程中对太阳能电池基底的损伤,且能耗较低,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66950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62108.9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在该制备方法中,首先提供了一金属基底,该金属基底即为金属电极,对金属基底的第一表面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第一表面结构作为第一电荷传输层,此时由于金属基底与第一电荷传输层不存在分离问题,使得这种结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可以承受更多次的弯折,提高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的机械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20928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313128.2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二维材料太阳能电池,包括:透明基底;设置在所述透明基底表面的透明电极;设置在所述透明电极表面的空穴传输层;设置在所述空穴传输层表面的ReS2薄膜;设置在所述ReS2薄膜表面的电子传输层;设置在所述电子传输层表面的顶电极。本发明中厚层(超过5层)ReS2的光学带隙大约为1.5eV,接近太阳能电池理论极限效率的最佳带隙(大约为1.4eV),且其性质较为稳定,相比于目前薄膜电池领域佼佼者钙钛矿而言,其室温下结构非常稳定,不容易在水氧下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从带隙匹配、直接带隙带来的较大的吸收系数和稳定性角度看,ReS2是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的有力竞争者。
-
公开(公告)号:CN11447209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126430.2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膜层生长设备及膜层生长方法,包括旋转基盘,旋转基盘上放置待处理衬底,待处理衬底在旋转基盘上的放置位置与旋转基盘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为目标距离,目标距离与待处理衬底的尺寸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一阈值根据待处理衬底受到的离心力确定。也就是说,当目标距离与待处理衬底的尺寸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旋转基盘带动待处理衬底进行旋转,待处理衬底的不同区域受到的离心力接近,由于待处理衬底的不同区域受到的离心力接近,在待处理衬底不同区域形成的膜层厚度较为均匀,能够提升旋涂法制造形成膜层的性能,进而提高半导体器件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388701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048640.4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钙钛矿电池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电极和空穴传输层;b)在步骤a)制备的空穴传输层上制备钙钛矿层湿膜;c)在步骤b)制备的钙钛矿层湿膜上进行P2划刻,再进行退火处理,形成具有凹槽的干膜;d)在步骤c)得到的干膜上制备电子传输层和金属电极层,得到钙钛矿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对钙钛矿电池制作方法中的P2划刻过程进行优化,采用先在湿法成膜后的湿膜上进行激光刻蚀,再干燥后处理,形成带有凹槽的干膜,不仅使得到的钙钛矿材料层的P2划刻区没有毛刺和火山口存在,同时尽可能避免粉尘,并且P2划刻后电荷传输效率略有提升,电池性能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84612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66138.6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青海发电有限公司
IPC: B05C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涂布辊刮涂系统,包括:工作台,用于支撑待制膜基板;涂布辊,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涂布辊为椭圆形涂布辊,且在涂布辊的长轴与待制膜基板垂直时,涂布辊与待制膜基板的间距为第一间距d1,在所述涂布辊的短轴与待制膜基板垂直时,所述涂布辊与所述待制膜基板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本发明提供的涂布辊刮涂系统,可令涂布辊的长轴与待制膜基板垂直作为初始位置,此时涂布辊与待制膜基板的距离最小,随着涂布辊向前涂布,驱动涂布辊转动,其与待制膜基板的距离逐渐增大,使得待制膜基板前端的膜厚较薄,以在溶液量不足时,不会因为待制膜基板前端的用量过大,而导致待制膜基板后端的膜厚明显变薄的情况,保持膜厚的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47884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50342.2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青海发电有限公司
IPC: H01L21/67 , H01L21/683 , H01L31/18 , H05B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吸附的加热退火装置及加热退火方法,包括:加热平台,具有沿周向布置的密封圈,密封圈凸出加热平台的表面并用于支撑基板,基板在加热平台上的竖直投影能够完全遮挡密封圈;真空吸附组件,设置在加热平台上,密封圈饶设在真空吸附组件外侧,真空吸附组件吸附基板时密封圈受压与加热平台平齐。通过真空吸附基板,以使基板靠近加热平台,使基板挤压密封圈,密封圈受压变形,直至基板与加热平台紧密接触,由于密封圈的密封作用,可使加热平台与基板之间密封连接,避免了密封不严,真空吸盘组件吸附时吸附效果不稳定的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热传导,并且受热均匀,避免因接触不良导致受热不均从而产生的翘曲应变和裂片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