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4755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62077.4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仇茹嘉 , 黄道友 , 黄刚 , 康健 , 颜伟 , 潘丽珠 , 程石 , 李坚林 , 徐斌 , 王小明 , 倪静怡 , 张征凯 , 郑国强 , 高博 , 毛荀 , 杨艳 , 刘峣 , 江涛 , 储坤宝 , 夏兆俊 , 赵龙 , 王鑫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线性回归初值估计的配电网线路参数辨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电网的基础数据;2)建立配变局部变量多元非线性模型;3)建立含初值的最小二乘优化模型,并根据含初值的最小二乘优化模型计算出支路末端节点的阻抗;4)递推计算得到配电网线路参数。本发明考虑了变量替代的线性回归策略,可以避免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初值的不良影响,使参数辨识不仅精度高而且更加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96244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171016.5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微电网群协同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属于微电网群协同调度控制技术领域。本公开的微电网群中每个微电网包括:柴油发电机组、风电机组、储能装置和用电负荷,所述微电网之间将电动汽车集群作为移动储能。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微电网群协同调度模型;将所述微电网群协同调度模型转换为对应的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模型;利用SAC算法对所述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模型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策略模型;根据所述最优策略模型输出所述微电网群的实时调度指令。本公开可以实现含电动车集群的微电网群协同调度,具有兼容性广、适应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59292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42272.6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信息引导的跨域图像几何配准方法,包括获取针对同一区域从不同角度拍摄的源图像和目标图像,针对两种图像构建跨域图像几何配准网络,进行图像结构信息引导的特征提取,进行跨域图像几何配准网络训练形成跨域图像几何配准网络模型,将源图像和目标图像送入训练好的跨域图像几何配准网络模型中,获得源图像和目标图像之间的几何变换参数,根据几何变换参数对源图像进行几何变换和像素插值,实现源图像与目标图像处于同一坐标系下,从而完成跨域图像的全局配准;本发明利用图像对的结构信息来引导网络训练,以降低跨域图像特征差异的影响,提高跨域配准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55421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746082.4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共享储能容量价值评估方法及装置,包括:建立用户侧能量系统的运行模型,其中,用户侧能量系统包括多个参与者,运行模型表示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基于参数规划方法,将运行模型转化为共享储能容量价值的评估模型;根据线性规划对偶方法进行处理,得到评估模型的最优价值评估策略,其中,最优价值评估策略表达了系统用电成本与共享储能容量之间的关系,共享储能容量包括集中式共享储能设备的功率容量和能量容量。建立由多用户投资建设储能设备并协同使用的集中式共享储能机制,首先建立系统的运行模型,为了对运行模型进行评估将其转化为评估模型,基于线性规划对偶理论得到最优价值评估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281921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104932.0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风电序列场景集的生成方法,包括,1、构建预测箱并编号;2、生成风电静态场景集;3、构建风电状态转移矩阵;4、结合风电状态转移矩阵,构建禁忌搜索算法的初始解、邻域解和适应度函数;5、迭代生成风电序列场景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风电序列场景集的生成系统。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禁忌搜索算法的初始解的构建过程结合了风电状态转移矩阵,有效滤除风电序列多时段转移过程的不合理波动,通过提高初始解的时序性从而提高初始解质量,较少禁忌搜索算法的迭代次数,提高算法时效性;禁忌搜索算法的邻域解的构建过程结合了风电状态转移矩阵,有效滤除风电序列多时段转移过程的不合理波动,提高序列场景集的时序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27793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810283780.3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凌创电气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汪玉 , 汤汉松 , 高博 , 郑国强 , 罗亚桥 , 叶远波 , 谢民 , 王同文 , 俞斌 , 丁津津 , 谢毓广 , 徐斌 , 赵龙 , 李远松 , 孙辉 , 李圆智 , 张峰 , 王小明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现有电力系统中基于罗氏线圈原理的电子电流式互感器故障判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波形反演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故障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输入瞬时电流突变量,并对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输出端的输出波形进行采样;利用输出波形是否畸变,判断是否存在非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故障以外的系统故障;输出波形畸变时,对输出波形进行先微分再积分的反演运算,反演失败时,确定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存在故障。本发明根据反演的波形特征准确定位其故障点,为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可靠性研究以及数字化继电保护对于电子式互感器的适用性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715572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990365.6
申请日:2019-10-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空气储能蓄热系统的设计方法及设计装置,该压缩空气储能蓄热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基于膨胀机的工作参数、换热介质的物理参数、第一换热腔的尺寸,确定每个蓄热器包含的子蓄热器的个数N;基于相邻的两级膨胀机中前级膨胀机的出口与后级膨胀机的进口温差、换热介质的物理参数、蓄热介质的物理参数、蓄热器的工作时间、子蓄热器的个数N、第一管的外径、子蓄热器的长度,确定蓄热腔的厚度δmiddle;基于第一换热腔的尺寸、蓄热腔的厚度δmiddle,确定第二管的外径和确定第二换热腔的外径。本发明的缩空气储能蓄热系统的设计方法,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的设计方案,可以方便地设计出蓄热器的结构,且确保释能阶段膨胀机处于高效的工作温区。
-
公开(公告)号:CN110174542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265975.X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赵龙 , 胡世骏 , 高博 , 郑国强 , 徐斌 , 汪玉 , 王鑫 , 仇茹嘉 , 杨海涛 , 谢毓广 , 丁津津 , 计长安 , 潘丽珠 , 毛荀 , 程石 , 陈凡 , 李圆智 , 李远松 , 王小明 , 何开元
IPC: G01R1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量子精密测量的高电压电流互感器,属于电流的精密测量技术领域。高电压电流互感器包括:多个量子传感器,用于测量被测载流导体周围的磁场强度,量子传感器的数量为4的倍数,均布于以所述载流导体的中心轴为圆心、预定长度为半径的虚拟圆周上;绝缘腔,设置于所述载流导体和所述量子传感器之间,填充有用于避免电容效应的绝缘气体;量子检测系统,分别通过输入线、输出线与每个所述量子传感器连接,用于通过所述量子传感器获取所述载流导体周围的磁场强度,并根据所述磁场强度计算所述载流导体的电流;套管绝缘层,用于支撑和保护所述输入线、所述输出线,所述套管绝缘层和所述输入线、所述输出线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腔。
-
公开(公告)号:CN109688040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32745.9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汪玉 , 高博 , 丁津津 , 李远松 , 孙辉 , 李圆智 , 张峰 , 汪勋婷 , 胡世骏 , 郑国强 , 徐斌 , 谢毓广 , 赵龙 , 毛荀 , 何晓伟 , 计长安 , 李金中 , 王鑫 , 王小明 , 仇如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12/28 , H02J13/0013 , H04L12/4641 , H04L41/08 , H04L41/12 , H04L45/02 , H04L61/2069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智能变电站采用VLAN及静态组播等方式,存在配置和实际操作复杂,配置工作量巨大,且容易出现错误,效率较为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结合物理拓扑和虚端子的智能变电站静态组播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智能变电站接入交换机的各智能电子设备的网络物理结构;将智能变电站SCD文件导入交换机,得到各组播报文的转发关系,进而获取智能变电站接入交换机的各智能电子设备的网络逻辑结构;依据网络物理结构和网络逻辑结构,计算组播报文的物理转发路径,获得传输路径中各交换机的静态组播转发表。本发明可替代现有智能变电站基于VLAN划分的过程层组播技术,可充分发挥静态组播精准转发、方便验证的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374488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351039.2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斌 , 庞成明 , 屈小云 , 高博 , 侯小刚 , 寇凌峰 , 谢毓广 , 丁津津 , 计长安 , 胡翀 , 石磊 , 洪伟 , 汪玉 , 赵龙 , 陈凡 , 王小明 , 骆晨 , 陈洪波 , 何晓伟 , 毛荀 , 郭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电站雾霾天气能见度的预测方法,涉及能见度预测技术领域。该预测方法包括:基于常规天气预报变量,建立用于预测能见度的预测模型,常规天气预报变量包括气温、雾水含量和气溶胶粒子浓度;建立预测效果评估模型;优化预测模型中的系数参数和指数参数,以获得优化系数参数和优化指数参数;根据优化系数参数和优化指数参数,计算预定时刻的能见度预测值。该预测方法通过自主优化雾水含量、环境温度和气溶胶粒子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参数,能够准确地预测分布式电站在雾霾天气的能见度,且时间和地域的适用性较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