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7100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436159.8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构网型储能变流器重塑控制器进行电网支撑的方法,包括:构建构网型储能变流器的电压重塑控制器模型,并构建电压重塑控制器模型的电压支撑能力判据;构建构网型储能变流器的频率重塑控制器模型,并构建频率重塑控制器模型的频率支撑能力判据,其中频率重塑控制器模型包括虚拟调频控制以及虚拟惯量和阻尼控制;构建构网型储能变流器的暂态功角重塑控制器,并构建暂态功角重塑控制器模型的功角稳定控制启动判据;根据电压重塑控制器模型、频率重塑控制器模型以及暂态功角重塑控制器模型,构建构网型储能变流器的重塑控制器模型;根据重塑控制器模型的电压支撑能力判据、频率支撑能力判据以及功角稳定控制启动判据对电网进行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14853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351791.2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一种新能源并网系统宽频带振荡的自适应滑模容错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状态变量矩阵,并根据状态变量矩阵,得到新能源并网系统控制器的滑模面,若滑模面稳定,则得到滑模容错控制器。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并网系统宽频带振荡的自适应滑模容错控制方法及装置,可以实现对新能源并网系统宽频带振荡的有效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47291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414884.9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24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主导失稳形态的判别方法、装置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在电网的故障切除后,实时辨识预设时间窗口电网的关键节点及其关联支路,并采集每条关联支路的首、末端参数数据;根据每条关联支路的首、末端参数数据实时计算电网的主导失稳形态的判别指标;根据预先设置的主导失稳形态判据以及判别指标,确定电网的主导失稳形态。
-
公开(公告)号:CN11499750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0682858.5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变流器并网电源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涉及非线性系统优化技术领域包括:构建经变流器并网电源的非线性模型;基于非线性模型,利用埃尔米特多项式算法构建观测空间基底函数;利用观测空间基底函数,将非线性模型从状态空间映射到观测空间;根据映射到观测空间的非线性模型,确定传递算子;基于传递算子构建李雅普诺夫函数;根据李雅普诺夫函数确定经变流器并网电源的稳定域;利用稳定域对经变流器并网电源进行稳定性分析。本发明基于传递算子构建李雅普诺夫函数,提高了稳定域的确定精度,进而提高了经变流器并网电源稳定性分析的准确度,为经变流器并网电源的稳定性优化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28190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24501.6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24 , G06F30/18 , G06F30/27 , G06F18/25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84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基于模型‑数据融合驱动的电网频率稳定智能增强判别方法,使用扰动初期电网频率响应数据作为输入,建立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CNN‑Attention频率参数预测模型,对频率响应模型的关键参数进行辨识,将参数辨识结果输入频率响应模型,预测输入时间窗口之后的频率响应曲线,根据预测的频率响应曲线最低点是否超出阈值进行频率稳定性的判别。通过构建融合参数预测误差和频率响应曲线预测误差的损失函数,并引入基于Sobol指数的参数的敏感性和学习速率的分析,实现了对频率稳定性的准确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813756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29113.2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持续穿越失稳的边界条件与多维裕度量化方法,首先根据机组和新能源参数,建立新能源持续穿越边界表达式,之后基于新能源持续穿越边界表达式,计算持续穿越边界下机侧裕度与网侧裕度。本发明推导了新能源穿越控制的持续穿越边界,得到了不同边界下机侧裕度与网侧裕度,并且针对持续穿越边界分别推导最大功率与线路阻抗的表达式,并进行不同裕度的计算,从而可以适用于新能源穿越控制主导的新型暂态失稳现象的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752640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292644.8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8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机电暂态仿真算例构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设备。该方法包括处理大电网的电量数据及负荷数据,构建大电网的典型运行场景,建立大电网的机电时间尺度仿真模型;针对典型运行场景,利用机电时间尺度仿真模型,提取稳定形态主导下与电网稳定呈强相关的第一类场景特征、与电网稳定呈弱相关的第二类场景特征;利用第二类场景特征,简化机电时间尺度仿真模型;利用简化后的机电时间尺度仿真模型,优化第一类场景特征的状态;利用简化后的机电时间尺度仿真模型及优化后的第一类场景特征的状态,构建典型运行场景及稳定形态主导下的机电暂态仿真算例。该方法构建的机电暂态仿真算例对分析未来电网的安全稳定形态特征更加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11363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896936.6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角摇摆引发新能源暂时工频过电压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将复合能源基地经交流外送系统简化为两机等值系统,获取两机等值系统参数;确定新能源接入系统后其机端母线的戴维南等值电路,结合两机等值系统参数,计算戴维南等值电势 和阻抗Zeq,并对新能源机端电压幅值进行数值解析;基于所述新能源机端电压幅值的解析表达式,确定影响新能源机端暂时工频过电压的影响因素,并解析机端电压影响因素的极限值;利用机端电压影响因素的极限值,给出新能源机端暂时工频过电压的改善措施,可用于指导大规模新能源外送系统实现功率安全可靠送出。
-
公开(公告)号:CN11658175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63493.0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高比例电力电子化设备的负荷模型建模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针对包含高比例电力电子化设备的变电站,首先建立了包含等值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模块和等值变频负荷模块的综合负荷模型,通过等值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模块和等值变频负荷模块来等值模拟负荷站点所供配电区域里面数量众多的分布式新能源发电设备和变频负荷的动态特性,进一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统计综合的确定等值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模块和等值变频负荷模块模型参数的方法,实现准确地模拟含高比例电力电子化设备的配电网综合负荷动态特性,提高了电力系统仿真计算的可信度,为电网稳定性运行和经济性规划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78054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563189.4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IPC: H02J3/12 , H02J3/46 , H02J3/00 ,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8 , G06F111/04 , G06F111/0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电压支撑强度的可信度评估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电力系统的实时量测数据,输入至预先训练的基于多门控混合专家网络的临界短路比预测模型中,输出第一临界短路比区间;利用贝叶斯算法根据预先设置的不等式约束对第一临界短路比区间进行优化,确定第二临界短路比区间;根据预先设置的预测属性选取规则,从第二临界短路比区间中确定待测电力系统的临界短路比预测值;计算待测电力系统的实时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并与临界短路比预测值作差,确定待测电力系统的实时电压支撑强度裕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