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7552424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35868.7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利平 , 廖晓红 , 舒思睿 , 杨林 , 徐灵风 , 马莉 , 熊川羽 , 张洪 , 汪子兵 , 李智威 , 周蠡 , 熊一 , 张童彦 , 蔡杰 , 陈然 , 贺兰菲 , 张赵阳 , 王巍 , 周英博 , 李吕满 , 徐昊天 , 乔诗慧
Abstract: 一种输变电基建工程施工用基座混凝土浇筑设备中,混凝土输送管包括下弯管、调高软管、上弯管、调长软管、短硬管、调角软管、长硬管,输送管支架包括下支架,下支架上设置有下伺服电机,下伺服电机输出轴与中支架底部传动配合,中支架顶部与上弯管固定连接,中支架上设置有上支架、液压缸,液压缸可伸出端与上支架固定连接,上支架一侧顶部与短硬管固定连接,其另一侧顶部与长硬管活动连接,上支架上设置有上伺服电机,上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长硬管与调角软管相连通的一端传动配合。本发明通过下伺服电机与调高软管调整高度位置,通过液压缸与调长软管调整伸长长度,通过上伺服电机与调角软管调整出料角度,环境适应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50945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00382.5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湖北三庆泰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廖晓红 , 马莉 , 杨林 , 徐灵风 , 舒思睿 , 孙利平 , 熊川羽 , 李智威 , 周蠡 , 汪子兵 , 张洪 , 熊一 , 张童彦 , 蔡杰 , 陈然 , 贺兰菲 , 张赵阳 , 王巍 , 周英博 , 李吕满 , 徐昊天 , 刘景玉 , 徐秀
Abstract: 一种输变电基建工程施工用吊装机械,包括吊机底座、安装座、混凝土基座、侧基板、液压支撑杆以及吊臂,所述安装座水平安装在土体内,所述混凝土基座通过四个顶角处的锚定栓水平安装在土体内,所述吊机底座的下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座的上端,所述吊臂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吊机底座的一侧,所述吊机底座的另一侧安装有卷扬机构,所述卷扬机构的钢丝绳的一端穿过所述吊臂的另一端后连接有用于吊装预制件和支撑件的吊具,所述侧基板连接于所述吊机底座的另一侧,所述液压支撑杆的上端通过滑动装置滑动连接于所述侧基板,所述液压支撑杆的下端连接于所述混凝土基座。本设计不仅结构简单、结构稳定性较高,而且安装与拆卸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744935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165604.7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英博 , 张洪 , 李靖 , 陈航 , 李吕满 , 孙竹 , 乔诗慧 , 陈然 , 柯方超 , 全江涛 , 余宏桥 , 周蠡 , 蔡杰 , 高晓晶 , 殷建刚 , 段志强 , 李智威 , 熊川羽 , 马莉 , 孙利平 , 廖晓红 , 赵爽 , 程钊 , 张赵阳 , 王巍 , 熊一
Abstract: 一种撞击作用下输电杆塔基础稳定性评估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装置中输电杆塔基础通过地脚螺栓与输电杆塔连接,导向筒通过输送管与氮气瓶连通,撞击杆设置在导向筒内,撞击杆的冲击弹头通过连接杆与可调节支架连接,可调节支架外壁套装有橡胶密封壳,导向筒端部滑动铰接在导轨上,导向筒与可伸缩竖向支撑杆顶部铰接,导向筒与可伸缩横向支撑杆铰接;输电杆塔基础侧面、角部位置分别设置有倾角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地脚螺栓侧表面张贴有应变片,土体表面设置有三维激光扫描仪。本发明不仅能准确评估撞击作用对输电杆塔基础稳定性的影响程度,而且使得试验更加贴近真实撞击场景,能更加全面了解撞击作用下输电杆塔基础的损伤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79578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262911.2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英博 , 盛根林 , 乔诗慧 , 全江涛 , 许汉平 , 周蠡 , 蔡杰 , 殷建刚 , 余宏桥 , 段志强 , 陈航 , 李智威 , 熊川羽 , 陈然 , 高晓晶 , 马莉 , 孙利平 , 廖晓红 , 张赵阳 , 王巍 , 熊一 , 李吕满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9/14
Abstract: 杆塔‑基础‑改良地基体系地震响应计算模型的试验方法,首先构建实际场地的输电杆塔‑输电线‑杆塔基础物理模型并制备多个改良地基试样,然后将杆塔基础模型埋设在由改良地基试样制成的改良地基土层中,增设检测输电线模型最大拉应力的应变片、检测输电杆塔模型塔尖摆动幅度的位移传感器、检测杆塔基础模型倾斜度的倾角传感器、检测改良地基土层平均隆起度的激光三维扫描仪,向改良地基土层底部输入地震波,构建地震响应计算模型,最后根据地震响应计算模型中检测到的以上参数确定改良地基的最佳抗震配比。本设计能够直观体现不同配比改良地基土条件下输电杆塔体系的抗震性能,从地震响应角度出发确定改良地基土最佳抗震配比。
-
公开(公告)号:CN115652981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28374.X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英博 , 盛根林 , 乔诗慧 , 全江涛 , 许汉平 , 周蠡 , 蔡杰 , 殷建刚 , 余宏桥 , 段志强 , 陈航 , 李智威 , 熊川羽 , 陈然 , 高晓晶 , 马莉 , 孙利平 , 廖晓红 , 张赵阳 , 王巍 , 熊一 , 李吕满
Abstract: 一种杆塔基础地基内部塌陷超前监测和回填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杆塔基础、超前监测机构与回填机构;超前监测机构包括保护管、弹簧、钢绞线与混凝土试块,地表面上沿平台板四周均匀开设有多个孔洞,保护管插装在孔洞内,保护管下部插装有钢绞线,钢绞线一端与弹簧一端相连接,弹簧另一端与保护管顶部相连接,弹簧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钢绞线另一端穿过保护管后与混凝土试块相连接,钢绞线侧面上设置有应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应力传感器均与计算机信号连接;回填机构包括输浆管、立杆与监测器,输浆管与立杆并列布置,且输浆管安装在立杆上,立杆底面设置有监测器。本设计不仅能超前监测杆塔基础的稳定性,而且监测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8615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733928.0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移动式伞形跨越架平行控制方法,包括:基于真实的待施工场景构建施工场景数字孪生模型,并构建各移动式跨越架数字孪生模型,构建连接移动式跨越架数字孪生模型与实际施工的移动式跨越架系统的平行控制模型;基于施工线路设计施工方案以及施工安全规范、标准,构建移动式伞形跨越架和施工作业场景的知识图谱;基于数字孪生模型和知识图谱,构建移动式伞形跨越架施工策划,并在数字孪生模型中进行施工推演,得到施工策划方案;基于连接移动式跨越架数字孪生模型与实际施工的移动式跨越架系统的平行控制模型以施工策划方案为目标进行现场施工的平行控制。通过数智策划在施工过程中提前规避安全风险,保障施工方案合理落地,有序指导后续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983241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701035.8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莉 , 周明 , 张童彦 , 武强 , 张洪 , 陈然 , 贺兰菲 , 徐昊天 , 蔡杰 , 周英博 , 张赵阳 , 熊川羽 , 孙利平 , 廖晓红 , 李智威 , 周蠡 , 付江缺 , 王林 , 胡星 , 李双江
IPC: G06V20/10 , G06V10/82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轻量化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先获取目标检测区域的双时相遥感图像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双时相遥感图像输入共享权重参数的超轻量孪生编码器,提取得到双时相遥感图像的多尺度高维语义特征;利用空间‑通道注意力模块对双时相遥感图像的多尺度高维语义特征进行跨尺度语义融合,生成双时相遥感图像的多尺度语义特征;对双时相遥感图像的多尺度语义特征进行求差,将生成的多尺度变化特征图输入到超轻量解码器进行解码,得到用于变化检测的二值影像。本发明在保持特征表征能力的同时极大的减少了参数量和计算量,从而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基础上提升了检测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3139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739495.X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孙利平 , 杨林 , 廖晓红 , 徐灵风 , 熊川羽 , 陈欣 , 熊一 , 舒思睿 , 张童彦 , 马莉 , 李智威 , 周蠡 , 陈然 , 张凌乐 , 周英博 , 张赵阳 , 曾晓 , 王巍 , 贺兰菲 , 李吕满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Q50/08 , G06N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变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多因素模糊优选的输变电工程造价核算方法及系统,方法先构建用于输变电工程结算考核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再结合改进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和博弈论,获取各评价指标在不同时刻下的静态组合权重值,然后获取各评价指标的时间权向量,随后将各评价指标的时间权向量与在不同时刻下的静态组合权重值加权,得到各评价指标的动态组合权重值,最后基于各评价指标的实际评价数据与动态组合权重值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最终得到输变电工程结算考核评价结果。本发明不仅能反应不同时期考核重点,实现动态综合评估,而且能够结合改进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优势,实现更为精确、全面的输变电工程结算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983139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739491.1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湖北正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 , 武汉供电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113 , G06F18/2135 , G06F18/25 , G06N3/045
Abstract: 一种基于改进多模态Transformer模型的输变电工程开工评价方法及系统,方法首先获取包含文本与图像的多模态数据,然后基于互信息方法筛选出相关的特征,构建最终优化特征集;接着添加跨模态自注意力层对Transformer模型进行改进,并基于跨模态自注意力机制,融合文本和图像,最后将多模态融合特征输入至改进的MLP模型中,筛选合规项目;本发明利用互信息法从多模态数据中筛选与开工条件高相关的特征,减少了冗余,提升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精度,而跨模态自注意力机制实现了文本与图像特征信息交互,保证多源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并通过动态阈值调整机制应对特征差异与信息不均衡,最终通过改进多层感知机筛选合规指标,确保了评分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