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炉膛火焰中心位置监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66429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151752.1

    申请日:2017-0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N5/00 F23N2023/10 F23N2025/08 F23N2039/02

    Abstract: 一种锅炉炉膛火焰中心位置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炉膛热负荷与炉膛火焰中心位置预测模型;2)建立炉膛热负荷与水冷壁壁温计算模型;3)建立锅炉不同工况下炉膛热负荷分布与水冷壁壁温分布对应的数据库;4)现场提取实际运行数据;5)根据实际水冷壁壁温测量值,调用数据库,计算炉膛三维热负荷分布;6)利用2)所建计算模型,重新计算水冷壁壁温,判断其与测量值的平均误差是否满足要求;7)根据计算所得热负荷分布,利用1)所建预测模型,得到实际炉膛火焰中心位置,并图形显示火焰中心在炉膛内的状态,判断火焰中心是否偏斜;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实现炉膛燃烧过程中的监控与调整,为工业生产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提供保障。

    火电机组AGC模式下连续变负荷幅度辨识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59667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47544.4

    申请日:2024-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机组AGC模式下连续变负荷幅度辨识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机组运行参数,根据机组运行参数判断当前机组的变负荷方向及变负荷幅度;根据锅炉系统热惯性大小和AGC模式下的机组参数实时计算当前机组变负荷等效幅度;通过对机组变负荷过程中的运行参数分析,记录对机组控制有影响的工况数据,根据对工况数据的分析计算,在辨识控制方法中增加对应的控制策略。本发明能够保证机组在AGC模式下变负荷过程中可以提供准确的变负荷幅度和形状前馈,预估机组蒸汽温度和蒸汽压力等参数的变化趋势,以保证预测控制策略中机组汽温调节、汽压调节、负荷调节的准确性。

    大范围变负荷下火电机组改进自抗扰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8249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05947.5

    申请日:2024-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范围变负荷下火电机组改进自抗扰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电网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方法用于火电机组直接能量平衡协调控制系统,其中主蒸汽压力回路采用改进自抗扰控制(MADRC),负荷回路采用常规自抗扰控制(ADRC),此外,主蒸汽压力回路的前馈设计采用变比例增益和定微分增益进行动态变化。针对改进自抗扰控制(MADRC)提出了一种易于实施、工程性强的参数整定流程。本发明控制方法能够提升主蒸汽压力回路的跟踪性能,此外,在不同负荷下,该控制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协调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7080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51322.X

    申请日:2024-0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厂热能动力工程领域。调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火电机组协调系统N个负荷点上的动态特性模型;基于动态特性模型以及变结构目标函数对应生成N个多变量预测控制器;以当前实际负荷作为切换条件,选择距离当前负荷最近负荷点的多变量预测控制器作为当前实际执行的控制器进行控制作用输出。该控制方法可以实现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全负荷范围的自动投入,提高机组深度调峰状态下的自动化水平,增强机组在大范围新能源接入条件下的灵活性调峰能力,解决了传统火电机组协调系统适用范围窄、稳定性与控制精度差的问题。

    一种调峰-供热-蓄热关联系统及其协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9839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67133.5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峰‑供热‑蓄热关联系统及其协同控制方法,调峰‑供热‑蓄热关联系统包括:燃煤再热机组通过抽汽向熔融盐储能‑供能系统传输能量,熔融盐储能‑供能系统通过熔融盐将能量进行存储。通过考虑火电机组、熔融盐储能装置、供热系统响应时间尺度差异,进行多时间尺度调度优化和协同控制,能够同时补偿AGC指令中的频率波动和功率波动,满足调频辅助服务需求;利用抽汽量的前馈补偿控制实现了发电和供热两目标的协同,提升机组的调峰深度及速度,保证供热温度稳定。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电、热负荷指令的快速稳定跟踪,可作为基于熔融盐储热技术的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可行方案,对于提升火电机组辅助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