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C-IMS的侧柏受柏肤小蠹入侵数量的早期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5250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566868.4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C‑IMS的侧柏受柏肤小蠹入侵数量的早期预测方法。挑选健康、无损伤的侧柏植株,并对不同侧柏样本接种不同数量的柏肤小蠹成虫,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挥发物的采集和GC‑IMS检测。采用多线性主成分分析方法对GC‑IMS数据进行特征参数提取,并通过交叉验证优选特征的数量,最后建立侧柏GC‑IMS特征参数与柏肤小蠹入侵数量的偏最小二乘模型。所述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应用于早期预测。本发明能够实现了对侧柏受柏肤小蠹入侵数量的早期预测,无需复杂的前处理操作、重复性好,并且检测过程对侧柏植株没有损伤,为林间蛀干害虫预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微观力学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37346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10175764.X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观力学检测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通过精密电动拉压机构产生微小可控位移;通过三坐标微米级微位移调节器调节校正装置工作部件位置;通过可拆卸的两个样品夹持支架对微小样品进行压缩、拉伸实验;通过力传感器获得样品受力信息,通过位移传感器获取样品形变信息,从而获取样品微小尺度的力学特性;装置整体置于体视显微镜下,以同步获得样品微观结构变化情况,利用配套相机可对检测过程进行可视化反馈;装置主体体积较小、控制精确、便于操作,为微观力学的探究提供了性能优良的检测装置。

    一种应用于谷物含水率检测系统的微波天线自动对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04590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063629.3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谷物含水率检测系统的微波天线自动对准装置,发射天线单元安装在发射天线移动平台上,二者位于谷物含水率检测系统的下半空间,发射天线移动平台提供XY双轴方向的移动;接收天线单元安装在接收天线移动平台上,二者位于谷物含水率检测系统的上半空间,接收天线移动平台提供XY双轴方向的移动;发射天线单元、发射天线移动平台、接收天线单元以及接收天线移动平台均由控制单元控制。本发明保证两定向天线波束的主瓣重合,提高微波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提高谷物含水率检测系统的精度。

    一种用于测量葡萄糖浓度的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124593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610665067.6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葡萄糖浓度的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及应用,本发明首先通过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氨基酸修饰电极,然后采用循环伏安法在聚氨基酸薄膜修饰电极表面沉积金属纳米颗粒制备了聚氨基酸/金属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以获得的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银/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铂柱电极为辅助电极,三电极体系下应用安培法实现了葡萄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线性电化学响应。该修饰电极具有响应灵敏、稳定性好等特点。

    一种用于测量酪氨酸浓度的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053575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662868.7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278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酪氨酸浓度的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及应用,本发明首先通过电流时间法制备了金属纳米修饰电极,然后采用循环伏安法在金属纳米修饰电极表面沉积聚氨基苯磺酸薄膜制备了聚氨基苯磺酸/金属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并将制得的修饰电极用于酪氨酸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对酪氨酸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具有灵敏性好、准确性高、稳定性好等特点。

    一种链传动吊杯式钵苗栽植器及其移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19953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510269349.X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链传动吊杯式钵苗栽植器及其方法。包括机架、动力传动总成、轨道控制总成、钵苗栽植总成;动力传动总成和轨道控制总成安装在机架上,钵苗栽植总成安装在动力传动总成上,并在轨道控制总成的作用下循环运动并保持垂直状态。本发明整体结构竖直布置,减小了水平方向的空间体积,栽植器安装更加灵活便捷;钵苗栽植总成采用独特的吊杯式结构,栽植过程中鸭嘴垂直于栽植器前进方向开合,使得秧苗免受机械损伤,通过调整吊杯的数量可以实现不同品种规格的秧苗移栽;利用链传动带动钵苗栽植总成运动,轨道控制总成采用滚轮与环形轨道配合方式以控制钵苗栽植总成保持垂直姿态,传动平稳,有利于钵苗高速移栽作业。

    隧道式蔬菜微波烘干机及其自动防空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88071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10331223.6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式蔬菜微波烘干机及其自动防空载方法。它包括输送系统、加热器、防空载控制系统,加热器固定在输送系统上,加热器包括波导、排湿风机、磁控管、搅拌器等,搅拌器、磁控管固定在波导的箱体顶部,波导顶部一端设排湿口并与排湿风机连接;防空载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控制台、工业相机,工业相机安装在波导另一端顶部,工业相机实时获取烘干烘内物料输入端白色输送带上的RGB图像,并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图像,获得白色输送带上每个无物料区域面积,当单个无物料区域面积大于设定的空载面积时,控制台使磁控管停止工作,保护了磁控管和输送带,否则磁控管正常运行。整机烘干过程自动化,生产率高,满足不同农产品烘干加工要求。

    手扶式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插秧机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47351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179459.2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手扶式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插秧机及其方法。它包括发动机、行走底盘、扶手机架、插植变速箱、前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后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传动箱、前栽秧送秧机构、后栽秧送秧机构等,行走底盘前部安装发动机,后部安装插植变速箱,扶手机架固定在插植变速箱后下方,前栽秧送秧机构、传动箱、后栽秧送秧机构纵向依次固定在扶手机架上,两个前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安装在插植变速箱两侧,两个后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安装在传动箱两侧,插植变速箱通过链传动将动力输送到传动箱。插秧时,将不同苗龄的大、小秧苗分别放在前栽秧台上、后栽秧台上。插植后,实现大秧苗和小秧苗在两行杂交水稻父本垄上呈三角形分布。

    一种钵苗栽植器专用吊杯
    8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19952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69291.9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钵苗栽植器专用吊杯。它包括吊杯轴、放苗口、连接轴、滚子轴、滚子、左鸭嘴、右鸭嘴、外弹簧、内弹簧、左导向板、右导向板,放苗口为凹槽形结构,左鸭嘴、右鸭嘴分别通过连接轴铰接在放苗口的两外侧中下部,左鸭嘴上部的齿形与右鸭嘴上部的齿形相互啮合,且左鸭嘴、右鸭嘴由外弹簧连接,左导向板、右导向板分别铰接在左鸭嘴、右鸭嘴的方形孔口部位,且左导向板、右导向板通过内弹簧连接。本发明左导向板、右导向板和内弹簧组合形成导向机构,使得钵苗在落入吊杯后能持续保持良好的姿势,保证钵苗入土后的直立度;吊杯鸭嘴为尖头朝下的三角形结构,易入土,实现挖穴和移栽的一体化,降低移栽作业过程中的劳动强度。

    碰撞-气力式杂交水稻制种授粉机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50629B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168774.0

    申请日:2013-05-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碰撞-气力式杂交水稻制种授粉机及其方法。它包括机架、微型汽油机、风机、支架、导向套、滑套、左击穗杆、导轨、右击穗杆、击穗齿、流量阀等,微型汽油机、风机固定在机架后侧,支架通过导向套安装在机架上,左击穗杆、右击穗杆前端铰链连接,后部通过滑套安装在支架上,多只击穗齿固定在左击穗杆、右击穗杆的外侧,且左击穗杆、右击穗杆的外侧均匀开设吹气孔;流量阀进口与风机出口连接,出口与左击穗杆和右击穗杆连接。通过行走时击穗杆与击穗齿轻微碰撞父本穗部,通过气流将花粉传输至母本上方,授粉稳定、均匀、效果好,整机小巧灵活、操控方便,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低,适用不同品种水稻制种授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