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2702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0068346.X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传感器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硫化锡基材料修饰的QCM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该QCM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如下:首先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不同锡硫摩尔比例的硫化锡基材料,采用滴涂法将硫化锡基材料的分散液修饰在QCM金电极表面,构建了硫化锡基材料修饰的QCM传感器。获得的QCM传感器在室温下实现一定浓度范围内的三甲胺气体的检测,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38113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177349.1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N33/00 , G01N35/00 , G01N35/10 , A61B5/1455 , A61B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近红外脑成像味觉测试的液态食品口腔自动进样系统,属于食品设备领域。包括进样控制模块、进样驱动模块、液态食品输送模块;进样控制模块与进样驱动模块连接,用于系统进样时序、启动延时参数的设置,实现系统启停、进样时间、进样间隔指令的发送;进样驱动模块与进样控制模块连接,用于进样时间、进样间隔控制指令的接收,实现对液态食品输送模块按所设置进样要求工作的驱动;液态食品输送模块与进样驱动模块连接,用于进样时序任务的执行,实现液态食品到受试者口腔的自动输送。本发明能够在近红外脑成像味觉测试中实现自动将液态食品送入受试者口腔中,避免了因受试者身体移动产生运动伪影信号,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364247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177357.6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16H30/20 , G06V10/764 , G06V10/771 , G06V10/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味觉刺激下的脑成像信号区分方法,涉及食品领域,获取不同味觉刺激下的原始脑成像信号;将原始脑成像信号进行预处理,提取预处理后脑成像信号特征,并经过FisherScore‑SVM‑RFE特征选择算法获取最优特征,在最优特征子集基础上构建机器分类模型,完成对不同浓度味觉溶液刺激下近红外脑成像响应信号的区分。本发明结合了Fisher Score和SVM‑RFE算法的优点,根据类内距离尽可能小,类间距离尽可能大的思想剔除原始特征集中的不相关特征,并结合脑成像数据小样本的特点,直接用SVM分类器模型结果为评估,结合RFE算法优化特征组合,实现不同浓度味觉溶液刺激下脑成像信号的有效区分。
-
公开(公告)号:CN11551210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07167.9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V10/26 , G06N3/04 , G06N3/08 , G06V10/25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的茶蓬深度分布检测方法,其步骤为:S1.使用RGB相机采集田间茶园图像,并对所述图像中的茶陇进行标注,制作茶园图像数据集。S2.设计基于深度学习的茶陇图像分割模型,利用步骤S1所述茶园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训练直至模型收敛。根据所述图像分割模型,输入RGB相机采集原始图像,输出图像中所包含的茶蓬中心线和茶园区域分割图像。S3.根据步骤S2所述茶蓬中心线和茶园区域分割图像,计算茶蓬深度分布特征,并将其映射于茶园区域分割图像中,完成茶蓬深度分布的检测。本发明能够识别茶陇中茶蓬区域的深度分布,具有较高的检测准确度以及较好的田间适用性,能够应用在茶园智能农业装备导航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504283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0700446.5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没食子酸的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将纯化后的碳纳米管作为基底,采用扩散法将钴离子吸附在碳纳米管壁上,然后在超声下将有机配体2‑甲基咪唑与上述物质相结合,形成钴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备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并进行疏水化处理,最后采用滴涂法将以上三种材料形成的复合材料修饰在石英晶体微天平的金电极表面。以获得的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银/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为对电极,构成三电极体系,利用循环伏安法实现一定浓度范围内(0.05μM~200μM)的没食子酸溶液的检测,且该修饰电极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25252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566867.X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N30/02 , G01N30/72 , G01N30/86 , G01N27/622 , G06K9/62 , G06V10/77 , G06V10/764 , G06T7/00 , G06T7/11 , G06T7/62 , G06T5/30 , G06T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C‑IMS的侧柏受蛀干害虫为害程度检测方法,在林间分别挑选虫蛀和健康的侧柏植株,并对其进行挥发物的采集和GC‑IMS检测。对采集挥发物相应部分的树干切段,基于图像处理方法计算其虫蛀部分的比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GC‑IMS数据进行数据降维,并输入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最后通过基于k折交叉验证的模型分类准确率评价模型效果。该模型用于基于GC‑IMS的侧柏受蛀干害虫为害程度检测。本发明能够实现了对受蛀干害虫为害程度区分,无需复杂的前处理操作、重复性好,模型建立后对侧柏植株可以实现无损检测,为林间侧柏蛀干害虫预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248081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0121691.6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行比杂交水稻制种气力式授粉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底板、风机、风速传感器、气流转接管、风机驱动器、处理芯片、无线传输模块、电子罗盘模块、集成电路板、上盖、触摸屏。每个风机由单独的风机驱动器驱动,由无线传输模块接受环境自然风速及风向信息,由电子罗盘模块确定授粉机前进方向,通过控制器计算目标输出风速后,由处理芯片根据预设算法实时计算得到修正后风速,使花粉飘落至目标区域,利用风速传感器检测出风口风速并实时传回处理芯片,形成闭环控制;使得授粉机在受到外界自然风扰动的情况下,仍能使作业花粉以目标状态运动;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交互简单、可靠性高,为杂交水稻气力授粉机提供了性能优良的风机控制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398378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53025.0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 C25D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葡萄糖检测的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电极。该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如下:首先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亚甲基蓝修饰电极,然后采用水热法合成氧化镍纳米花,采用滴涂法将含有氧化镍的分散液修饰在聚亚甲基蓝修饰电极表面,构建了氧化镍/聚亚甲基蓝复合材料修饰电极。以获得的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银/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为对电极,构成三电极体系,利用计时电流法实现一定浓度范围内的葡萄糖溶液的检测,且该修饰电极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186966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368901.9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乳酸浓度的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首先通过将金属酞菁与酸化后的碳纳米材料采用超声浸渍法进行负载,合成聚金属酞菁-碳纳米复合材料,然后采用滴涂法使超声分散均匀的复合材料悬浮液负载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聚金属酞菁-碳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本发明对乳酸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性强等特点,且检测过程简单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6358818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610709136.9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穴盘苗子叶期包裹式补苗专用机械爪及补苗方法。该机械爪包括步进电机、顶板、竖板、轴承座、联轴器、丝杆、滚珠螺母、L型支板、竖直导轨、滑块、V型拨杆、滑轮导向板、底台、倾斜导轨、固定板、导向滑块、滑块转接板和苗铲。步进电机通过联轴器驱动丝杆旋转,带动滚珠螺母上下运动,使安装在L型支板上的V型拨杆推动滑轮导向板,使倾斜导轨上的四个导向滑块带动苗铲沿一定倾斜角度上下运动,完成夹持或释放。本发明适用于穴盘育苗的补苗操作,苗铲结构包裹性能良好,能完整取出基质与幼苗,配合直线导轨,使得机械爪的夹持释放可靠。该机械爪对于不同类型的苗或育苗基质都有着很好的适应性,满足自动化补苗与移栽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