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2876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741929.0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禹茗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上塔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空耦合的电力系统碳流分布离散分析计算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耦合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基于多连续时间断面内电源和负荷的时空耦合特性,对碳排放进行高效的溯源、支路/节点碳流率的快速求解,能够保证系统整体和用电各环节的碳平衡,同时使负荷节点可以在不降低用电总量的条件下,通过用电时序的优化实现减排,促进新能源消纳。本发明是一种能够为电力系统碳排放的统计、溯源和分析建立了全新的基础理论和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29459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384548.5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上塔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室内人员状态检测方法。包括基于互信息的冗余滤波算法、基于信道状态信息时序特征的自监督训练方法和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云‑边协同框架,室内人员状态检测方法使用信道状态信息的幅值作为检测依据,本地端采集的信道状态信息使用冗余滤波算法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信道状态信息通过云边协同框架中的基于MQTT协议的通信方法发送至布置于云端的特征提取器,特征提取器使用基于信道状态信息时序特征的自监督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人员状态的检测方法,通过其获取的房间有人和无人状态,作为节能和安全用电的基础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9829487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10039709.5
申请日:2019-01-16
Applicant: 上海上塔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数据压缩领域的一种基于分段统计特征距离的聚类方法,步骤一:将分段统计距离作为相似性度量;步骤二:通过k‑中心点聚类算法生成模式模板;步骤三:从聚类结果的性能中提取学习最优权重向量Wopt,并引入宏‑F1指标作为聚类一个性能度量指标,将最优的决定权重值的问题转化为有约束的最优化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分段统计特征距离的聚类方法能可以用于提升聚类的效果,使得反映电器相似工作状态的子序列可以被聚类到一起。并且,相比于基于DTW和DDTW的相似性度量,基于分段统计距离的相似性度量在模式发现方面有显著的效果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0309984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17088.4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上海上塔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家庭能源管理技术领域的一种非侵入式负荷识别与短期用户行为预测方法,步骤包括数据预处理、基于深度学习的序列学习和电器状态辨识与短期用户行为预测,利用给定的历史用电序列进行负荷识别,然后在基于之前的负荷识别模型中的序列学习模块进行短期用户行为预测,短期用户行为预测可以为智能家居系统的电器自动化运行提供参考,采用获取成本更低的低频采集数据,深入分析用户内部负荷成分、获取的负荷信息,完善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智能用电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0059895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70360.3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上海上塔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器需求响应潜力分析技术领域的基于用户行为的电器需求响应潜力分析方法,根据智能插座收集的历史用电数据,考虑用户行为、设备用电特性和设备可控性,计算电器的需求响应潜力,通过最小化对用户设备使用习惯的影响来衡量电器的需求响应潜力,定义方法同设备可控性,然后,基于设备可控性和在任何给定时段中预测的能消来计算电器的需求响应潜力;本发明通过在家庭能效管理系统背景下,电器需求响应潜力分析可以在不损害用户用电满意程度的前提下,仅借助智能插座有效完成电器使用调度,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9857978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45572.4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上海上塔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湖南千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家居数据压缩领域的一种适用于生活电器功率曲线的在线自适应分段算法,通过逐个计算数据点的幅度误差与角度误差判断分段点,分段性能优且分段具备更明确得物理含义,反映了数据时间序列本身的特征。同时利用增量处理技术,在每次新的数据点到达时,线性拟合函数可以仅基于拟合直线的斜率、点数、时间均值、时间方差和数值均值进行计算,而不是针对所有数据点来进行重新计算,并能结合相邻拟合直线的斜率、点数、时间均值、时间方差和数值均值使两端拟合直线生成新的拟合直线,大大减小了计算的复杂程度,有利于提高运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757765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50353.9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上海上塔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13/00 , F24D19/10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采暖设备的加热特性建模与能效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电采暖设备的加热特性模型;(2)建立电采暖设备加热保温过程模型;(3)电采暖设备能效评估;(4)求出加热模型以及保温过程模型表达式,本发明对装配电采暖设备的空间进行热力学建模,并采用类比法将其等效为一个一阶电路模型,简化了模型的求解难度,对于模型中的待定参数—热容和热阻,利用实验数据,结合建立的模型,基于最小二乘原理以较容易的求解得出。建模和求解的过程简单有效,以定量的描述空间温度,在此基础之上,运用电器效用的概念和评估方法,对电采暖设备进行能效分级,为电采暖设备的节能控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5184408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81332.8
申请日:2015-09-14
Applicant: 上海上塔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器用电效用分级和用户用电行为识别的节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给出节能优化的目标函数。步骤二:给出节能优化的基本约束条件。步骤三:根据采集到的电器运行状态s(d,t)进行用户用电行为自识别,通过建立隐马尔可夫模型,获得用户的用电行为。步骤五:根据效用等级判断控制策略。步骤六:判断下一个调度时间段是否继续节能,若继续进行,则跳至步骤二;若不继续进行,则节能优化结束。本方法可以有针对性的对用户用电行为进行分析识别,并自动给出节能策略,节能率高,效果好,为实现自动节能和家庭能量管理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17194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495274.1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上塔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湖南千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H02J3/46 , H02J3/28 , H02J3/32 , G06Q30/0601 ,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策略报价和策略约束的发电商博弈行为的均衡模型,具体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私有储能的定义;步骤2:考虑策略报价和策略约束的发电商博弈行为;步骤3:考虑策略报价和策略约束的市场均衡模型。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考虑策略报价和策略约束的发电商博弈行为的均衡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策略报价和策略约束,并建立相应的市场均衡分析模型,从而能够更加贴合目前新型电力系统中发电商在实际市场中的策略行为,不仅能够分析传统策略报价的博弈行为,还能够分析在私有储能影响下发电商上报策略约束的博弈行为,这将有利于系统运营者、市场参与者、政策制定者对于发电商的复杂博弈行为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709684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263595.9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上塔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电量价格机制评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互替电量价格机制的节点定价方法。本发明实现了互替电量价格机制下对于不同节点负荷需求的节互替电量价格和节点调节电量价格的差异化定价,该定价过程综合考虑了互替电力与调节电量所代表的市场价值以及实际电网的物理潮流贡献关系,能够准确、充分地反映了不同区域的互替电力商品和调节电量商品的市场供需关系和市场价值。本发明所提出的节点定价方法兼顾了对于发电商和储能商的市场公平性、1维度的高效价格形式、电量和调量供需关系的反映、节点负荷供电成本组成的反映、电网结构和网络阻塞的反映,使得节点定价结果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可解释性和激励相容性,能够准确、充分地发挥价格信号的激励引导作用。同时,出清模型综合考虑了节点调节能力约束和网络约束,使得互替电量市场和调节电量市场二者相互协调,实现协同出清,保证了出清结果的可行性、有效性和最优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