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63235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010209765.8
申请日:2010-03-31
申请人: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公司
IPC分类号: B60N2/015
CPC分类号: B60N2/5841 , B60R13/0206 , Y10T24/3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饰盖板端部安装构件,该装饰盖板包括第一盖部和第二盖部,该第一盖部和第二盖部彼此相互结合成使得其表面相互重叠。装饰盖板端部安装构件包括沿第一盖部的端部安装的外形大致是带状的支撑板和结合元件,结合元件包括纵向的基座部分和一系列舌状片,舌状片沿着纵向的基座部分设置以便彼此间隔并且从纵向的基座部分横向地凸出来。结合元件沿着在位置上对应于第一盖部的端部的第二盖部的端部设置,纵向的基座部分安装在第二盖部的端部,舌状片平置于第二盖部上。支撑板的两端和大致中间部分被紧固件安装在车辆内部部件的表面上;并且结合元件的舌状片结合地压装通过空间,该空间占用由第一盖部的区域和车辆内部部件的表面的区域所限定的区位,该第一盖部和车辆内部部件的表面没有被紧固件结合在一起,从而装饰盖板的端部被固定在车辆内部部件的表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917886B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0980101949.8
申请日:2009-01-09
申请人: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公司
CPC分类号: B60N2/4808 , B60N2/809 , B60N2/897
摘要: 提供能够抑制筒状的支撑件的变形的头枕支撑构造。头枕支撑构造具备:从头枕向下方延出的支柱,设在靠背上、设置为筒状的上下延伸的支架,具有所述支柱所插入的插入孔、并且嵌插在所述支架中、上下延伸的筒状部,凸设在所述筒状部的上部的外周面上、与所述支架的内表面相对的第一突出部,凸设在所述筒状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外周面上、与所述支架的内表面相对的第二突出部,凸设在所述筒状部的下部的外周面上、与所述支架的内表面相对的第三突出部,介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间的第一连结部,以及介于所述第二突出部和所述第三突出部之间的第二连结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516671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780034791.8
申请日:2007-09-19
申请人: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公司
发明人: 渡边正人
CPC分类号: B60N2/20 , B60N2/206 , B60N2/22 , Y10T74/20396
摘要: 与安装在配置于座垫的托架(3)和靠背的托架(4)之间的倾斜锁的工作轴(5)上的倾斜操纵杆(1)并排设置,将通行操纵杆(2)安装在座垫的托架(3)的面内,利用安装有防止由一个操纵杆引起的动作传递到另一个操纵杆的彼此的空振连杆(12、14)的连杆机构,将两操纵杆(1、2)与倾斜锁的工作轴(5)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02438859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080022314.1
申请日:2010-05-21
申请人: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公司
发明人: 增谷英二
CPC分类号: B60N2/42763 , B60R22/1952 , B60R22/1955 , B60R22/26 , B60R22/4633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结构为以乘员为基准,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乘坐部的座椅支承面会移动。具有:基础支架,其为乘坐部的一部分,支承在交通工具的车身一侧;活动支架(40),其能相对于上述基础支架移动;驱动力发生部件(第2气缸61),其数量至少为一个,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其工作;动力传递部件,其数量至少为一个,传递上述驱动力发生部件的驱动力。上述驱动力发生部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成面对上述活动支架(40)的状态,上述活动支架(40)的面对上述驱动力发生部件的面对部具有凹部(42)。
-
公开(公告)号:CN101817327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0910258684.4
申请日:2004-10-18
申请人: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公司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分类号: B60R7/04
CPC分类号: B60R7/04
摘要: 一种中央控制台,其设于左右车座之间的走道处,在使用中被保持在平行于水平面的位置上,不使用时可以转动到垂直于水平面的位置上,它包括:在其内部具有空间的顶板;支撑该顶板并使其可以转动的支撑件;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盖,其覆盖在设于该顶板的后表面上的开口的周围,并具有沿顶板的转动方向的凹槽;延伸通过该支撑件并穿过该凹槽而伸入该空间内的线束,该线束连接到在空间内接附在顶板的连接器上;和其中,该凹槽形成在一表面上,该表面与该顶板的转动轴线延伸的方向交叉;其中,该线束在顶板转动时可在凹槽内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899876B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610103327.7
申请日:2006-07-18
申请人: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公司
IPC分类号: B60N2/44
CPC分类号: B60N2/58 , B60N2/5858 , B60N2/6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缝隙遮挡盖的汽车用座椅,该结构使得由升降杆对汽车用座椅进行抬起搬运时,用于遮挡座椅靠背和座椅垫间的缝隙的遮挡盖不会对升降杆产生阻碍作用,从而使升降杆的臂前端能够插入到座椅靠背和座椅垫间的缝隙内。方法是装备遮挡盖(3),将第1牵引挂钩(32a、33a)悬挂固定于座椅垫(2)的底部靠前部分,同时将第2牵引挂钩(32b、33b)悬挂固定于座椅垫(2)的底部靠后部分,通过带体部处于翻折状态的可自由伸缩的带子(30、31),使得下端固定于座椅垫(2)的底部,并且可以打开关闭。
-
公开(公告)号:CN101917886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980101949.8
申请日:2009-01-09
申请人: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公司
CPC分类号: B60N2/4808 , B60N2/809 , B60N2/897
摘要: 提供能够抑制筒状的支撑件的变形的头枕支撑构造。头枕支撑构造具备:从头枕向下方延出的支柱,设在靠背上、设置为筒状的上下延伸的支架,具有所述支柱所插入的插入孔、并且嵌插在所述支架中、上下延伸的筒状部,凸设在所述筒状部的上部的外周面上、与所述支架的内表面相对的第一突出部,凸设在所述筒状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外周面上、与所述支架的内表面相对的第二突出部,凸设在所述筒状部的下部的外周面上、与所述支架的内表面相对的第三突出部,介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间的第一连结部,以及介于所述第二突出部和所述第三突出部之间的第二连结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863235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209765.8
申请日:2010-03-31
申请人: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公司
IPC分类号: B60N2/015
CPC分类号: B60N2/5841 , B60R13/0206 , Y10T24/3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饰盖板端部安装构件,该装饰盖板包括第一盖部和第二盖部,该第一盖部和第二盖部彼此相互结合成使得其表面相互重叠。装饰盖板端部安装构件包括沿第一盖部的端部安装的外形大致是带状的支撑板和结合元件,结合元件包括纵向的基座部分和一系列舌状片,舌状片沿着纵向的基座部分设置以便彼此间隔并且从纵向的基座部分横向地凸出来。结合元件沿着在位置上对应于第一盖部的端部的第二盖部的端部设置,纵向的基座部分安装在第二盖部的端部,舌状片平置于第二盖部上。支撑板的两端和大致中间部分被紧固件安装在车辆内部部件的表面上;并且结合元件的舌状片结合地压装通过空间,该空间占用由第一盖部的区域和车辆内部部件的表面的区域所限定的区位,该第一盖部和车辆内部部件的表面没有被紧固件结合在一起,从而装饰盖板的端部被固定在车辆内部部件的表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817327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910258684.4
申请日:2004-10-18
申请人: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公司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分类号: B60R7/04
CPC分类号: B60R7/04
摘要: 一种中央控制台,其设于左右车座之间的走道处,在使用中被保持在平行于水平面的位置上,不使用时可以转动到垂直于水平面的位置上,它包括:在其内部具有空间的顶板;支撑该顶板并使其可以转动的支撑件;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盖,其覆盖在设于该顶板的后表面上的开口的周围,并具有沿顶板的转动方向的凹槽;延伸通过该支撑件并穿过该凹槽而伸入该空间内的线束,该线束连接到在空间内接附在顶板的连接器上;和其中,该凹槽形成在一表面上,该表面与该顶板的转动轴线延伸的方向交叉;其中,该线束在顶板转动时可在凹槽内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0485308C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380103122.3
申请日:2003-11-12
申请人: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公司
IPC分类号: G01B7/00 , B60R21/015 , B60N2/06
摘要: 设置于可滑动车座的位置传感器系统(20,30或40),该位置传感器系统用于检测座椅在各地带中的位置和根据车座相对于乘客约束装置的位置便于控制乘客约束装置的操作。所述车座包括一对大致平行的滑轨装置(10)。该对滑轨装置包括上轨道元件(12)和安装于车辆底板的下轨道元件(14),所述上轨道元件(12)连接车座的下部并且支撑到下轨道元件(14)使得可沿下轨道元件(14)移动,从而车座能够沿下轨道元件(14)移动。所述上轨道元件(12)和下轨道元件(14)彼此组合,由此在它们之间限定内部空间。所述位置传感器系统(20,30或40)安装到所述内部空间的至少一个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