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释磷及磷结晶回收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3011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93932.0

    申请日:2025-0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释磷及磷结晶回收装置,包括释磷机构及磷结晶回收机构,释磷机构包括污泥浓缩单元、污泥破解组件及污泥脱水单元;污泥破解组件包括污泥破解单元和pH值调节单元,磷结晶回收机构包括外壳体、中壳体、内壳体、推流搅拌组件、折板涡流组件、模块化涡流组件、斜板组件及微纳米曝气盘,外壳体、中壳体和内壳体组合形成独特的循环通道,结合微纳米曝气盘,使得小颗粒晶体作为晶种进入循环通道,为溶液提供现成的成核位点,降低形成新晶核所需的临界过饱和度,减少自发成核的概率,抑制不规则枝状或针状晶体的生成,促进形成更致密、均匀的棱柱状或片状大颗粒晶体,实现了高效释磷以及磷结晶回收。

    中点自平衡三电平整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863893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1711336815.7

    申请日:2017-12-14

    Inventor: 袁凯南 罗华 陈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点自平衡三电平整流系统,包括变压器、滤波器、三电平整流器,其中,变压器,用于在副边绕组中采用星形接法,将电网电压转换成三相四线交流电压;滤波器,连接于变压器和三电平整流器之间,用于中点平衡,并滤除来源于三电平整流器中的谐波电流分量,以减少对电网的谐波污染;三电平整流器,与滤波器相连,用于将滤波器滤除谐波分量的三相四线交流电压转变成可调节的稳定平衡的三电平直流电压。本发明提供的中点自平衡三电平整流系统,不需要复杂的开关控制策略就能使中点平衡,系统鲁棒性好、调试使用方便、适用于各种工况;而且实现成本低,与一般三电平整流器造价相当。

    明渠流与管道流转换流态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8804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60866.5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构筑物间水流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明渠流与管道流转换流态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设置于明渠与立管交汇处。所述明渠位于立管上游,所述立管下游与横管连接。本发明装置包括导轨组和导流筒。导流筒上部用于阻水,雍高上游明渠内水位,稳流并降低水流入口气体吸入;导流筒下部桨叶将进入立管水流分为四部分,进而消旋并进一步防止气体吸入。上游明渠内水位过高或过低时,导流筒随导轨组上移或下移,通过改变其与立管间隙大小,控制明渠内水位。本发明可有效控制上游渠道内的最低液位、防止立管入口螺旋流和气体吸入、提高输水能力、降低管路噪音,避免输水管中水塞流等对管道系统的破坏。

    基于二叉树的多联机系统图自动生成和更新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6675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20082.0

    申请日:2024-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叉树的多联机系统图自动生成和更新的方法及系统,包括:设置多联机系统图的样式、相关联的标注参数的类型;读取BIM模型的楼层信息,遍历楼层,读取每一楼层的室外机;以每个室外机作为二叉树的根节点,寻找相连的其它设备为子节点,构建二叉树型关系结构,生成二叉树数组;生成楼层表和图纸名称,遍历所述二叉树数组,对每棵二叉树采用前序遍历的方式,在楼层表中的对应楼层绘制对应的设备图形,并进行标注,得到多联机系统图;若修改了BIM模型,根据BIM模型中的修改更新二叉树型关系结构,重新生成更新后的多联机系统图。本发明解决了多联机系统图自动生成困难,变更困难,效率低且易出错的问题。

    四象限三相PWM整流器电路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4446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351999.4

    申请日:2024-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整流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象限三相PWM整流器电路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电路拓扑结构包括第一开关器件组、第二开关器件组和至少一个支撑电容组,第一开关器件组形成A相控制回路,A相控制回路的中部连接于A相交流进线,A相控制回路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直流正负母线,第二开关器件组形成B相控制回路,至少一个支撑电容组连接于直流正负母线之间,每个支撑电容组包括第一支撑电容和第二支撑电容,第一支撑电容与第二支撑电容串联,C相交流进线连接于第一支撑电容与第二支撑电容的连接点上。本发明降低了PWM整流器所需的器件,降低了设备整体的开关损耗和电磁噪声。

    一种预制构件间的连接方法及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49873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97486.X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制构件间的连接方法及连接装置,其中,所述预制构件间的连接方法包括:校对固定位置的两个预制构件相向的一侧处于相对位置的两根钢筋;通过在调节螺杆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套筒;通过调节所述调节螺杆上的其中一个套筒在其中一根钢筋上的位置,使所述调节螺杆上的另外一个套筒距离另外一根钢筋有整数倍钢筋螺距,再调节另外一个套筒的位置与另外一根钢筋螺纹连接。本发明通过调节螺杆端部的套筒可在钢筋上调整连接位置,实现了固定好的处于相对位置上的两根钢筋之间的间距即使不是整数倍钢筋螺距,也能对接好处于相对位置上的两根钢筋。

    电机转子的风扇拆卸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813448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1810100635.7

    申请日:2018-02-01

    Inventor: 万正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的风扇拆卸设备,包括:高度调整机构,其包括升降机构和连接于升降机构顶端的上平台;顶紧装置,滑动连接于上平台,顶紧装置的滑动方向平行于电机转子的转轴的轴向方向,用于顶紧和松开转轴;拆除装置,包括基座和设置于基座上的卡爪,基座滑动连接于上平台,且滑动方向平行于轴向方向,卡爪用于夹持风扇并在基座的带动下滑动;控制系统,与高度调整机构、顶紧装置和拆除装置电气连接,用于控制升降机构调整上平台的高度使得顶紧装置和拆除装置位于待拆卸风扇的高度,控制系统还用于控制顶紧装置在上平台上来回滑动从而顶紧或者松开转轴、以及用于控制拆除装置的卡爪夹紧风扇并在上平台上滑动以将风扇从转轴上拆除。

    磷酸铁废水零排及资源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66476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554291.4

    申请日:2023-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磷酸铁废水零排及资源化处理系统及方法,属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板式换热器、调节池、一级絮凝反应池、二级絮凝反应池、流化床、超滤系统、两级提浓RO系统、多级产水RO系统和纯水回用池,以及与两级提浓RO系统连接的MVR蒸发器、与MVR蒸发器连接的离心压缩机,与离心压缩机连接的干燥装置,一级絮凝反应池内设置有搅拌刮壁装置,搅拌刮壁装置用于搅拌一级絮凝反应池并在搅拌时刮净一级絮凝反应池的内壁,二级絮凝反应池内设置有升降搅拌装置,升降搅拌装置用于搅拌二级絮凝反应池并在搅拌时相对二级絮凝反应池升降移动改变搅拌位置。本发明能够实现磷酸铁废水零排回用,资源回收利用。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叠合板排模组合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3590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64391.8

    申请日:2023-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叠合板的排模组合生成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模台的面积、叠合板的最小面积和最大面积,得到排模组合中叠合板的数量范围R1~Rq;在排模组合中叠合板的数量为R1~Rq中任一个时,分别通过遗传算法在所有叠合板中找出最接近所述模台利用率的设定值的一组叠合板;在找出的最接近所述模台利用率的设定值的q组叠合板中,比较输出适应度最高的一组叠合板;将适应度最高的一组叠合板在模台中布置,计算实际利用率;若实际利用率大于模台利用率的设定值,则排模成功,适应度最高的一组叠合板为当前模台的排模组合。本发明解决了排模组合方案的生成效率低,模台利用率有待提高,影响工程生产效率的问题。

    装配式超高层核心筒悬挂结构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0875596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1810911637.4

    申请日:2018-0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超高层核心筒悬挂结构体系,包括呈矩阵分布的至少一个核心筒;核心筒呈正四棱柱状,沿其轴线依次设有多个悬臂主梁组;悬臂主梁组包括与所述核心筒的四个侧棱一一对应的四对悬臂主梁,相邻所述悬臂主梁组之间的所述核心筒的侧面通过多个减震装置与悬挂结构耗能连接。本发明的主体结构采用传统现浇混凝土,保证结构的刚度和整体性;悬挂结构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实现装配式结构在超高层建筑结构的应用;悬挂结构采用模块化结构(盒形单元),实现装配式结构的构件标准化,减少模板数量,提高经济性;盒形单元相互之间以及悬挂结构与主体结构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提高了结构的震后可恢复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