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5056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305638.6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30/25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法模拟细胞在大规模生物反应器中生命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大规模生物反应器的三维几何模型,并对三维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建立菌体对底物和氧气消耗的动力学模型,将动力学模型与网格划分后的三维几何模型进行耦合,获得耦合模型;设置边界条件和求解控制参数,基于边界条件和求解控制参数对耦合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处理分析,获得底物和溶氧的梯度分布以及细胞的生命线。本发明能够模拟大规模生物反应器中底物和溶氧浓度梯度以及细胞的生命线,避免了传统实验测定的困难、高成本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5074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307663.8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30/17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FD仿真和正交试验结合的圆盘涡轮搅拌桨设计方法,包括:获取圆盘涡轮搅拌桨的设计目标与设计目标的影响因素;基于设计目标与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得到正交试验方案;根据正交试验方案包括的数据进行几何建模,获得圆盘涡轮搅拌桨三维模型,基于圆盘涡轮搅拌桨三维模型进行CFD模拟,获得正交模拟结果;对正交模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圆盘涡轮搅拌桨的桨叶结构。本发明依据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圆盘涡轮搅拌桨性能的因素进行设计得到正交试验方案,减少了试验次数,并基于此进行圆盘涡轮搅拌桨三维模型的绘制和CFD仿真,根据模拟结果来优化圆盘涡轮桨叶的形状,以满足其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62150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110961839.1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 , 上海国强生化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菌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其中无菌取样装置,包括:空气过滤器、出样管、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三进气管、取样管、第一三通管件、第二三通管件以及反应罐;其中,反应罐上装设有第三进气管和取样管,第三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有空气分布器,空气分布器位于反应罐内的液面下,所述空气分布器上开设有供气体流出所述空气分布器的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的通流面积小于所述取样管的通流面积;本发明中通过空气分布器的结构设置,减少了废液排放量、减少培养液体积减少对培养过程研究的干扰,而且省略了更换废液收集容器的步骤,降低了染菌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801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23300.5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反应器和合成气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循环U型回流式生物反应器及模拟方法。结构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侧壁固定连通有U型管路的两端,所述U型管路上设有气液混合结构、轴流泵,所述轴流泵的出液端与所述气液混合结构的进液端相对应,所述罐体顶端固定连通有出气管。利用这些结构,实现了一种能够使气体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大幅度增加,能够使反应器拥有更高的气含率和传质能力,对于合成气发酵过程中气态底物的低溶解度和低通气率造成的气液传质限制有着极大的改善的双循环U型回流式生物反应器。
-
公开(公告)号:CN113577322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110963253.9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 , 上海国强生化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IPC: A61L2/07 , A61L2/26 , C12M1/38 , C12M1/36 , C12M1/34 , C12M1/12 , C12M1/04 , C12M1/02 , C12M1/00
Abstract: 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反应器原位蒸汽灭菌装置,用于对反应罐灭菌,包括:第一蒸汽进管、空气进管、第三疏水管、排气管、空气阀、第一蒸汽阀、空气过滤器、限流装置、反应罐、第三开关阀、排气阀;其中,反应罐上装设有第一蒸汽进管、空气进管、第三疏水管和排气管,第一蒸汽进管上设置有限流装置和第一蒸汽阀,空气进管上设置有空气阀和空气过滤器;第三疏水管上设置有开关阀,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三开关阀和排气阀;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原位灭菌方法及一种生物反应器;本发明通过将限流装置安装在第一蒸汽进管上,限制了进入的蒸汽量,避免蒸汽导致培养液液面波动引发的逃液现象、降低了空气过滤器内的压力,增加了滤芯的使用寿命、降低了阀门总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621501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961839.1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 , 上海国强生化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菌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其中无菌取样装置,包括:空气过滤器、出样管、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三进气管、取样管、第一三通管件、第二三通管件以及反应罐;其中,反应罐上装设有第三进气管和取样管,第三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有空气分布器,空气分布器位于反应罐内的液面下,所述空气分布器上开设有供气体流出所述空气分布器的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的通流面积小于所述取样管的通流面积;本发明中通过空气分布器的结构设置,减少了废液排放量、减少培养液体积减少对培养过程研究的干扰,而且省略了更换废液收集容器的步骤,降低了染菌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57732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63253.9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 , 上海国强生化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IPC: A61L2/07 , A61L2/26 , C12M1/38 , C12M1/36 , C12M1/34 , C12M1/12 , C12M1/04 , C12M1/02 , C12M1/00
Abstract: 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反应器原位蒸汽灭菌装置,用于对反应罐灭菌,包括:第一蒸汽进管、空气进管、第三疏水管、排气管、空气阀、第一蒸汽阀、空气过滤器、限流装置、反应罐、第三开关阀、排气阀;其中,反应罐上装设有第一蒸汽进管、空气进管、第三疏水管和排气管,第一蒸汽进管上设置有限流装置和第一蒸汽阀,空气进管上设置有空气阀和空气过滤器;第三疏水管上设置有开关阀,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三开关阀和排气阀;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原位灭菌方法及一种生物反应器;本发明通过将限流装置安装在第一蒸汽进管上,限制了进入的蒸汽量,避免蒸汽导致培养液液面波动引发的逃液现象、降低了空气过滤器内的压力,增加了滤芯的使用寿命、降低了阀门总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5961227U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21968473.2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 , 上海国强生化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IPC: A61L2/07 , A61L2/26 , C12M1/38 , C12M1/36 , C12M1/34 , C12M1/12 , C12M1/04 , C12M1/02 , C12M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反应器原位蒸汽灭菌装置,用于对反应罐灭菌,包括:第一蒸汽进管、空气进管、第三疏水管、排气管、空气阀、第一蒸汽阀、空气过滤器、限流装置、反应罐、第三开关阀、排气阀;其中,反应罐上装设有第一蒸汽进管、空气进管、第三疏水管和排气管,第一蒸汽进管上设置有限流装置和第一蒸汽阀,空气进管上设置有空气阀和空气过滤器;第三疏水管上设置有开关阀,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三开关阀和排气阀;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生物反应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限流装置安装在第一蒸汽进管上,限制了进入的蒸汽量,避免蒸汽导致培养液液面波动引发的逃液现象、降低了空气过滤器内的压力,增加了滤芯的使用寿命、降低了阀门总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5975803U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21970507.1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 , 上海国强生化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菌取样装置及多通道无菌取样器,其中一种无菌取样装置,包括:空气过滤器、出样管、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三进气管、取样管、第一三通管件、第二三通管件以及反应罐;其中,反应罐上装设有第三进气管和取样管,第三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有空气分布器,空气分布器位于反应罐内的液面下,所述空气分布器上开设有供气体流出所述空气分布器的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的通流面积小于所述取样管的通流面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空气分布器的结构设置,减少了废液排放量、减少培养液体积减少对培养过程研究的干扰,而且省略了更换废液收集容器的步骤,降低了染菌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0004108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811589225.X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12N5/07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三维剪切空间的新型动物细胞培养放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通过CFD方法定量分析了不同规模反应器内的剪切环境,并通过激光粒子测速仪PIV方法进行了验证;(2)然后根据实验室细胞培养结果确定了剪切参数可用于表征反应器内的剪切环境,并将其作为放大标准;(3)进而根据不同规模反应器内Spodoptera frugiperdaSf9活细胞量与三个特征剪切的关联分析,建立了最优的三维剪切率操作空间;(4)根据建立的剪切率与叶端速度的关联式将剪切率操作空间转换为搅拌转速可操作空间,并在不同规模反应器上进行了实验验证,最终成功实现了细胞从实验规模到生产规模的放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