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7901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25798.0
申请日:2025-01-27
Applicant: 武汉中交试验检测加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20 , G06Q50/26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运营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后评价方法,涉及公路养护评价技术领域,包括: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的自适应权重计算模型,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向量;根据反正切衰变模型进行经济效益定量评价,确定经济效益成本比;采用成功度法进行定性评价,建立分级评价体系,形成标准化的评价等级表;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生成融合评价矩阵;计算综合评价向量,并构建综合评价矩阵,基于综合评价矩阵计算综合评价结果,确定最终评价等级,得到养护后最终评价结果。本发明通过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养护后评价方法,实现了评价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2025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06594.7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武汉中交试验检测加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4B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碱激发强化的减碳再生骨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利用废弃的混凝土骨料替代传统的天然碎石骨料,不仅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缓解了因废弃混凝土无序堆放而造成的环境压力,为道路工程建设提供可持续的建筑材料;通过采用特定的碱激发剂对骨料颗粒进行强化,不仅提高了骨料颗粒的强度和密度,使其性能满足道路工程骨料的需求,而且制备过程简单环保,无需使用硅酸盐水泥等传统强化材料,从而降低了碳排放和对环境的破坏;本发明利用再生骨料表面的微孔与裂纹来吸附沥青温拌剂,不仅显著降低了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在拌和过程中的施工温度,还有效地减少了碳排放,简化了施工流程,提高了再生骨料的便利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8727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31298.6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武汉中交试验检测加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酰基化硅烷偶联剂活性束状纤维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酰基化硅烷偶联剂活性束状纤维改性沥青中,改性沥青中酰基化硅烷偶联剂活性束状纤维的质量分数为1‑10%。本发明提供的酰基化硅烷偶联剂活性束状纤维制备的改性沥青解决了传统用于沥青改性的束状纤维表面呈现化学惰性无法被改性的问题,提高了纤维在沥青的分散性、均匀性,将表面处理后的活性束状纤维用于制备耐酸碱腐蚀的高性能改性沥青,能有效缓解酸碱腐蚀条件下沥青与集料粘附性快速下降的问题,避免的受酸碱腐蚀后沥青路面产生严重水损害以延长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39752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516651.5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武汉中交试验检测加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D19/14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桥梁锚固结构用锚头减振防护装置,包括:固定基座,固定基座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板、预置管和束体;固定机构,固定机构设置在固定基座的内侧,固定机构包括夹片、锚板、紧固板、固定螺栓,锚板固定安装在固定基座的内侧;密封机构,密封机构设置在固定基座的外侧,密封机构包括密封板、保护罩、隔热层、密封环,密封板固定安装在固定基座的内侧;本发明在固定基座的基础上,通过固定机构内的结构与密封机构内的结构相互配合作用,使得锚头束体结构固定在一个密封的环境中,这样防止锚头束体结构在锚固结构受力时发生运动,并避免锚头束体结构和空气接触出现腐蚀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35436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31070.8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武汉中交试验检测加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旁压器测试既有路基回弹模量的方法,采用旁压器测试卸载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来获取路基回弹模量,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加载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测试旁压变形模量后再获取回弹模量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符合回弹模量的物理意义和技术原理,测试结果更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3194984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114108.9
申请日:2013-04-02
Applicant: 武汉中交试验检测加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D2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加固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吊架平台系统。一种吊架平台系统,包括:移动平台、提拉索和调位组件;所述提拉索的一端设置有锚固定组件,所述提拉索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平台连接;所述调位组件包括长度可调的链条,所述链条与所述移动平台连接。本发明所提供的吊架平台系统,在桥梁进行加固作业时,通过改变提拉索与桥身之间的固定位置,就能够实现移动平台在整个桥身上任意位置的移动,从而完成整个桥梁的维修。无需搭建固定的维修平台,如此在进行桥梁加固施工时,能够有效降低固定式维修平台的搭建与拆卸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821091B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410068583.1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武汉中交试验检测加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D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梁桥梁体纵向偏位后的纠偏复位方法,1)消除对偏位梁体的水平纵向分力:2)对偏位联所有梁体进行临时固结以形成一个受推整体,同时将偏位联偏位朝向一侧的所有桥跨的梁体进行临时固结以形成一个受力整体;3)在偏位联对应的所有桥墩顶部安装顶升装置,由顶升装置将对应的梁体顶升;4)在第3)步顶升形成的间隙内设置临时滑动支座;5)在偏位联最靠近受力整体的那跨偏位梁体和桥墩顶部盖梁间设置反力架和纠偏千斤顶;由纠偏千斤顶纵向推该跨偏位梁体,进而推动偏位联整联;6)偏位联纠偏到位后,最后恢复原状。本发明解决了巨大纠偏力量的传力难题,同时纠偏推力成倍减少,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821090B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410068576.1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武汉中交试验检测加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墩倾斜后的纠偏复位方法,其步骤为:1)消除使桥墩产生倾斜的各种作用力;2)对待纠偏桥墩纠偏反方向的所有桥跨的上部结构进行临时固结以形成一个受力整体;3)在待纠偏桥墩顶部安装顶升装置,由顶升装置将上部梁体顶升;4)在第3)步顶升形成的间隙内设置临时滑动支座;5)在待纠偏桥墩和其上的梁体间设置反力架和纠偏千斤顶,由纠偏千斤顶横向推上部梁体,通过推上部梁体产生的反作用力将待纠偏桥墩推到竖直位置;6)最后恢复原状。本发明解决了巨大纠偏力量的传力和承受难题,同时将纠偏推力成倍减少,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821092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68584.6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武汉中交试验检测加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D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梁桥梁体横向偏位后的纠偏复位方法,1)消除使梁体偏位的水平横向作用力;2)对偏位梁体所在联的整联梁体进行临时固结以形成一个受力整体,同时断开该联梁体与两侧相邻桥跨梁体的联系;3)在临时固结的偏位联对应的所有桥墩顶部分别安装顶升装置,将对应的偏位梁体同步顶升;4)在第3)步顶升形成的间隙内设置临时滑动支座;5)在偏位联所有梁体对应的桥墩顶部支座垫石上设置反力架和纠偏千斤顶;所有纠偏千斤顶横向推动梁体复位;6)纠偏到位后,最后恢复原状即可。本发明纠偏的推力成倍减少,避免了纠偏过程中产生的附加应力对梁体结构的破坏,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87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47320.8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武汉中交试验检测加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沥青路面综合性能评价方法,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建立沥青路面的性能指标体系,确定待评价路段;基于性能指标数据,确定分级标准矩阵;建立测度函数参数优化框架,建立测度函数集,优化测度函数的参数;基于测度函数计算待评价路段在评价等级空间下的单指标测度值,得到单指标测度矩阵;计算各指标的组合权重向量;结合单指标测度矩阵和组合权重向量,计算待评价路段的综合测度评价矩阵;基于置信度识别准则,确定待评价路段的最终评价等级。本发明能实现对沥青路面表层及内部性能的全面评估,克服了传统评价方法中对内部病害考虑不足、评价指标单一、权重分配不合理等技术缺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