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2387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47320.8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武汉中交试验检测加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沥青路面综合性能评价方法,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建立沥青路面的性能指标体系,确定待评价路段;基于性能指标数据,确定分级标准矩阵;建立测度函数参数优化框架,建立测度函数集,优化测度函数的参数;基于测度函数计算待评价路段在评价等级空间下的单指标测度值,得到单指标测度矩阵;计算各指标的组合权重向量;结合单指标测度矩阵和组合权重向量,计算待评价路段的综合测度评价矩阵;基于置信度识别准则,确定待评价路段的最终评价等级。本发明能实现对沥青路面表层及内部性能的全面评估,克服了传统评价方法中对内部病害考虑不足、评价指标单一、权重分配不合理等技术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9041459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57546.7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武汉中交试验检测加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边坡抢险的装配现浇格梁施工装置及方法,装配现浇格梁施工装置包括砼埋板、短桩、地轨组件、移动组件以及施工组件;砼埋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短桩设置有若干个;地轨组件包括滑轨、滑板以及升降驱动件,滑板滑动连接于滑轨上,升降驱动件固定于滑板上,地轨组件设置有两组,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架、导向杆以及支撑板,移动架的两端分别于两个升降驱动件转动连接,导向杆安装于移动架上,支撑板通过导向杆与移动架滑动连接;施工组件包括施工驱动件、冲压套筒、施工夹板、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二连接杆,施工驱动件安装于支撑板上,冲压套筒与施工驱动件连接,施工驱动件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带动施工夹板夹持砼埋板。
-
公开(公告)号:CN11904145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57546.7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武汉中交试验检测加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边坡抢险的装配现浇格梁施工装置及方法,装配现浇格梁施工装置包括砼埋板、短桩、地轨组件、移动组件以及施工组件;砼埋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短桩设置有若干个;地轨组件包括滑轨、滑板以及升降驱动件,滑板滑动连接于滑轨上,升降驱动件固定于滑板上,地轨组件设置有两组,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架、导向杆以及支撑板,移动架的两端分别于两个升降驱动件转动连接,导向杆安装于移动架上,支撑板通过导向杆与移动架滑动连接;施工组件包括施工驱动件、冲压套筒、施工夹板、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二连接杆,施工驱动件安装于支撑板上,冲压套筒与施工驱动件连接,施工驱动件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带动施工夹板夹持砼埋板。
-
公开(公告)号:CN11715153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50254.7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武汉中交试验检测加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F17/1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扩建工程既有道路路面损坏状况评价方法,所属道路工程领域,改扩建既有道路损坏状况评价指标包括横向裂缝状况评价指标TCCI、纵向裂缝状况评价指标LCCI、路面修补状况评价指标PMCI、表面损坏状况评价指标PSDI、基层破损状况评价指标BDCI。针对上述各项评价指标,考虑到采用固定权重的方法评价道路损坏状况所导致的结果不够合理的问题,本发明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值,并基于博弈论模型将主客观权重组合起来得到综合动态权重值,结合评价指标权重组成改扩建既有道路损坏状况评价模型,该模型既兼顾了决策者对评价指标的主观判断,又结合了各指标实测数据的客观信息,使得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57901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25798.0
申请日:2025-01-27
Applicant: 武汉中交试验检测加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20 , G06Q50/26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运营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后评价方法,涉及公路养护评价技术领域,包括: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的自适应权重计算模型,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向量;根据反正切衰变模型进行经济效益定量评价,确定经济效益成本比;采用成功度法进行定性评价,建立分级评价体系,形成标准化的评价等级表;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生成融合评价矩阵;计算综合评价向量,并构建综合评价矩阵,基于综合评价矩阵计算综合评价结果,确定最终评价等级,得到养护后最终评价结果。本发明通过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养护后评价方法,实现了评价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2025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06594.7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武汉中交试验检测加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4B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碱激发强化的减碳再生骨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利用废弃的混凝土骨料替代传统的天然碎石骨料,不仅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缓解了因废弃混凝土无序堆放而造成的环境压力,为道路工程建设提供可持续的建筑材料;通过采用特定的碱激发剂对骨料颗粒进行强化,不仅提高了骨料颗粒的强度和密度,使其性能满足道路工程骨料的需求,而且制备过程简单环保,无需使用硅酸盐水泥等传统强化材料,从而降低了碳排放和对环境的破坏;本发明利用再生骨料表面的微孔与裂纹来吸附沥青温拌剂,不仅显著降低了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在拌和过程中的施工温度,还有效地减少了碳排放,简化了施工流程,提高了再生骨料的便利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8727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31298.6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武汉中交试验检测加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酰基化硅烷偶联剂活性束状纤维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酰基化硅烷偶联剂活性束状纤维改性沥青中,改性沥青中酰基化硅烷偶联剂活性束状纤维的质量分数为1‑10%。本发明提供的酰基化硅烷偶联剂活性束状纤维制备的改性沥青解决了传统用于沥青改性的束状纤维表面呈现化学惰性无法被改性的问题,提高了纤维在沥青的分散性、均匀性,将表面处理后的活性束状纤维用于制备耐酸碱腐蚀的高性能改性沥青,能有效缓解酸碱腐蚀条件下沥青与集料粘附性快速下降的问题,避免的受酸碱腐蚀后沥青路面产生严重水损害以延长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35436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31070.8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武汉中交试验检测加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旁压器测试既有路基回弹模量的方法,采用旁压器测试卸载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来获取路基回弹模量,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加载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测试旁压变形模量后再获取回弹模量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符合回弹模量的物理意义和技术原理,测试结果更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951520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089350.8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武汉中交试验检测加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04 , G06Q50/40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目标函数的沥青路面养护决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措施库;S2、计算S1中每种养护措施的碳排放总量;S3、计算S1中每种养护措施的经济成本;S4、计算S1中每种养护措施养护后的沥青路面的评价指标;S5、将沥青路面分为多个路段单元,建立0‑1线性规划模型;S6、基于NSGA‑Ⅱ算法对S5中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一组非支配解;S7、采用理想点法从S6中得到的非支配解中选择最优解,得到各路段单元的最佳养护措施。本发明解决了项目级沥青路面养护决策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路用性能以及交通情况等因素,而忽视养护方案对环境影响,以及只单纯依靠工程师主观经验进行决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5436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0031070.8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武汉中交试验检测加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旁压器测试既有路基回弹模量的方法,采用旁压器测试卸载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来获取路基回弹模量,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加载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测试旁压变形模量后再获取回弹模量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符合回弹模量的物理意义和技术原理,测试结果更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