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87137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033168.2

    申请日:2024-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远志90~100份、黄芪50~55份、菟丝子50~55份、五味子75~80份、石菖蒲75~80份、龙骨50~55份、川芎75~80份、血竭10~20份、毛诃子40~50份、知母75~80份、红景天60~70份、西洋参75~80份、甘草25~30份、茯苓50~55份、当归60~70份、灵芝40~45份、山药75~80份、柏子仁25~30份、丹参75~80份、泡参60~70份、黄精75~80份、牡蛎75~80份、龙眼肉50~60份和益智仁75~80份。各原料按照有效成分分别进行水提法、醇提法和磨碎处理,随后熬煮,从而发挥药性,活气补血,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效果显著。

    一种人参皂苷Rg3在制备防治MC诱导的心脏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6561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46301.6

    申请日:2025-01-10

    Inventor: 周小明 夏小艳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参皂苷Rg3在制备防治MC诱导的心脏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经实验探究后发现,Rg3改善了MC对小鼠心脏毒性的影响,Rg3处理降低了MC处理心肌细胞的LDH和MDA水平,抑制了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还发现了MiR‑128‑3p过表达减弱了Rg3对MC诱导的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且MiR‑128‑3p负调控MDM4的表达。综上,本发明通过深入研究MiR‑128‑3p、Rg3以及MC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不仅揭示了新的分子机制,还为减轻化疗药物的心脏毒性、保护心肌细胞以及潜在的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种佩戴式经穴组合按摩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2703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763463.3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佩戴式经穴组合按摩装置,属于按摩设备相关领域,包括第一主机、第二主机和若干组极片贴,所述第一主机设置在第二主机的一侧,所述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之间通过拼接合页拼接固定,所述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的上端设有连接线,且连接线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分接线,所述极片贴安装在分接线的输出端;若干组极片贴的后端设有定位垫,所述极片贴和定位垫之间通过衔接条衔接固定,所述定位垫的外表面竖向设置有两组配合衔接条使用的横向粘条;通过设置定位垫,在该佩戴式经穴组合按摩装置使用时,令其具有穴位辅助定位结构,穿戴操作时可以快速完成其对穴位的精准定位,降低其背部穴位的定位难度,方便其单人操作。

    一种基于智能化的神经内科用诊疗辅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30282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724439.9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化的神经内科用诊疗辅助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通过移动组件连接有承重板,承重板一侧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承重板一端设置的多个第一支架,最远离承重板的第一支架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一端设置有支撑组件,承重板内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端设置有第一丝杠,承重板一端设置有与第一丝杠平行的导杆,导杆和第一丝杠同时穿设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间通过调距组件连接;本发明中设置的承重板可配合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对患者进行支撑,同时配合在第二支架一端设置的支撑组件,可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躺姿状态下的特殊支撑,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一种消化道肿瘤活检取样器

    公开(公告)号:CN11915757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425546.1

    申请日:2024-10-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消化道肿瘤活检取样器,包括:操作柄,所述操作柄底端固定安装有螺旋弹簧杆,所述螺旋弹簧杆底端固定安装有金属套管,所述操作柄外侧滑动连接有移动环,所述移动环底端固定安装有定量调节组件,所述定量调节组件包括上下滑动连接于移动环底端的支撑件,所述移动环底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杆,通过调节弯钩内部对活体取样的数量,有助于确保样本的代表性,提升实验的有效性和精确性,并且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应用需要,无论是微量还是大量取样,都能够灵活应对,并且调整间距可以更好地保护样本结构,减少损伤,进一步提升样本质量,同时有助于实现标准化操作,减少个人操作差异带来的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