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0415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980035559.9
申请日:2019-07-12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靶细胞发光的方法,上述靶细胞存在于细胞团块内部且荧光探针可以使其发光。本发明提供一种使靶细胞进行荧光发光的方法,包括:去除包含该靶细胞的细胞团块或组织内的钙离子的步骤;以及使荧光探针接触该细胞团块或组织的步骤,上述荧光探针通过与该靶细胞接触或被并入到该靶细胞内而能够发射荧光。由此,因为可以使细胞团块和组织的内部中存在的靶细胞发光,所以临床样本等可能在表面不一定存在靶细胞的样本中,可以使用本发明检测靶细胞。
-
公开(公告)号:CN101390189A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780006884.X
申请日:2007-02-27
申请人: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摘要: 本发明提供光电倍增管和放射线检测装置。本发明的光电倍增管在侧管(15)的一侧端部气密地接合受光面板(13)、在另一侧端部经由管状部件(31)气密地接合芯柱(29)而构成的真空容器内配置有光电面(14)、聚焦电极(17)、倍增极(Dy1~Dy12)、引出电极(19)以及阳极(25)。在芯柱(29)的周缘部配置有管状部件(31),在从管状部件(31)延伸出的延伸部(32)上贯穿并固定有支承脚(21)和引线脚(47)。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芯柱的强度,并且,能够有效地确保电子倍增部和电子检测部的有效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941265A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610142099.4
申请日:2001-04-03
申请人: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CPC分类号: H01J31/507 , H01J43/045 , H01J43/22
摘要: 本发明的电子倍增管包括:由多个倍增管电极(8)叠层而成的电子倍增部(9),其上配置有把入射的电子倍增的多个电子倍增孔(14);多个玻璃支承部(21),形成在多个倍增管电极(8)中两相邻倍增管电极(8)中一个倍增管电极的表面上;多个玻璃部(22),具有结合到所述多个玻璃支承部(21)之一上的基部,多个倍增管电极(8)被层叠在一起,玻璃部(22)放置在相邻倍增管电极(8)之间,每个玻璃部(22)具有保持相邻倍增管电极(8)之间的空隙的一个高度以便抑制其间可能发生的放电。
-
公开(公告)号:CN1307432C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02804285.9
申请日:2002-01-30
申请人: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IPC分类号: G01T1/20 , H01J37/244 , H01J49/02 , H01J43/24
CPC分类号: H01J49/025 , H01J29/385 , H01J37/244 , H01J43/04 , H01J2237/28
摘要: 在电子束检测器中,通过光波导将化合物半导体基片的荧光出射表面与光检测器的光入射面光学耦合,并将化合物半导体基片与光检测器物理连接,从而将化合物半导体基片与光检测器连为一体。将入射到化合物半导体基片的电子变换为荧光时,光波导将该荧光导向光检测器,通过光检测器检测荧光来检测入射的电子束。
-
公开(公告)号:CN1242449C
公开(公告)日:2006-02-15
申请号:CN00819510.2
申请日:2000-05-08
申请人: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IPC分类号: H01J43/28
摘要: 一种扩大受光面板的有效利用面积、且扩大受光面板中侧管的固定区域的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单元,以及性能得到提高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光电倍增管使其受光面板(3)的侧面(3c)相对侧管(2)向外突出,从而,受光面板(3)相对于侧管(2)向侧方伸出,以期扩大来自受光面板(3)的受光面(3d)的光线的面积。这种受光面板(3)的伸出结构着眼于玻璃的折射率,可以将迄今为止不能接收的光线至少可以更多地引入到光电面(3a)内的方案。而且,在使金属制的侧管(2)与玻璃制受光面板(3)固定的过程中,在玻璃与金属结合上采用熔合技术,对于确保受光面板(3)与侧管(2)的接合作业时的可靠性,受光面板(3)的伸出结构是极为有效的。
-
公开(公告)号:CN1214441C
公开(公告)日:2005-08-10
申请号:CN00806654.X
申请日:2000-04-24
申请人: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IPC分类号: H01J43/20
CPC分类号: H01J43/22
摘要: 在一光电倍增管1中,一种腐蚀技术被应用在按多层模式叠放的平板形的打拿极8上形成一些电子倍增孔8a。为了实施这种腐蚀过程,围绕平板形打拿极基片20配置了一模式框架22。提供了一连接桥部分23,用来将该模式框架22连接到该打拿极基片20的边缘20a上。该打拿极基片20上被一掩模覆盖,并实施腐蚀过程,以便在该打拿极基片20上形成多个电子倍增孔8a。紧接着,在靠近该打拿极基片20的位置处切断该连接桥部分23,因而在该打拿极8的边缘8b上残留下一小的连接桥的剩余部分8c。为了抑制由这些连接桥的剩余部分产生的噪音,可将相邻打拿极8上的连接桥的剩余部分8c排列在这样的位置上,使得平行于该打拿极叠放方向并通过该连接桥的剩余部分8c的直线彼此都不重叠,从而使该光电倍增管1的基本特性进一步得到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452781A
公开(公告)日:2003-10-29
申请号:CN00819510.2
申请日:2000-05-08
申请人: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IPC分类号: H01J43/28
摘要: 一种扩大受光面板的有效利用面积、且扩大受光面板中侧管的固定区域的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单元,以及性能得到提高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光电倍增管使其受光面板(3)的侧面(3c)相对侧管(2)向外突出,从而,受光面板(3)相对于侧管(2)向侧方伸出,以期扩大来自受光面板(3)的受光面(3d)的光线的面积。这种受光面板(3)的伸出结构着眼于玻璃的折射率,可以将迄今为止不能接收的光线至少可以更多地引入到光电面(3a)内的方案。而且,在使金属制的侧管(2)与玻璃制受光面板(3)固定的过程中,在玻璃与金属结合上采用熔合技术,对于确保受光面板(3)与侧管(2)的接合作业时的可靠性,受光面板(3)的伸出结构是极为有效的。
-
公开(公告)号:CN1444770A
公开(公告)日:2003-09-24
申请号:CN01813418.1
申请日:2001-07-19
申请人: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IPC分类号: H01J43/20
CPC分类号: H01J43/18
摘要: 一种耐振性良好、脉冲(直)线性特性和时间响应性高的光电倍增管,第4级及第6级~第9级倍增极(Dy4、Dy6~Dy9)使用和第2级倍增极(Dy2)的形状基本相同的倍增极。另外,第3级及第5级倍增极(Dy3~Dy5)使用比第2级倍增极(Dy2)小的倍增极。以形成于相互相向的倍增极之间的倍增极内部空间路线横穿管轴(X)的方式排列10级的倍增极(Dy1~Dy10)。阳极(A)使用网眼状阳极(A),网眼状阳极(A)相对于管轴(X)来说,配设在与第2级倍增极(Dy2)相反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1444768A
公开(公告)日:2003-09-24
申请号:CN01813332.0
申请日:2001-07-19
申请人: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CPC分类号: H01J43/12
摘要: 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耐振性优良且脉冲线性特性优良的阳极的光电倍增管,在光电倍增管上设计做成网孔状的阳极(A)。阳极(A)具有阳极框(A11)和由阳极框(A11)围绕支撑的网孔状电极部(A12),阳极框(A11)的一长边(A11B)的中间部附近构成电子聚束部(F)。通过将阳极框(A11)的内周设计为随着沿一长边(A11B)离开阳极框(A11)的一长边(A11B)的中点而逐渐进入阳极(A)的内侧的形状,使阳极框(A11)随着沿一长边(A11B)离开中点而逐渐变粗。
-
公开(公告)号:CN1305638A
公开(公告)日:2001-07-25
申请号:CN99807453.5
申请日:1999-06-15
申请人: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IPC分类号: H01J43/24
CPC分类号: H01J43/06
摘要: 将离子约束电极(22)及离子捕获电极(23)配置在光电面(20)与第1级倍增器电极(24a)之间,以防止电子管光电面(20)的灵敏度变坏,并且对于长时间使用可得到稳定的输出。将这些电极的电位设定成:离子约束电极(22)的电位比第1级倍增器电极(24a)的电位高,离子捕获电极(23)的电位比光电面(20)的电位高或相等并且比第1级倍增器电极(24a)的电位低。由此,能有效地抑制在第1级倍增器电极(24a)附近发生的正离子朝向光电面(20)的离子反馈,其结果,可防止光电面(20)的灵敏度变坏,并且对于长时间使用可得到稳定的输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