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3123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36490.0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20/18 , C08F220/56 , C08F220/06 , C08F222/02 , C08F220/54 , C08F222/38 , A61L15/24 , A61L15/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H‑温度双重响应型丙烯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丙烯酸乳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酸类单体8‑15份,优选10‑13份,不饱和酰胺5‑10份,优选6‑8份,丙烯酸酯类单体15‑30份,优选18‑26份,乳化剂3‑7份,优选5‑7份,水40‑60份,优选45‑55份,引发剂1‑3份,优选1.5‑2份;所述丙烯酸类单体为不饱和二酸和不饱和单酸以质量比(2‑3):1的混合物。本发明通过在丙烯酸乳液中添加特定含量的pH响应型单体和温度响应型单体,当作为医用敷料使用时,可以实现药物的pH‑温度双重响应释放,尤其适用于含抗菌药类伤口敷料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76343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110046070.0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硅固化配方及固化方法和由其制备的硅橡胶,利用含有碳酸乙烯酯基的聚硅氧烷,与含有胺基的聚硅氧烷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引起其固化交联。其中,碳酸乙烯酯基的聚硅氧烷是利用含环氧基的聚硅氧烷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解决温室气体效应提供新思路,具有较好的环境友好价值。同时,碳酸乙烯基与胺基反应,形成氨基甲酸酯结构,该结构由于具有很好的氢键作用基团,可以提高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对提高制备的硅橡胶的力学性能产生较大帮助。此外,交联反应形成的羟基和氨基甲酸酯结构,还可以提高硅橡胶与基材的粘接能力,而不需要像传统的做法中加入粘接促进剂。
-
公开(公告)号:CN11260848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1481899.5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IPC: C08G77/50 , C09K5/14 , C08L83/07 , C08L83/05 , C08L83/14 , C08K7/18 , C08K3/22 , C08K7/00 , C08K5/5419 , C08K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对称型硅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该不对称硅油用作填料的表面处理剂,用于有机硅导热材料,可以改善填料和有机硅之间的相容性,在添加高含量的填料时能改善填料分散性。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有机溶剂存在下,将有机硅氧烷单体与金属烷基化合物或金属硅醇盐以及催化促进剂在10‑40℃接触反应1‑24h;2)加入封端剂,在10‑30℃下进行封端反应,优选反应0.5‑5h;然后经水洗、干燥除水和脱溶剂后制得硅‑氢封端或硅‑乙烯基封端的的中间体;3)将所述中间体与烷氧基硅烷或烷氧基硅油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制得不对称型硅油。
-
公开(公告)号:CN114763438A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046070.0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硅固化配方及固化方法和由其制备的硅橡胶,利用含有碳酸乙烯酯基的聚硅氧烷,与含有胺基的聚硅氧烷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引起其固化交联。其中,碳酸乙烯酯基的聚硅氧烷是利用含环氧基的聚硅氧烷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解决温室气体效应提供新思路,具有较好的环境友好价值。同时,碳酸乙烯基与胺基反应,形成氨基甲酸酯结构,该结构由于具有很好的氢键作用基团,可以提高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对提高制备的硅橡胶的力学性能产生较大帮助。此外,交联反应形成的羟基和氨基甲酸酯结构,还可以提高硅橡胶与基材的粘接能力,而不需要像传统的做法中加入粘接促进剂。
-
公开(公告)号:CN11300452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1331076.1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氧树脂改性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氧‑有机硅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环氧‑有机硅树脂的环氧值为0.01‑0.25,重均分子量为10000‑100000;其制备方法包括:i、以含有乙烯基的MQ树脂和硅氧烷环体为原料,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平衡反应,制备含有乙烯基的MDQ树脂;ii、以步骤i所得含有乙烯基的MDQ树脂为原料,与过氧化物接触进行氧化反应,制备得到含环氧基的MDQ树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且能够灵活、合理地调节环氧‑有机硅树脂的结构;该环氧‑有机硅树脂在可以改善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强度和韧性的同时,可提高环氧树脂固化物的耐温性和耐候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00800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2010104405.5
申请日:2020-02-20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酿酒酵母及其应用。本发明公开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1077。本发明公开的酿酒酵母能够以L-苯丙氨酸为底物,高效合成β-苯乙醇,同时仅产生少量乙醇。本发明的酿酒酵母具有工业化潜力,所得β-苯乙醇产品绿色、天然、环保,可用于食品、日化等高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98207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19203.9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IPC: C08G77/38 , C08G77/20 , C09J11/08 , C09J183/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增粘剂、制备方法及用途。所述改性增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使甲基三烷氧基硅烷、二乙烯基四甲基二硅氧烷在催化条件下反应,再添加扩链剂反应;然后加入羟基硅油继续反应;2)将上述产物与含丙烯酰氧基的硅烷偶联剂混合反应,制备得到改性增粘剂。本发明一方面增强了增粘剂与灌封胶体系的相容性,另一方面避免丙烯酰氧基处于游离状态造成的刺激性气味大的问题,具有低VOC含量、对环境和人体更友好的优点;此外,本发明改性增粘剂与现有技术相比,还具有增粘效果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904160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097425.8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β-苯乙醇单位产量的发酵调控方法,以酵母为生产菌株,苯丙氨酸为底物,通过控制发酵工艺来调控β-苯乙醇的生产。发酵初期,向发酵罐中添加油酸,萃取发酵罐中苯乙醇,发酵中期,监测发酵罐中苯乙醇、乙醇含量,当发现二者积累到一定浓度时,打开外循环装置,含菌发酵液通过固液分离装置及吸附装置,实现乙醇和/或β-苯乙醇的吸附,解除两者对菌体的抑制及协同抑制作用。在打开外循环装置的同时,开始使用含蛋白酶的培养基进行补料调控,可有效抑制苯丙氨酸被用于合成蛋白而造成损失,有利于苯乙醇的有效合成。该方法通过原位分离、补料调控等工艺手段,显著提高了β-苯乙醇的产量,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004524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1911331101.6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N)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CN)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氧树脂改性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氧‑有机硅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环氧‑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i、以含有乙烯基的MT树脂和硅氧烷环体为原料,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平衡反应,制备得到含有乙烯基的MDT树脂;ii、将所得含有乙烯基的MDT树脂与过氧化物接触进行氧化反应,得到端基含有环氧基团的MDT有机硅树脂。本发明环氧‑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简单,能够灵活、合理地调节环氧‑有机硅树脂的结构,且与环氧树脂相容性很好,可制备透明的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该环氧‑有机硅树脂在可保持环氧树脂固化物良好耐温性和耐候性的同时,能够有效改善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力学性能(如,其弯曲强度和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52797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1911192271.0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2N11/096 , C12N11/14 , C12P7/22 , C12R1/8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化酵母细胞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公开的固定化酵母细胞微球为球囊状结构,外壳是包埋材料,内部是包含酵母细胞的芯材,所述包埋材料为甘油醛与聚甘氨酸‑丝氨酸嵌段共聚物交联后的产物。本发明提供的固定化酵母细胞微球包埋效率高、细胞活力损失小,在使用其发酵生产苯乙醇时可以实现发酵产物的快速分离并且该固定化酵母细胞微球可以重复利用,这大大增加了苯乙醇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发酵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