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形二次电池和用于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4034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80069416.1

    申请日:2022-1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柱形二次电池,该圆柱形二次电池包括:罐,具有圆形底部、一端敞开的圆柱形侧部、邻近侧部的一端形成的卷边部以及通过卷曲侧部的端部分形成的卷曲部;电极组件,容纳在罐中;第一盖组件,联接到侧部的敞开的端部分;第二盖组件,联接到底部;第一电极集流板,布置在第一电极板和第一盖组件之间;以及第二电极集流板,布置在第二电极板和第二盖组件之间,其中,在第一盖组件被安装在第一电极集流板上之后,在盖板和第一电极集流板的外边缘与侧部接触的状态下,卷边部被形成在挤压第一电极集流板的外边缘的区域中。

    二次电池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80181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1880090455.3

    申请日:2018-12-20

    Inventor: 田炳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在外部短路的情况下增强安全性的二次电池。根据一个示例,所述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壳体,用于容纳电极组件;以及盖组件,结合到壳体的顶部。盖组件包括:上盖;安全排气孔,设置在上盖下方;下盖,设置在安全排气孔下方,并且具有通孔和气体排放孔;绝缘体,设置在安全排气孔与下盖之间;底板,设置在下盖下方;以及焊料构件,用于将安全排气孔和底板电连接。安全排气孔和底板借助于焊接而电连接。

    圆柱形锂离子二次电池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789498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510994396.0

    申请日:2015-12-25

    Abstract: 一种圆柱形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圆柱形罐;与电解质溶液一起在圆柱形罐中的电极组件;和密封圆柱形罐的盖组件,盖组件包括连接到电极组件的正温度系数(PTC)器件、连接到PTC器件的上盖、在PTC器件与上盖之间的焊料以及在PTC器件和上盖的外周上的没有焊料的外部空间。

    二次电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0181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880090455.3

    申请日:2018-12-20

    Inventor: 田炳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在外部短路的情况下增强安全性的二次电池。根据一个示例,所述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壳体,用于容纳电极组件;以及盖组件,结合到壳体的顶部。盖组件包括:上盖;安全排气孔,设置在上盖下方;下盖,设置在安全排气孔下方,并且具有通孔和气体排放孔;绝缘体,设置在安全排气孔与下盖之间;底板,设置在下盖下方;以及焊料构件,用于将安全排气孔和底板电连接。安全排气孔和底板借助于焊接而电连接。

    圆柱形锂离子二次电池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566840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780098130.5

    申请日:2017-12-13

    Abstract: 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涉及一种圆柱形锂离子二次电池。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过充电期间内部气体压力大于预定的第一参考压力(操作压力)且小于预定的第二参考压力(断裂压力)时可以保持内部密封同时通过盖组件阻断电流路径的圆柱形锂离子二次电池。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柱形锂离子二次电池,该圆柱形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圆柱形罐;电极组件,被容纳在圆柱形罐中;以及盖组件,用于密封圆柱形罐,其中,盖组件包括顶板、中间板和底板,顶板具有形成有凹口的平坦表面,中间板结合到顶板并且包括穿过中间板的中心形成的第一通孔,底板与电极组件电连接,利用置于中间板与底板之间的绝缘板附着到中间板并且通过中间板的第一通孔连接到顶板。

    可再充电电池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52104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361397.3

    申请日:2021-11-1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可再充电电池,与其它类型的可再充电电池在套件中一起使用。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壳体,接收电极组件并且包括开口;盖组件,包括结合到所述壳体并且覆盖所述开口的盖板和结合到所述盖板的端子板;以及外壳构件,在所述端子板的外侧覆盖所述盖板并且结合到所述壳体,其中,所述外壳构件包括朝向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形成的底切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