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充电电池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80653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110075901.3

    申请日:2011-03-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4 H01M2/266 H01M10/0413

    Abstract: 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壳体;容纳在所述壳体中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隔板,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具有涂覆有活性物质的涂覆部分和没有所述活性物质的未涂覆部分;以及在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接线片的第一导电板,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板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线片被电联接到所述电极组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线片不全覆盖所述未涂覆部分的整个区段。

    可再充电电池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26629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010106999.X

    申请日:2010-0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77 H01M2/0217 H01M2/0232 H01M2/0237 H01M2/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该电池包括:壳体,具有可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壳体区域;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壳体内,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隔板,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在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端的第一未涂覆区域,并且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在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二端的第二未涂覆区域,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遥相面对,并且所述第一未涂覆区域与所述第二未涂覆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在空间上隔开;以及电连接至所述第一未涂覆区域或所述第二未涂覆区域中的至少一者的端子,所述壳体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未涂覆区域与所述第二未涂覆区域之间。

    二次电池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51527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110314720.1

    申请日:2011-10-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7 H01M2/266 H01M2/347 H01M10/04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具有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板和所述第二电极板之间的分隔件;第一电极端子;第一集流板,具有接触所述第一电极板或所述第二电极板的第一区域、以一定角度延伸至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以及以一定角度延伸至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增强部件;壳体,容纳所述电极组件和所述第一集流板;以及盖组件,密封所述壳体。

    可再充电电池的端子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56864B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110097459.4

    申请日:2011-04-13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再充电电池的端子,可通过分开形成集电体端子和联接端子而在汇流条与该端子之间提供阻抗减小的电流路径,同时增大汇流条与集电体端子之间的联接力,还提供一种该可再充电电池的端子的制造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子包括:集电体端子,该集电体端子电连接到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电极组件并向该壳体的外部突出;下固定构件,所述集电体端子穿过该下固定构件;联接端子,该联接端子以滑动方式联接到所述下固定构件并向所述下固定构件的外部突出;以及上固定构件,该上固定构件允许联接端子穿过并被联接到该上固定构件,并且该上固定构件覆盖所述下固定构件。

    可再充电电池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97644B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010580762.5

    申请日:2010-12-06

    Abstract: 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壳体;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壳体中并且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隔板,所述第一电极具有涂覆有第一活性物质的涂覆部分和没有所述第一活性物质的未涂覆部分;安全组件,包括第一导电板和从所述第一导电板延伸并物理连接至所述未涂覆部分的第一支撑突起;集流接线片,电连接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端子并且被物理连接至所述未涂覆部分;以及第一辅助板,在所述未涂覆部分的与所述第一支撑突起被物理连接至所述未涂覆部分的位置相对的表面处,被物理连接至所述未涂覆部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