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20321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288307.2

    申请日:2011-09-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 H01M4/5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固相法来制造以通式LixMnO2(x≥1)表示、且具有空间群C2/m的晶体结构的锂锰复合氧化物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具备其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其是制造由以通式LixMnO2(x≥1)表示、且具有空间群C2/m的晶体结构的锂锰复合氧化物构成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将锂源与4价的锰源混合,将4价的锰还原,同时在低于600℃的温度下使锂源与锰源反应,来制造锂锰复合氧化物。

    非水电解质电池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42931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580001021.4

    申请日:2005-0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电池,具备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含有磷酸铁锂的正极(1)、负极(2)、非水电解质(4)的非水电解质电池。正极(1)在正极集电体上形成有由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构成的正极合剂层,并且正极集电体的厚度小于20μm,而且与正极合剂层接触的面的平均表面粗糙度(Ra)超过0.026μm。根据本发明,即使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使用橄榄石型磷酸锂,也可以提高正极活性物质与正极集电体的密接性,使得体积能量密度、负载特性提高。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86827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80087516.8

    申请日:2020-12-08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具备正极芯体、和正极芯体的表面形成的正极复合材料层。正极复合材料层的空隙率为23体积%~50体积%,正极复合材料层至少包含正极活性物质、作为导电辅助材料的碳纳米管、和作为粘结材料的聚偏氟乙烯,碳纳米管的粒径为5nm~40nm、且长径比为100~1000、且在正极复合材料层中的含量为0.2质量%~5质量%,单位质量正极复合材料层所包含的聚偏氟乙烯的分子数量为0.005~0.030。

    非水电解质电池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86003C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580001021.4

    申请日:2005-0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电池,具备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含有磷酸铁锂的正极(1)、负极(2)、非水电解质(4)的非水电解质电池。正极(1)在正极集电体上形成有由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构成的正极合剂层,并且正极集电体的厚度小于20μm,而且与正极合剂层接触的面的平均表面粗糙度(Ra)超过0.026μm。根据本发明,即使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使用橄榄石型磷酸锂,也可以提高正极活性物质与正极集电体的密接性,使得体积能量密度、负载特性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