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氨氮增释剂同步去除河道底泥和上覆水体氨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24052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183501.8

    申请日:2021-0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氨氮增释剂同步去除河道底泥和上覆水体氨氮的方法,该方法向底泥中添加氨氮增释剂,用于促使底泥中的氨氮快速释放于上覆水体中,同时联合微生物曝气法对上覆水体脱氮,实现底泥和上覆水体同步脱氮;所述的氨氮增释剂为铁负载生物质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同步去除上覆水体和底泥中的氮,实现河道上覆水体和底泥的一体化治理;(2)相对于向底泥中施加氨氮抑制释放药剂的方法,本发明可以彻底消除底泥中氨氮在外界环境因素扰动下还会再次释放进入上覆水体的风险;(3)本发明中用到的材料制备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原材料来源广泛,具有较好的市场化前景。

    基于多维特征融合的二阶段学术数据网页分类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130601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95308.4

    申请日:2022-07-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维特征融合的二阶段学术数据网页分类方法及系统,涉及网页分类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基于学术关键词,输入搜索引擎进行检索,获取检索页面内容;步骤S2:开展基于短文本逻辑回归模型的第一阶段分类;步骤S3:获取第一阶段分类完成后标签为数据网页的网页HTML信息;步骤S4:基于网页长文本和网址信息,开展第二阶段分类,采用文本卷积神经网络结合三元组损失的深度度量学习算法;步骤S5:将最终的分类结果入库整理,分析网页中的必要信息,展示在数据门户网站上。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地从互联网中筛选出数据网页。

    生物炭协同复合菌去除城市河道水体中氨氮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47490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53697.2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去除城市河道水体中氨氮的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炭协同复合菌去除城市河道水体中氨氮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将生物质废弃物大麦草与河道底泥共热解,制备了阳离子交换能力强、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的生物炭粉,然后将生物炭粉末与降解氨氮的复合菌剂混合,装入料包和多孔填料球内,利用生物炭协同复合菌共同去除城市河道水体中的氨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解决废弃生物质大量生产的问题,也可解决城市河道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此外,本发明设计的填料球组合曝气装置,解决了常规菌剂不适用于自然流动水体,易被冲散和不方便回收的问题。

    一种同步稳定化土壤重金属Zn和Cr的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3726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24583.1

    申请日:2015-1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9C1/08 B09C2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稳定化土壤重金属Zn和Cr的修复方法,所述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土壤重金属检测:检测污染土壤样品中可被浸出的重金属Zn和Cr(VI)的量;步骤二,添加修复材料:根据所述土壤重金属检测的结果,向污染土壤中加入修复材料,搅拌、混合,得混合土壤;步骤三,修复培养:向所述混合土壤中加水,搅拌均匀,培养修复,即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中所采用的同步稳定化修复方法成本低廉,修复材料来源广泛,通过将重金属Zn和Cr(VI)分别转化为极稳定的沉淀从而得到同时稳定化修复,达到双重修复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利用氨氮增释剂同步去除河道底泥和上覆水体氨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2405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183501.8

    申请日:2021-0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氨氮增释剂同步去除河道底泥和上覆水体氨氮的方法,该方法向底泥中添加氨氮增释剂,用于促使底泥中的氨氮快速释放于上覆水体中,同时联合微生物曝气法对上覆水体脱氮,实现底泥和上覆水体同步脱氮;所述的氨氮增释剂为铁负载生物质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同步去除上覆水体和底泥中的氮,实现河道上覆水体和底泥的一体化治理;(2)相对于向底泥中施加氨氮抑制释放药剂的方法,本发明可以彻底消除底泥中氨氮在外界环境因素扰动下还会再次释放进入上覆水体的风险;(3)本发明中用到的材料制备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原材料来源广泛,具有较好的市场化前景。

    一种生物炭基材料的制备方法、生物炭基材料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825494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216077.5

    申请日:2019-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炭基材料的制备方法、生物炭基材料及其应用,属于有机物降解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与生物炭混合,得到混合物,将苯酚降解菌接种于混合物中培养45~50h,对得到的培养物进行真空抽滤,得到吸附有苯酚降解菌的生物炭;将所述吸附有苯酚降解菌的生物炭经生理盐水重悬后,得到悬浊液,将所述悬浊液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后滴加到氯化钙溶液中,得到生物炭炭基材料。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生物炭基材料,大大提高了苯酚的降解率,对于浓度高达600~1200mg·L-1范围内的苯酚污染废水,生物炭能够显著提高苯酚降解菌对苯酚毒性的耐受力,使其最终降解率最高接近100%。

    一种利用磷酸强化生物炭固碳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73338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31274.1

    申请日:2015-0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磷酸强化生物炭固碳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生物质废弃物破碎后,加入磷酸水溶液,混匀、静置后,在氮气的保护下升温至400~600℃进行热解反应,得到改性生物炭。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生物炭改性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环境友好。在不增加工艺成本的条件下,通过添加低浓度磷酸干预热解过程,减少碳散失,提高生物炭产物稳定性,强化重金属修复效果。相比于未改性的生物炭,所得产物具有较大的密度,易于后续操作。

    利用矿物磷强化生物炭碳存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73337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31272.2

    申请日:2015-0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4 Y02P20/129 C10B53/02 C10B5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矿物磷强化生物炭碳存储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主要成分为磷酸二氢钙的含磷矿物废弃物加水配制成悬浊液,与生物质废弃物混匀、静置后以10~20℃/min的速率升温至500~600℃,恒温2~4h,得到改性生物炭。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生物炭改性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环境友好。在维持相同的热解条件下,通过添加矿物质废弃物干预热解过程,减少碳散失,提高生物炭产物稳定性。相比于未改性的生物炭,所得产物具有较大的密度,易于后续操作。磷含量增加,施用于土壤后的肥力增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