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491162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011385655.7

    申请日:2020-12-01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包括:直流稳压电源、半桥逆变电路、磁耦合谐振电路、单管有源整流器、负载装置、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和控制器;单管有源整流器包括:第三开关管、二极管和第六电容;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分别与二极管的阳极和磁耦合谐振电路连接,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第六电容的一端和负载装置的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的第三端分别与磁耦合谐振电路、第六电容的另一端和负载装置的另一端连接;电流传感器采集负载输出电流;电压传感器采集负载输出电压;控制器根据负载输出电流和负载输出电压控制第三开关管的工作状态。本发明公开一套适用于小功率电气设备充电场合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无需额外电路即可实现全工况的软开关。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9116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85655.7

    申请日:2020-12-01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包括:直流稳压电源、半桥逆变电路、磁耦合谐振电路、单管有源整流器、负载装置、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和控制器;单管有源整流器包括:第三开关管、二极管和第六电容;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分别与二极管的阳极和磁耦合谐振电路连接,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第六电容的一端和负载装置的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的第三端分别与磁耦合谐振电路、第六电容的另一端和负载装置的另一端连接;电流传感器采集负载输出电流;电压传感器采集负载输出电压;控制器根据负载输出电流和负载输出电压控制第三开关管的工作状态。本发明公开一套适用于小功率电气设备充电场合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无需额外电路即可实现全工况的软开关。

    一种无线输电两级整流电路及其阻抗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21973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011238109.0

    申请日:2020-11-09

    IPC分类号: H02M7/219 H02M1/14 H02J50/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输电两级整流电路及其阻抗调节方法,补偿电路包括:耦合线圈、三电容、两电感;第一整流电路包括:两电感、两电容、两二极管、两功率开关;第二整流电路包括: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三功率开关、第四功率开关、第八电容及电阻;当第一整流电路的输入电流峰值两侧控制角在预设范围内,第一、二功率开关保持关断;当在预设范围以外,第一、二功率开关保持导通;当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入电流峰值两侧控制角在预设范围内,第三、第四功率开关保持关断;当在预设范围以外,第三、第四功率开关保持导通。通过本发明,可连续调节接收级电路接口端的等效阻抗,同时可减小输出电压的纹波。

    一种无线输电单桥功率电路及其阻抗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21972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011237550.7

    申请日:2020-11-09

    IPC分类号: H02M7/219 H02J50/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输电单桥功率电路及其阻抗调节方法,补偿电路包括:耦合线圈、电感、电容;整流电路包括:电感、电容、二极管、功率开关及电阻;耦合线圈与第一、第二电容相连;第一电容与第三电容、第一电感相连;第二电容与第三电容、第二电感相连,第一、第三电感相连,第二、第四电感相连;第三电感与第四电容相连,第四电容与第一二极管、第一功率开关相连;第四电感与第五电容相连,第五电容与第二二极管、第二功率开关相连;第一、第二二极管相连后与第六电容、电阻相连,形成输出正极;第一、第二功率开关的相连后与第六电容、电阻相连,形成输出负极。通过本发明,具有受控电量对称、调节范围宽、可控整流电路附件耗能少等优点。

    一种无线输电两级AC-DC变换电路及其阻抗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66964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011237555.X

    申请日:2020-11-09

    IPC分类号: H02M7/217 H02M1/14 H02J50/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输电两级AC‑DC变换电路及其阻抗调节方法,补偿电路包括:耦合线圈、三电容、两电感;第一整流电路包括:两电感、两电容、两二极管、两功率开关;第二整流电路包括: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三功率开关、第四功率开关、第八电容及电阻;当两整流电路的输入电流绝对值之和的峰值两侧控制角在预设范围以内时,第一至第四功率开关保持关断,第八电容处于充电状态;当两整流电路的输入电流绝对值之和的峰值两侧控制角在预设范围以外时,第一至第四功率开关保持导通,第八电容处于非充电状态。通过本发明,可连续调节接收级电路接口端的等效阻抗,同时可减小输出电压的纹波。

    一种无线输电两级AC-DC变换电路及其阻抗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66964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37555.X

    申请日:2020-11-09

    IPC分类号: H02M7/217 H02M1/14 H02J50/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输电两级AC‑DC变换电路及其阻抗调节方法,补偿电路包括:耦合线圈、三电容、两电感;第一整流电路包括:两电感、两电容、两二极管、两功率开关;第二整流电路包括: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三功率开关、第四功率开关、第八电容及电阻;当两整流电路的输入电流绝对值之和的峰值两侧控制角在预设范围以内时,第一至第四功率开关保持关断,第八电容处于充电状态;当两整流电路的输入电流绝对值之和的峰值两侧控制角在预设范围以外时,第一至第四功率开关保持导通,第八电容处于非充电状态。通过本发明,可连续调节接收级电路接口端的等效阻抗,同时可减小输出电压的纹波。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的高精度异物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0182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339005.5

    申请日:2018-04-16

    IPC分类号: G01V3/11

    CPC分类号: G01V3/101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过程中高精度异物检测系统及方法,通过平衡线圈产生电压信号;谐振电路将电压信号以差分方式接入信号采集电路;信号采集电路处理电压信号并得到目标信号;整流滤波电路将目标信号转化为初始直流信号;初始直流信号经放大电路、电压补偿电路分别进行放大以及电压补偿,得到输出电压;AD采样电路对输出电压采样,并将采样结果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提取输出电压信号的特征参数,判断是否存在异物。本发明将发射线圈作为检测线圈的激励,无需额外激励电路,成本降低;采用先整流后放大的电路结构,提高了异物检测精度;采用电压补偿的电路结构,解决了输出电压饱和问题,实现了小金属异物的有效识别;系统结构简单。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MPPT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8142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118648.4

    申请日:2016-12-08

    IPC分类号: G05F1/67

    CPC分类号: G05F1/6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MPPT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太阳能光伏参数采集模块、输出电参数采集模块、智能控制模块和设定模块;所述太阳能光伏参数采集模块和输出电参数采集模块的数据输出连接到智能控制模块的数据输入端;所述设定模块为人机接口模块,设定控制模式;控制方法包括:S1:读取设定信息;S2:进入设定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模式;S3:根据S2的控制调节结果输出调节控制信号。本发明根据需求灵活选择不同的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模式,有针对的可选择直接采用光照强度、温度反馈智能闭环控制,将其变化量作为变论域模糊控制的领域调节因子,进一步提升控制的响应速度和跟踪控制精度,可以在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进行应用推广。

    带Z源网络的谐振系统的升压不对称控制电路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53721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35003.1

    申请日:2016-08-04

    IPC分类号: H02M7/4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Z源网络的谐振系统的升压不对称控制电路及方法,包括:电源模块、Z源网络模块、开关控制模块以及谐振模块;所述电源模块通过Z源网络模块与开关控制模块的一端相连,开关控制模块的另一端通过谐振模块连接至负载。本发明设置有Z源网络模块,利用Z源网络的直通升压性能实现在全桥软开关的同时提高输出电压,并且保证输出波形不发生变化。此外,已有的不对称控制下的软开关判断条件仍可应用于改进后的不对称控制下软开关的判断,因此本发明中的控制方法丰富了控制自由度,使电路功能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