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5075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169112.3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脂质组学评价鱼油降脂疗效的方法,包括采集受试者血清样本;采用甲醇/甲基叔丁基醚/水体系提取样本中的脂质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仪器采集脂质组学质谱数据;用WGCNA将数据分成共丰度簇,选择13作为软阈值幂β拟合网络的无标度拓扑结构;采用混合动态树切割法产生若干脂质模块;当以甘油脂类为主成分的脂质模块明显减少时,表示鱼油降脂疗效良好。本发明通过血清样本中脂质组学检测即可判断鱼油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患者的降脂疗效,具有重要医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03918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69110.4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 ,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肠道菌群甘油三酯指数的鱼油降脂疗效预测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包括筛选外部队列,收集表型数据;获取OCEAN队列的鱼油干预治疗病历数据,采集基线和若干随访点的外周血和粪便样本;提取粪便样本中肠道微生物DNA,宏基因组测序获得人体肠道微生物基因组;测试OCEAN队列基线和若干随访点的TG数据,以表型数据作为数据集,矫正年龄、性别和BMI并鉴定与TG显著相关的肠道微生物,构建GMTGI,以OCEAN队列评估GMTGI与鱼油降TG疗效的关系,基于ROC曲线确定患者基线GMTGI高于0.712,提示鱼油对患者降脂疗效好。本发明通过GMTGI值直接预测鱼油降脂疗效,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16936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41758.5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不饱和脂肪酸联合标志物在制备诊断糖尿病的检测产品中的应用,多不饱和脂肪酸联合标志物选自FA19:2、FA20:4、FA22:3、FA22:4、FA24:2、FA24:4、FA24:5、FA25:2、FA25:3、FA26:2、FA26:3,检测受试者血清中多不饱和脂肪酸联合标志物的浓度水平后进行ROC曲线统计,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判断联合标志物对2型糖尿病风险的预测价值,用于辅助糖尿病的早期临床诊断灵敏度高、成本低且重复性好,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具有协同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64042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29066.9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血清代谢物组合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具体是血清代谢物组合在制备早期诊断胰腺癌的检测试剂或检测物中的用途,该血清代谢物组合由L‑天冬氨酸、L‑丙氨酸、3alpha,17alpha‑雄烯二醇单硫酸酯和N‑甘胺酰‑L‑缬氨酸组成,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获取胰腺癌患者和对照受试者的血清代谢轮廓谱,经统计分析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首次筛选上述血清代谢物组合作为联合标志物用于胰腺癌早期筛查和临床辅助诊断,仅需血样即可,检测成本低,重复性好,与传统临床诊断标志物CA19‑9相比灵敏度高且可早期判别胰腺癌,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640420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10929066.9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血清代谢物组合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具体是血清代谢物组合在制备早期诊断胰腺癌的检测试剂或检测物中的用途,该血清代谢物组合由L‑天冬氨酸、L‑丙氨酸、3alpha,17alpha‑雄烯二醇单硫酸酯和N‑甘胺酰‑L‑缬氨酸组成,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获取胰腺癌患者和对照受试者的血清代谢轮廓谱,经统计分析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首次筛选上述血清代谢物组合作为联合标志物用于胰腺癌早期筛查和临床辅助诊断,仅需血样即可,检测成本低,重复性好,与传统临床诊断标志物CA19‑9相比灵敏度高且可早期判别胰腺癌,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32694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011238177.7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
IPC: G01N33/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预测糖尿病的生物标记物、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生物标记物包括以下胆汁酸分类指标组成的组:初级游离胆汁酸CA、CDCA,初级结合胆汁酸GCA、GCDCA、TCA、TCDCA、GCDCS、TCDCS、GCDCA_glucuronide,牛磺酸结合胆汁酸TCA、TCDCA、TCDCS、TDCS、TDCA、TLCA、TLCAS、TUDCA以及甘氨酸结合胆汁酸GCA、GCDCA、GCDCS、GCDCA_glucuronide、GDCS、GDCA、GDCA_glucuronide、GLCA、GLCAS、GUDCA,上述胆汁酸分类指标用于预测糖尿病灵敏度高、成本低且重复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83801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860133.6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DAP1蛋白在制备调控人类寿命相关疾病药物中的应用,PDAP1作为新型分子靶点,与多种寿命相关疾病及性状显著相关;通过整合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和寿命相关性状的遗传数据,全面揭示PDAP1的生物学功能;PDAP1作用机制和因果效应为未来针对寿命相关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35647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86343.4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天冬酰胺在预测或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天冬酰胺可作为预测或诊断2型糖尿病的生物标志物,通过检测人血清中天冬酰胺浓度水平并结合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天冬酰胺浓度水平和2型糖尿病风险的关系,天冬酰胺浓度高提示受试者2型糖尿病风险,且天冬酰胺浓度每增加一个标准差,2型糖尿病风险显著增加,即天冬酰胺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天冬酰胺的检测试剂可用于预测或诊断2型糖尿病,为临床上筛查和诊断早期糖尿病提供新的辅助检测方法和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和临床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97622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31755.9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 ,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IPC: G16H50/50 , G16H50/30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心血管代谢共患病亚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在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中的应用,基于21项生物标记物与表型指标,利用无监督聚类算法构建心血管代谢共患病亚型,包括收集样本的代谢生物标记物与代谢表型指标作为原始数据,同时收集社会人口学信息、生活方式、疾病史和用药史数据;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后,选取21项生物标记物与表型指标建模,采用无监督聚类算法确定最优的聚类亚型数量,构建得到代谢共患病亚型MC1、MC2、MC3、MC4、MC5,其应用于远期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MC1、MC2、MC3提示远期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低,MC4、MC5提示远期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高,代谢共患病亚型对心血管疾病风险具有良好预测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97621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31756.3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 ,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IPC: G16H50/30 , G16B30/00 , G06F18/23213 , G06N5/01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肠道微生物年龄指标与长期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的预测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发现队列和验证队列;测量血生化指标,包括精确测量8类指标21种生物标记物和表型指标,采集发现队列的粪便样本进行DNA提取和宏基因组测序,获取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数据,预处理后用无监督的K‑means聚类,得代谢共患病亚型MCs1‑5并评估特征表型;选取代谢相对健康人群与年龄有显著相关性的微生物,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宿主年龄的预测模型构建肠道微生物年龄指标,验证肠道微生物年龄指标的可靠性,评估肠道微生物年龄指标与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该预测模型可用于长期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和/或健康老龄化管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