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1291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0563931.2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支气管镜专用引导装置,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安装有锁定机构,所述安装块的外表面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安装块的正面且位于锁定机构的右侧开设有通过孔,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套杆,所述安装块内部侧壁的中间位置处转动安装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内部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表面滑动安装有凸块。本发明通过转动调节轮,带动两组牙套向着相反的方向伸出,将患者的口腔撑开,防止患者在感到不适时产生抵抗动作,从而保证检查治疗能够顺利进行,同时也能避免患者的牙齿对纤维支气管镜造成破坏,延长纤维支气管镜的使用寿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较高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63644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81918.X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辅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三维面部图像识别技术的困难气道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通过三维面部扫描仪获取不同姿势的三维面部图像,直接转换为对应的三维点云数据;步骤S2、将三维点云数据输入训练好的困难气道预测模型进行分析后,自动输出困难气道评估结果;困难气道预测模型包括特征提取器和分类器;特征提取器通过Poi ntNet++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从三维点云数据中提取局部区域特征向量,并通过全局整合成全局特征向量后输入到分类器,分类器基于Cormack‑Lehane分级的标签对全局特征向量进行处理,并自动输出困难气道评估结果。本发明能够得到气管插管难易程度评估结果,精准的对临床麻醉中困难气道做出预警,降低麻醉相关死亡和伤残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79741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110974575.3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M1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麻醉科用气管防传染装置及其方法,包括连接仓体,所述连接仓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气连接管,且进气连接管延伸至连接仓体的内部,所述连接仓体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控压组件,所述连接仓体远离进气连接管的一侧设置与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远离连接仓体的一侧设置有输气管;本发明通过连接仓体、T型挡板、导气孔、连接杆、滑块、弹簧A、滑槽、气囊、连接头和输气管的互相配合,实现了对患者口腔的支撑以及对输气管位置的固定,同时避免了麻醉医师在进行插管时,遇到的分泌物喷溅、飞沫或者呛咳时携带的病毒扩散的情况发生,并且同时阻隔了病毒通过气管反向污染氧气管或者麻醉管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麻醉插管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3666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466777.3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困难气道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用户的语音音频进行声学特征提取和语音活性检测;将提取的声学特征进行平均池化处理,得到第一嵌入向量;将活性检测后的发声帧输入至用于表征困难气道的说话人的深度说话人模型,得到表征困难气道的第二嵌入向量;将第一嵌入向量联合第二嵌入向量输入至支持向量机,以检测困难气道。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困难气道的检测系统。本发明实施例基于语音技术实现困难气道的检测。解决了传统方法存在的繁琐、专业要求高和不够准确的问题。说话人嵌入很好地表征了气道的物理结构。由于语音信号传输方便,用户只需使用边缘设备即可进行检测,大大方便了用户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907977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0976526.3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困难气道的气管插管装置及其方法,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方的插管组件,第一固定板背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杆,本发明涉及气管插管辅助设备技术领域。该困难气道的气管插管装置及其方法,通过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限位板、第二丝杆、移动板、弹性限位机构和夹持板的设置,对患者头部的太阳穴处和下颚处进行固定,在导杆、联动板和第一丝杆的配合设置下,使得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间距可以调节,从而使得装置可以对不同大小的头进行限位固定,且直接将嘴部定位机构固定在装置上,可以将医生的手解放出来,为医生后续的插管提供便利条件,保证插管的效率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79682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974586.1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顶部的第一检测壳体,本发明涉及麻醉深度监测技术领域。该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将刺痛环套入手指,将插入刺针上的生物传感器插入手掌,然后把头罩戴在患者的头上,启动电动机带动转盘使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联动杆使滑动块带动套筒移动,伸缩杆的输出杆沿着限位槽转动,然后启动伸缩杆带动刺痛针扎入患者的手指,同理,更改伸缩杆输出杆的角度,进而更改刺痛针的扎入位置,从而根据BIS值和骨骼肌张力值进行对比参照,从而增加判断患者的麻醉深度的准确性,进而增加麻醉药物用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98401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564626.5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管及支气管麻醉的连通管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外部套管,所述外部套管的内部设置有气管本体,所述外部套管的内部且位于气管本体的右侧设置有送药管,所述外部套管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管头,所述外部套管的顶端表面对称安装有两组挡板,所述外部套管与管头之间通过调节机构安装,且外部套管的底部分别开设有与气管本体和送药管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外部套管的右侧表面且位于送药管的端口处设置有密封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在上药的过程中通过拉动拉环带动管头实现摆动,进而方便调节上药的位置,避免了常用的调节方式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同时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192105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662128.X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源呼末二氧化碳监测气管插管导航装置,包括若干个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的二氧化碳传感器的一端与二氧化碳导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的二氧化碳传感器的另一端通过导气管与气管集线接头相连,所述的气管集线接头与气泵相连,所述的二氧化碳导管的另一端聚拢插入到气管插管的引导管内。本发明可以用于气管插管的引导管,使引导管具有二氧化碳监测功能,方便确定气管插管的合适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811518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11266418.6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源呼末CO2监测辅助可视光棒,包括:手柄、泵体、药仓、棒体和支架。所述手柄与分别与药仓、泵体和棒体连接,棒体一端设置有棒头连接。棒头中设置有灯具、雾化头。电路管与棒体外壁连接,一端连接显示屏,另一端与棒头内的摄像头连接。支架套接在棒体上,通过固定于患者的口腔外侧或下巴处,增加棒体的稳定性。通过各部件的配合,可以在气管插管过程中对患者的气管内部进行观察,避免直接喉镜插管产生的困难。通过有效地配合气管插管使用,使得气管插管的准确率高,耗时短,不易对患者病人造成副损伤。还可以通过泵体将药仓中消炎药剂通过雾化头喷至患者的气管内部,起到舒缓抗炎,降低气管细菌感染几率和患者不适感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848967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340902.2
申请日:2019-04-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C08G83/00 , A61K47/52 , A61K47/60 , A61K31/33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共价键连接多臂聚乙二醇和巯基的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用途。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氧化石墨烯片层上的羧基活化,得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2)在氧化石墨烯的片层上接枝多臂聚乙二醇和巯基: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与端基为氨基的多臂聚乙二醇、缩合剂、水溶性强碱和半胱氨混合均匀,升温至50-100℃反应6-24h,分离,即可。本发明的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在水中具有优秀的分散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所含巯基能够通过双硫键负载非水溶性抗癌症药物,是一种具有可控释放作用的纳米药物载体平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