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82720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190859.7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31/00 , A01G24/00 , A01G24/35 , C05D9/00 , C05G3/00 , C05F3/00 , C05F5/002 , C05F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低载荷改建屋顶绿化的轻质保水型基质,由12~30体积份的有机肥,15~45体积份的椰糠,10~30体积份的草炭,15~35体积份的蛭石,10~35体积份的沸石组成,其中有机质含量>30%,总养分2‑5%,pH为5.5‑7.5,EC
-
公开(公告)号:CN11861420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29702.4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龙舌草种子萌发及促进龙舌草幼苗生长的方法,属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龙舌草种子萌发的方法,通过对龙舌草种子经不同的预处理,对比种子萌发率和萌发指数,结果表明,流水冲洗处理和适量研钵研磨有利于种子的萌发,且冲洗时间越长越利于种子萌发;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龙舌草幼苗生长的方法,通过将龙舌草幼苗在不同的介质中培养,对比龙舌草幼苗的叶片面积、叶片数量及根长,结果表明,水稻土与草炭混合介质最适合幼苗的生长。应用本发明的方法显著提高了种子的萌发,加快了种子的萌发过程,提高了种子的萌发势,促进了龙舌草幼苗的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733376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031114.8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 ,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IPC: G06V20/10 , G06V10/774 , G06V10/84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和植物物候特性的落叶量预测方法及系统,以行道树种的生理物候特性为基础,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获取目标树种的生态气象数据,两者结合获得预测模型,再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获取目标树种未来24到48小时内的网格化生态气象数据进行预测,能够提前预测树木落叶情况,使城市管养部门和城市居民提前了解路面落叶状况,合理调配人力资源,采用更高效的作业模式,达到城市界面高效治理的目的。本发明高效整合了多源遥感生态气象数据、植物物候信息和机器学习算法,能够有效提供关于城市任意网格化区域特定行道树种的落叶预测情况,极大的提高了城市界面清洁作业效率,解决了以往技术不能提供落叶预测预报的痛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357600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911415045.4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IPC: A01G23/04
Abstract: 一种移根容器,包括异型移根容器,所述异型移根容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容器及下容器,上容器的上下两端开口,下容器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在上容器的上边缘处设有多个圆环。本发明提供一种移根容器,在树木移栽的过程中,现将树木的根系放入异型移根容器中,然后回填营养土,营养土的用量为异型移根容器的容积,在保证树根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减少了营养土的用量;再将异型移根容器放置到树穴中,回填普通土,并拆除异型移根容器,移根容器可循环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33926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293205.3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 上海市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 , 上海景遥空间遥感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V20/17 , G06V20/10 , G06V10/30 , G06V10/24 , G06V10/764 , G06T5/80 , G06T5/70 , G06T7/62 , G06T7/80 , G06T3/4038 , G06V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多源遥测技术的城市公园生境识别与划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生境分类系统的建立、多源遥感影像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多源遥感影像数据的矢量划分和多源遥感影像数据整合与生境类型分布图绘制。该方法依托无人机为载体获取多源遥感影像,运用正射、多光谱、雷达、高程等遥测及数据处理技术,对地表地物进行精细分类,提高分类的准确性和精度。与小尺度生境空间识别人工解译的方法相比,本发明的速度更快,减少了人工工作量,避免了繁琐的野外调查工作;本发明为高精度识别城市公园绿地生境识别与划分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有助于监测和优化城市公园植被群落结构,营建与人友好型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03410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10918385.9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 ,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改善滨海盐碱地的污泥水热炭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复合肥至少包括污泥水热炭、菇渣与牛粪。本发明将污泥水热炭、菇渣与牛粪进行堆肥制备成复合有机肥,利用有机物料所含有的腐植酸类物质对土壤中的盐离子有很强的交换能力和吸附作用,从而降低了污泥水热炭本身携带盐度对土壤的影响,提高并平衡了盐碱土对污泥水热炭的消纳量。本发明技术方案用于改良盐碱土,可同时解决大量污泥水热炭废物的再利用,并且具备盐碱土结构改善、养分供给、持续缓释、环保安全的多重效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90341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18385.9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 ,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改善滨海盐碱地的污泥水热炭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复合肥至少包括污泥水热炭、菇渣与牛粪。本发明将污泥水热炭、菇渣与牛粪进行堆肥制备成复合有机肥,利用有机物料所含有的腐植酸类物质对土壤中的盐离子有很强的交换能力和吸附作用,从而降低了污泥水热炭本身携带盐度对土壤的影响,提高并平衡了盐碱土对污泥水热炭的消纳量。本发明技术方案用于改良盐碱土,可同时解决大量污泥水热炭废物的再利用,并且具备盐碱土结构改善、养分供给、持续缓释、环保安全的多重效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81707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831564.8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污染土壤的封闭式修复装置,至少3个以上密封箱串联,密封箱底部与收集箱连接,收集箱与储蓄箱连接后与水处理系统连接,水处理系统与喷淋管连接。所述的密封箱底部与收集箱连接处设置有多孔透水砖。采用该装置修复土壤的方法,其方法为密封箱内将待修复的污染土壤中添加生物炭及无机改良材料,混合搅拌均匀,并压紧振实,层高为30-60cm;密闭容器外污染土壤上覆一层至少50cm厚的绿化种植土壤;绿化种植土壤层上部根据景观需求进行景观植物群落配置,每25-35天模拟人工降雨一次,以浸透待修复的污染土壤层为准。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应用于所述重度石油烃污染的土壤中,石油烃浓度为50-80g/kg土壤降低至40mg/kg土壤及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6982721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190867.1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IPC: A01G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垂直绿墙的固土肥力型基质,由25~40体积份的椰糠、5~20体积份的草炭、10~20体积份的食用菌菇渣、5~15体积份的山沙、5~15体积份的蛭石、15~35体积份的沸石组成,理化指标为:pH为5.5‑7.8,EC 25%,干容重为0.4‑0.85Mg/m3,湿容重0.65‑1.25Mg/m3总养分含量2‑5%。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适用于垂直绿墙的固土肥力型基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基质具有保水性和保肥性,养分含量高、养护量少、养分流失慢等特点,适合城市垂直绿墙、屋顶绿化等多种形式,对促进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71728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47660.5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 Y02P60/40 , A01C1/00 , A01C1/0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促进沼泽小叶桦种子萌发的方法,在每年的9月采集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沼泽小叶桦成熟种子;将采集的种子保存在透气的棉布袋中,自然存放;将种子在上海自然越冬,保持种子活性;选取健康、饱满的种子,去除苞片、叶片、残胚和杂质;将选取好的种子用纱布包裹,浸泡在30~35℃的温水中,浸泡8~12h;将浸泡过的种子放置于培养器皿中,将培养皿置于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条件为:白天30℃,16h,光照3000~4000lux;晚上25℃,8h,无光照;15天后收集沼泽小叶桦幼苗。本发明通过种子收集时间、保存条件、萌发条件等因素控制,促使沼泽小叶桦种子萌发,发芽率达66%以上,从而为其在盐碱地大量造林提供苗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