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涡流阻尼器的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41936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75676.3

    申请日:2015-06-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6/00 E04B1/9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涡流阻尼器的安装方法,包括:步骤1:在地面或楼板上平铺且固定设置支撑架;步骤2:在支撑架上固定至少两根平行的具有第一滑块的下层轨道,将多块铜板平铺固定在支撑架上,使拼装后的铜板中心具有空心的施工空间;步骤3:在两侧的第一滑块上分别设置具有第二滑块的上层轨道;步骤4:在第二滑块上固定设置回转轴滑板,在所述施工空间中设置磁钢安装盘和磁钢,在磁钢安装盘上固定设置两个耳板,通过回转轴依次穿过耳板和回转轴滑板,将回转轴固定在耳板上,并使得回转轴与回转轴滑板转动连接;步骤5:在磁钢安装盘上固定设置至少一根连接轴。本发明节约了施工资源、降低了施工成本、保证了施工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一种电涡流阻尼器的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41936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375676.3

    申请日:2015-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涡流阻尼器的安装方法,包括:步骤1:在地面或楼板上平铺且固定设置支撑架;步骤2:在支撑架上固定至少两根平行的具有第一滑块的下层轨道,将多块铜板平铺固定在支撑架上,使拼装后的铜板中心具有空心的施工空间;步骤3:在两侧的第一滑块上分别设置具有第二滑块的上层轨道;步骤4:在第二滑块上固定设置回转轴滑板,在所述施工空间中设置磁钢安装盘和磁钢,在磁钢安装盘上固定设置两个耳板,通过回转轴依次穿过耳板和回转轴滑板,将回转轴固定在耳板上,并使得回转轴与回转轴滑板转动连接;步骤5:在磁钢安装盘上固定设置至少一根连接轴。本发明节约了施工资源、降低了施工成本、保证了施工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质量箱系统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28714U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20460606.3

    申请日:2015-06-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质量箱系统,包括箱体、配重块和限位轴,所述配重块设置在箱体中,所述箱体包括:箱体底板,铺设在胎架上,所述胎架设置在支承楼面上;箱体立板模块,包括多块箱体立板,多块所述箱体立板立设在所述箱体底板上,多块所述箱体立板与箱体底板围设成若干个空腔,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所述空腔中;箱体顶板,固定在所述箱体立板模块的顶端和/或配重块的顶端,所述限位轴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胎架上,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箱体底板及配重块或穿过所述箱体底板、配重块及箱体顶板。本实用新型确保了质量箱系统施工质量和精度,确保了施工周期的合理最优。

    沉井封底辅助系统及沉井封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436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275496.1

    申请日:2025-03-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沉井封底辅助系统及沉井封底方法。该沉井封底辅助系统包括拼接装置和覆盖膜组件,拼接装置沿周向设置于内井壁;覆盖膜组件包括第一覆盖膜和第二覆盖膜,第一覆盖膜具有沿内井壁的周向围合的第一接合边,第二覆盖膜具有第二接合边,拼接装置沿周向移动能够将第二接合边正对连接于第一接合边;当覆盖膜组件处于下沉状态时,第一覆盖膜环绕包覆于内井壁,第二覆盖膜卷缩设置于内井壁;第二接合边连接于第一接合边后的覆盖膜组件,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翻折至浇筑状态,此时第一覆盖膜和第二覆盖膜均贴覆于开挖面,且在开挖面上形成封闭的浇筑面。该沉井封底方法能够提高沉井的封底质量,并加快施工效率。

    一种焊接质量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73398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187391.0

    申请日:2025-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接质量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属于焊接技术领域,焊接质量监测方法包括基于标准焊接环境构建标准数据库,其中,标准数据库中包括各工艺类型对应的光信号标准值;按照预设周期采集当前焊接环境的实时光信号,根据标准数据库和实时光信号确定当前焊接环境的质量监测结果,其中,质量监测结果包括符合标准和不符合标准;当质量监测结果为不符合标准时,调整当前焊接环境的焊接参数。通过从数据采集到分析判断,再到参数调整,实现了对焊接质量的全程实时监控和及时优化,提高了焊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有效减少了因质量问题导致的产品损失和成本增加,同时也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