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9837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173366.3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上海广联环境岩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灌井滤水段回灌功效对比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的中的双层底管置于试验装置底座上,双层底管与滤水系统中的不同过滤管的下部连接,双层底管外依次套接有内、外层挡砂滤水框架、过滤管与双层底管下部连接,滤料层置于双层底管及过滤管与内层挡砂滤水框架之间,原状土层置于内层挡砂滤水框架与外层挡砂滤水框架之间;水位观测管分别设置在滤水管、滤料层和原状土层内,进水管置于双层底管中,并设有流量计量表。本发明解决了回灌井构造设计中滤水段(过滤器和滤料层)的选用的定量对比分析,可分别确定不同过滤器和不同滤料层的阻水效应,可通过试验确定相对最优的过滤器和滤料层组合,确保回灌井滤水段设计的相对最优性。
-
公开(公告)号:CN216846866U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20381870.8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上海广联环境岩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灌井滤水段回灌功效对比试验装置,双层底管置于试验装置底座上,双层底管与滤水系统中的不同过滤管的下部连接,双层底管外依次套接有内、外层挡砂滤水框架、过滤管与双层底管下部连接,滤料层置于双层底管及过滤管与内层挡砂滤水框架之间,原状土层置于内层挡砂滤水框架与外层挡砂滤水框架之间;水位观测管分别设置在滤水管、滤料层和原状土层内,进水管置于双层底管中,并设有流量计量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回灌井构造设计中滤水段(过滤器和滤料层)的选用的定量对比分析,可分别确定不同过滤器和不同滤料层的阻水效应,可通过该装置试验确定相对最优的过滤器和滤料层组合,确保回灌井滤水段设计的相对最优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7705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23990.2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压井及其渗漏检测方法,其中降压井包括:开挖于地面的井孔;插设于井孔内且顶端凸伸出地面的井管;回填于井孔和井管外壁之间的粘土球层;埋设于粘土球层内的多个水压计,多个水压计沿着井管的深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位于同一深度的多个水压计围绕井管的外壁间隔设置,当检测到水压计的示数增大时,判断对应的水压计的埋设位置附近出现渗漏,以确定渗漏位置并对渗漏位置进行封堵施工。在粘土球层密封性能较好的情况下,水压计相当于布置在隔水层中,检测到的孔隙水压力较小数值稳定。当水压计的示数增大且变化速率快时,即可判断该水压计埋设位置的附近粘土球存在渗漏问题。及时作出修补措施,防止进一步渗漏。
-
公开(公告)号:CN112964225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110158067.8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G01C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调平功能的沉降检测系统及其调平方法,用于检测隧道的沉降量,该沉降检测系统包括:供安装于隧道的底面的架体;间隔安装于架体的顶部且竖直设置的若干加载件,该加载件的长度可调;安装于加载件的顶部的静力水准仪,且若干静力水准仪相互连通,以检测静力水准仪对应位置的沉降量;以及与加载件控制连接且与静力水准仪通讯连接的驱动件,通过驱动件根据静力水准仪的读数调节加载件的长度,使得若干静力水准仪的读数相同,从而若干静力水准仪位于同一水平面。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检测系统难以调至水平的问题,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度,且调平简单,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96422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58067.8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G01C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调平功能的沉降检测系统及其调平方法,用于检测隧道的沉降量,该沉降检测系统包括:供安装于隧道的底面的架体;间隔安装于架体的顶部且竖直设置的若干加载件,该加载件的长度可调;安装于加载件的顶部的静力水准仪,且若干静力水准仪相互连通,以检测静力水准仪对应位置的沉降量;以及与加载件控制连接且与静力水准仪通讯连接的驱动件,通过驱动件根据静力水准仪的读数调节加载件的长度,使得若干静力水准仪的读数相同,从而若干静力水准仪位于同一水平面。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检测系统难以调至水平的问题,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度,且调平简单,效率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