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54718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610261254.8
申请日:2016-04-26
申请人: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CPC分类号: Y02E50/13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以实验室自制杂多酸Cr‑Anderson为催化剂,以植物油和甲醇为原料,在常压下,加热回流合成生物柴油,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杂多酸催化剂加入到三口烧瓶中,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加热搅拌,待催化剂完全溶解,再加入甲醇,在60‑90℃下搅拌1小时,然后将预热至60‑90℃的植物油加入到混合体系里,回流反应3‑8小时,即得生物柴油;植物油为稻米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棉籽油、花生油中的任一种,植物油、甲醇的摩尔比为1:6‑20,催化剂用量为植物油质量的0.5‑5%;本发明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既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能减少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5797591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610181759.3
申请日:2016-03-28
申请人: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摘要: 本发明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超疏水性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石墨烯和纳米二氧化硅分散于极性非质子溶剂中,超声处理3‑20h,得到分散液;再将聚偏氟乙烯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于20‑80℃下溶解于分散液中,搅拌3‑48h,之后超声1‑5h得到均匀的铸膜液;铸膜液通过刮膜器刮涂生成初生膜,将初生膜浸入到凝胶浴中0‑3h,再转移到去离子水浴中浸泡2‑8天固化成膜,自然晾干,得到超疏水性聚偏氟乙烯微孔膜;本发明的方法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制备方法简单,其制备的微孔膜膜表面的水接触角为158±1°,抗压性能良好,具有良好的疏水亲油性,在石油化工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390680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510849597.1
申请日:2015-11-27
申请人: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分类号: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4/136 , H01M4/1397 , H01M10/0525
摘要: 本发明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CNFs经酸化处理过后,离心水洗,分散到水中,将分散好的CNFs与分散好的苯胺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混合,超声形成稳定均匀的混合液,冰水搅拌并加入酸化的过硫酸铵,得到的分散液经过离心、水洗得到CNFs@PANI,再加入NaMoO和NaS,停止加热,自然冷却搅拌,得到CNFs@PANI/MoS,然后在高温下煅烧碳化,最终得到CNFs@NC/MoS。本发明的方法利用原位生长的聚苯胺可以有效的阻止粉碎的二硫化钼由内在层面引起的体积膨胀,从而使得复合负极材料的稳定性能好,易控制,而且能够有效的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大大提高了电池的比容量以及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207111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610552386.6
申请日:2016-07-14
申请人: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分类号: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GO‑PANI‑Ni3S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均匀,分别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和苯胺进行混合,超声形成稳定均匀的混合液,冰水浴搅拌并逐滴加入用盐酸酸化的过硫酸铵,继续冰水浴搅拌12小时,将得到的墨绿色溶液离心、水洗得到凝胶状的物质,再将其超声分散于盐酸溶液中,然后向其中滴加四水醋酸镍水溶液继续超声至均匀,最后将其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在180℃下水热12小时,加入九水硫化钠水溶液,再离心、水洗、冻干便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该复合负极材料有很好的循环性能和高倍率充放电容量,从而提高了以该材料作为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482806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510817765.9
申请日:2015-11-23
申请人: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的荧光介孔无机氧化物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荧光介孔无机氧化物纳米粒子是核壳结构,核为致密实心小球,为氧化硅、氧化铁或氧化锰无机纳米粒子;壳层为有机荧光基团改性的介孔结构。所述壳层的有机荧光基团为有机荧光双头硅源结构,其结构表示为(R’O)3Si‑R‑Si(R’O)3,其中R’为C1‑C4烷基,R为荧光发色团。本发明通过1)无机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制备;2)核‑壳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制备;3)壳层介孔孔道模板剂的去除三步骤制备得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纳米粒子,具有规整的形貌和良好的单分散性;骨架有机荧光团改性,荧光性能可调控;反应条件温和,制备简单,易重复。
-
公开(公告)号:CN105772101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610211265.5
申请日:2016-04-06
申请人: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苯乙基硫脲修饰的Mn‑Anderson型杂多酸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首先将钼酸钠与四丁基溴化铵反应生成[N(C4H9)4]4[α‑Mo8O26],再将其与三羟基氨基甲烷、乙酸锰回流得到有机双边氨基修饰的Mn‑Anderson型多金属氧酸盐;接着合成1‑苯乙基异硫氰酸;最后将有机双边氨基修饰的Mn‑Anderson型多金属氧酸盐与1‑苯乙基异硫氰酸反应得到目标催化剂。本发明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得到的催化剂可用于烯烃的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催化活性高、可回收利用,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281497B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610670574.9
申请日:2016-08-16
申请人: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发明人: 韩生 , 赵志成 , 薛原 , 蔺华林 , 韩治亚 , 许广文 , 连俊 , 周嘉伟 , 刘平 , 陈达明 , 廉翔 , 陈红艳 , 余焓 , 卢德力 , 蒋继波 , 邱丰 , 于飞 , 李原婷 , 祝俊
IPC分类号: C10L1/12 , C10L1/196 , C10L10/14 , C08F220/18 , C08F222/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复合二元聚合物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纳米复合二元聚合物降凝剂由纳米材料和二元聚合物降凝剂通过溶剂共混法复合而成。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将甲基丙烯酸和多碳醇进行酯化,然后再与马来酸酐共聚,得到二元聚合物降凝剂,最后将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的纳米SiO2材料与二元聚合物降凝剂采用溶剂共混法进行复合,得到纳米复合二元聚合物降凝剂。本发明的纳米复合二元聚合物降凝剂性能稳定,效果优越,在原有二元聚合物降凝剂的降凝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降凝效果。将其应用于0#柴油中,能使0#柴油的滤点和冷凝点分别降低10‑17℃和24‑35℃,降凝效果优于二元聚合物降凝剂。
-
公开(公告)号:CN105833911B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610211367.7
申请日:2016-04-06
申请人: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分类号: B01J31/18 , B01J27/19 , C07B53/00 , C07B41/02 , C07C29/03 , C07C33/26 , C07C33/46 , C07C41/26 , C07C43/2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苯乙基硫脲修饰的Cr‑Anderson型杂多酸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以钼酸铵与硝酸铬为原料反应生成Cr‑Anderson型杂多酸(NH4)3[Cr(OH)6Mo6O18],再将其与三羟基氨基甲烷在水热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有机单侧氨基修饰的多金属氧酸盐;接着合成1‑苯乙基异硫氰酸;最后将有机单侧氨基修饰的多金属氧酸盐与1‑苯乙基异硫氰酸反应得到1‑苯乙基硫脲修饰的Cr‑Anderson型杂多酸催化剂。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环境友好。本发明得到的催化剂用于烯烃的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催化活性高,可回收利用,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543912B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610085510.2
申请日:2016-02-15
申请人: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铜基体上制备复配表面活性剂/La‑Ni‑Mo‑W共沉积镀层的方法。通过对纯铜片抛光、除油、浸蚀前处理;然后以铜片为阴极,镀铂的金属钛网板为阳极;在恒温水浴条件下进行电镀就可得到复配表面活性剂/La‑Ni‑Mo‑W共沉积镀层。本发明采用在镍(Ni)‑钼(Mo)‑钨(W)镀液中加入复配表面活性剂和稀土元素镧(La)的方法来制备共沉积镀层,所得复配表面活性剂/La‑Ni‑Mo‑W共沉积镀层具有厚度均匀、硬度高、耐磨和耐腐蚀性好、稳定性好以及析氢活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860903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217527.4
申请日:2015-04-30
申请人: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分类号: C07D301/24 , C07D303/36
摘要: 一种沙奎那韦中间体的制备方法,(1S,2S)‑(1‑苄基‑3‑氯‑2‑羟基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与甲磺酰氯在氮气环境下,在三乙胺和甲苯中发生甲磺酰化作用,得到(1S,2S)‑(1‑苄基‑3‑氯‑2‑甲磺酸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1S,2S)‑(1‑苄基‑3‑氯‑2‑甲磺酸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与醋酸金属盐在18‑冠醚‑6和甲苯中反应得 (1S,2R)‑(1‑苄基‑3‑氯‑2‑乙酸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1S,2R)‑(1‑苄基‑3‑氯‑2‑乙酸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与KOH、THF和乙醇混合后,反应得到 (2R,3S)‑1,2‑环氧‑3‑叔丁氧羰基氨基‑4‑苯基丁烷。本发明反应时间短、产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