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料搅拌装置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00726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345182.6

    申请日:2017-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料搅拌装置及施工方法,该装置包括搅拌机,搅拌机包括搅拌仓、搅拌系统以及动力系统,搅拌系统包括若干搅拌桨组,若干搅拌桨组均匀分布于动力系统的四周,每个搅拌桨组包括一个外部搅拌桨和若干内部搅拌桨,两个相邻的搅拌桨组中的一个外部搅拌桨设有紧贴搅拌仓侧壁的边部搅拌叶,另一个外部搅拌桨的底部设有紧贴搅拌仓底壁的底部搅拌叶,使得物料搅拌更加均匀;由于外部搅拌桨和内部搅拌桨的形状均与搅拌仓的侧壁形状相对应,且均相对搅拌仓的侧壁平行设置,可以使得待搅拌物料与外部搅拌桨及内部搅拌桨接触更加充分,搅拌更加均匀。

    一种双向支撑体系变形监测补偿装置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43070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198506.6

    申请日:2018-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支撑体系变形监测补偿装置及施工方法,属于基坑支撑体系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双向钢支撑在施工过程中由一端作为固定端向另外一端进行安装,难以保证超长双向钢支撑十字接头精准定位,施加预应力易产生位移误差,难以保证深大基坑施工安全的问题。该体系包括十字接头,对称依次设置其两侧的钢支撑和活络端,活络端的另一端通过预埋件与基坑的围檩连接,十字接头处设有能够检测和控制钢支撑和十字接头位移偏差的同步控制装置。该施工方法:首先由中部向两边开挖基坑土方,并依次形成对撑和斜撑;其中在施工对撑时,先行定位安装中部十字接头,然后向两端安装钢支撑、余下十字接头和两端的活络端,最后在活络端同步施加预应力。

    一种过混凝土凌空梁自爬升整体式筒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86332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810198502.8

    申请日:2018-03-12

    Abstract: 本发明的过混凝土凌空梁自爬升整体式筒架体系及施工方法,属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独立工具式模架体系进行电梯井施工效率低的问题。该体系包括承重架体、下挂架体和提升钢梁、大模板、附墙装置、爬升靴、导轨以及液压系统,大模板和爬升靴固定在电梯井剪力墙两侧,液压系统设置在承重架体上,导轨设置于爬升靴上;提升钢梁设置于筒架顶部,提升钢梁下部挂设承重架体和下挂架体,承重架体设于电梯井两端爬升机位处。该方法,依次安装爬升靴、承重架体、导轨、提升钢梁和下挂架体;再绑扎施工层钢筋、埋设预埋件和安装大模板,浇筑混凝土,然后安装上一层爬升靴、提升导轨和爬升筒架,爬升完毕后绑扎施工层钢筋和浇筑混凝土,依次循环施工。

    紧邻同步施工保护对象的深大基坑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86296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446490.1

    申请日:2017-06-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7/02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紧邻同步施工保护对象的深大基坑的施工方法,涉及软土深基坑施工变形控制领域。针对现有紧邻同步施工保护对象的深大基坑的施工方法,先施工大基坑后施工紧邻保护对象的狭长基坑,造成保护对象结构施工完成后仍施工与其相邻的狭长基坑的情形,对保护对象的施工或使用造成较大影响,而且增大保护对象基坑变形的问题。步骤如下:将紧邻同步施工保护对象的深大基坑划分为紧邻保护对象的狭长基坑和远离保护对象的大基坑,将狭长基坑划分为基坑一和基坑二,将大基坑划分为基坑三和基坑四;采取逆作法施工狭长基坑的基坑一,待基坑一地下室逆作施工完毕后,同步逆作施工处于深大基坑对角线位置的狭长基坑的基坑二和大基坑的基坑三;待基坑二施工完毕后,逆作施工与基坑二紧邻的大基坑的基坑四。

    超大层高地下室结构的深基坑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224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152796.8

    申请日:2016-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大层高地下室结构的深基坑支护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深大基坑支护体系施工难度大、安全性不高、施工效率低的问题。该支护方法包括:一、在围护结构顶部设置混凝土支撑,并设置栈桥,在较大面积基坑阶梯处设置混凝土支撑,在下层较小基坑面积阶梯处设置钢支撑;二、由上至下依次分若干阶梯区域设置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并开挖基坑内土方至基底,并浇筑垫层和基础底板;三、由下往上施工地下室外墙及各阶梯区域基础底板,同时保留底部钢支撑,依次拆除对应的混凝土支撑,并施工相应的钢换撑,随拆随撑,直至浇筑完成地下室首层结构梁板;四、待周边密实回填后,由下往上依次拆除各阶梯区域钢支撑和钢换撑。

    一种逆作法中汽车坡道顺作施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63330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52155.0

    申请日:2016-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H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作法中汽车坡道顺作施工的方法,包括:步骤1:逆作法施工地下室结构至底板完成,同时在汽车坡道结构处设置临时水平支撑;步骤2: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成后开始各层同时顺作施工汽车坡道结构,并且将车道板、坡道侧墙与本层顶板结构处的支撑梁连接;步骤3:等汽车坡道结构的强度满足要求后,拆除临时水平支撑,整个地下室坡道结构施工完成。本发明可根据受力需要设置临时水平支撑,用于水平传力,工艺简便;无需凿除支撑梁,施工绿色环保;并且汽车坡道可以在地下室结构的各层同步施工,施工速度快于常规方法。

    超大层高地下室结构的深基坑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2241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611152796.8

    申请日:2016-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大层高地下室结构的深基坑支护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深大基坑支护体系施工难度大、安全性不高、施工效率低的问题。该支护方法包括:一、在围护结构顶部设置混凝土支撑,并设置栈桥,在较大面积基坑阶梯处设置混凝土支撑,在下层较小基坑面积阶梯处设置钢支撑;二、由上至下依次分若干阶梯区域设置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并开挖基坑内土方至基底,并浇筑垫层和基础底板;三、由下往上施工地下室外墙及各阶梯区域基础底板,同时保留底部钢支撑,依次拆除对应的混凝土支撑,并施工相应的钢换撑,随拆随撑,直至浇筑完成地下室首层结构梁板;四、待周边密实回填后,由下往上依次拆除各阶梯区域钢支撑和钢换撑。

    一种受力转换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67752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34057.7

    申请日:2017-0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受力转换装置,用于在爬升支承体系上爬升,包括一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爬升支承体系上;还包括一爬升机构,设置在所述爬升支承体系上且位于所述固定机构的下方;还包括一动力连接机构,一端与所述固定机构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爬升机构固定,当所述固定机构受力时,通过所述动力连接机构传递至所述爬升机构上,使得爬升机构向上运动。本发明可为动力系统提供大承载力反力点,为重载模架体系爬升创造了条件;本发明提供的受力转换装置构造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现场施工。

    用于长大深基坑的分块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13167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31533.1

    申请日:2016-07-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7/02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长大深基坑的分块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该结构包括若干将基坑分成几个分区的分区撑,每个分区内固定设置一个圆环撑,圆环撑的内侧边缘呈圆形,圆环撑的外侧边缘与所在分区的边缘相匹配。可实现超长超大基坑的一次性开挖,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减少人工、材料以及时间的浪费,满足了绿色施工的发展要求。并可有效减少内支撑数量,使得塔楼可以避开支撑结构施工,当地下室底板完成后即可施工塔楼,加快了整体施工进度。施工顺序不同,会对圆环撑的变形及内力分配产生重要影响,而圆环撑的真圆度控制不力,将影响基坑工程的安全性,本发明通过对基坑进行分区规划、分区施工,有效控制了圆环撑的真圆度,从而提高了基坑工程的安全度。

    混合料搅拌输送装置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72179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345030.6

    申请日:2017-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料搅拌输送装置及施工方法,该装置包括搅拌机、输送泵、可移动输送管、移动平台以及用于将待搅拌物料输送至搅拌机的传输机,搅拌机包括搅拌仓、搅拌系统以及动力系统,搅拌系统包括若干搅拌桨组,若干搅拌桨组均匀分布于动力系统的四周,每个搅拌桨组包括一个外部搅拌桨和若干内部搅拌桨,两个相邻的搅拌桨组中的一个外部搅拌桨设有紧贴搅拌仓侧壁的边部搅拌叶,另一个外部搅拌桨的底部设有紧贴搅拌仓底壁的底部搅拌叶,使得物料搅拌更加均匀;由于外部搅拌桨和内部搅拌桨的形状均与搅拌仓的侧壁形状相对应,且均相对搅拌仓的侧壁平行设置,可以使得待搅拌物料与外部搅拌桨及内部搅拌桨接触更加充分,搅拌更加均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