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9318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106009.6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反应堆临界热流密度试验系统可用性评估方法,包括进行试验系统的标定试验,验证试验系统的可靠性;测定并验证试验系统的模型特征量,确保特征量的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要求;对试验用测量仪器仪表进行校准,使试验温度、压力、流量、电压及电流满足要求;验证与确认工况、动作的稳定性及可控性,验证获取临界热流密度试验数据的过程正确无误;验证与确认质量平衡试验及能量平衡试验,使试验本体的入口和出口的质量和能量保持平衡;进行预试验,确认试验系统功能完整、运行可靠、数据可信,满足临界热流密度试验的试验需求。本发明对于指导CHF试验实施,确保燃料组件CHF试验满足技术和质量目标具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31357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50551.1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16C60/00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反应堆临界热流密度试验的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临界热流密度试验的棒束试验件的设计特征,步骤2,根据所述棒束试验件的特征,构建棒束试验件的子通道的模型,步骤3,采用所述模型,计算所述棒束试验件的临界热流密度值。还提供了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根据本发明的核反应堆临界热流密度试验的模拟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合理指导CHF试验的实施和后续安全分析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27265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40158.1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ELAP5的数据后处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激活不同类型的数据后处理选项,输入不同类型数据后处理选项的相关信息;其中,数据后处理选项包括LOCA事故分析选项和事故序列输出选项;根据激活的数据后处理选项类型和输入的相关信息,在RELAP5程序计算产生的结果文件中抽取相应数据;基于抽取的相应数据,自动计算并输出计算结果;其中,计算结果包括LOCA事故中破口释放的质能和基于触发时间排序的事故序列。本发明根据激活的数据后处理选项的不同,自动抽取相应数据并计算输出LOCA事故中破口释放的质能和基于触发时间排序的事故序列,有效提高数据后处理的智能化程度以及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3348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75909.9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向筒试验件,位于一体化反应度模型件中,试验件包括上法兰,位于试验件的顶部;下法兰,位于试验件的底部;以及多个圆棒,多个圆棒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上法兰和下法兰,多个圆棒所在位置和与试验件对应的导向筒原型中至少部分的控制棒所在位置相同。本申请简化了导向筒的实际结构的同时能够满足一体化反应堆模拟水力试验和流致振动试验的需求,降低了导向筒试验件的制造成本和工艺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5158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056904.1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浙江伦特机电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一体式具有测量功能的全自动矿物电缆组件打圈装置,包括打圈底板、电缆支柱组件、角度刻度尺、电缆支柱导轨、半径刻度尺、电缆导向器、螺纹盘、操作台以及操作面板,电缆支柱导轨、角度刻度尺和半径刻度尺位于打圈底板上,螺纹盘位于打圈底板下方,打圈底板,通过螺纹盘与操作台相连,电缆支柱组件通过电缆支柱导轨固定在螺纹盘上方,电缆导向器位于打圈底板侧面,所示操作面板位于操作台侧面;操作台控制打圈底板、螺纹盘的旋转,以及电缆导向器的进线角度和进线高度调整。本发明集自动调整打圈半径、快速并精确计算矿物电缆组件长度三种功能于一体。
-
公开(公告)号:CN11919799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708160.1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验证虹吸破坏装置在低压下的反向喷放能力的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试验系统包括虹吸破坏装置、低压试验罐以及排放管道。其中,低压试验罐内容纳有工质。虹吸破坏装置设置于低压试验罐内。虹吸破坏装置和排放管道连接,排放管道和低压试验罐的外部相连通。排放管道设置有破口模拟结构。在破口模拟结构产生的压差作用下,低压试验罐内的工质自虹吸破坏装置经排放管道排放至低压试验罐外,以获取虹吸破坏装置的试验数据,进而得到虹吸破坏装置在低压下的反向喷放能力。上述试验系统可试验验证虹吸破坏装置在低压条件下对破口事故的缓解能力并进行合理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729111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070100.7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21C17/0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组件壳侧阻力模拟件的参数匹配方法和系统,模拟件位于一体化反应堆试验件中的反应堆压力容器中,且模拟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模拟阻力的多孔板,参数匹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一体化反应堆试验件中一回路所需换热组件壳侧阻力模拟件的壳侧压降需求值确定多孔板的目标压降值;设定多孔板的初始参数;使用初始参数计算多孔板的试验压降值;判断试验压降值和目标压降值是否匹配,当判断结果为否时重新调整初始参数并继续根据调整后参数计算孔板的调整后试验压降值,直至调整后试验压降值和目标压降值匹配。本申请能够提升一体化反应堆一回路换热组件壳侧阻力模拟件与原型的匹配度,提高试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3813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56783.0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浙江伦特机电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IPC: G21C17/112 , G21C17/108 , G21C17/10 , G21C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用的堆芯仪表套管组件及集成方法,堆芯仪表套管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接头、外壳和子弹头端塞,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热电偶、支撑杆、第一中子探测器和多个第二中子探测器,所述子弹头端塞上设置有与所述外壳的内部连通的定位槽,所述热电偶的一端、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接头焊接,所述第一中子探测器固定设置在所述热电偶的另一端,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插入到所述定位槽内,多个所述第二中子探测器沿直线方向等间距的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所有所述第二中子探测器位于所述第一中子探测器和所述子弹头端塞之间;优点是方便组装,稳定性较好,有助于准确的检测反应堆的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944658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31330.3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 上海核能装备测试验证中心有限公司
IPC: G21C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棒驱动线试验对中装置及对中方法,利用机械加工的对中工装可以达到较高的形位精度,解决了对中精度低的问题,采用积木式结构设计,减小单件重量,提高了定位过程中的稳定性,反复拆装不需要进行重新对中定位;技术方案包括:上筒体、下筒体、上吊篮、下吊篮和对中机构;所述上吊篮与下吊篮设置在所述下筒体中;所述上吊篮、下吊篮和上筒体中设置有对中机构;所述上筒体与下筒体通过堆芯上板支承架连接;所述上吊篮与下吊篮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第一对中工装、第二对中工装、第三对中工装、第四对中工装、第五对中工装、第六对中工装和第七对中工装从下往上依次排列,对中工装与相邻的对中工装的凹槽进行插接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870533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45921.4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驱动机构协调装置及方法,协调装置包括底座,底座沿其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相对两侧分为第一安装区域和第二安装区域,第一安装区域和第二安装区域沿底座的宽度方向上并排设有至少一组动力机构,每一组动力机构包括沿底座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相对两侧的两个动力单元;动力单元包括动力件、滑动件以及配合件,相对侧的动力单元的动力件驱动滑动件沿底座相对滑动,进而驱动两个配合件彼此同步靠近或者分离。上述双驱动机构协调装置,底座上设有多组动力机构,且多组动力机构沿底座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均布,进而有利于同步驱动摇摆台,而且将动力机构与摇摆台的运动进行分离,不参与摇摆台的运动,进而有利于提高摇摆台的动态响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