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可视化注液-浸润工艺探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0066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659096.6

    申请日:2024-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可视化注液‑浸润工艺探究方法,属于电化学储能技术领域,包括由真空管道依次连通组成抽真空系统的真空泵、水分过滤器、化学过滤器、残液回收装置、压力传感器和真空管道阀门;具体为:通过泵入电解液至可视化壳体内部,并分别通过可视化面板从而实时跟踪电解液浸润极片过程的流态和流型,实时观察记录注液浸润过程的变化、温箱温度不变时,通过温度传感器探究电解液浸润温度及其不均匀性对于浸润的影响;当温箱温度变化时,控制其他变量不变,探究电解液在不同温度下的浸润速率;通过抽真空的方法探究压力对浸润的影响。本发明通过上述装置和方法,完成了对电解液浸润极片过程的最佳浸润工艺参数的探究。

    一种可加热测温的装夹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0015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310202599.6

    申请日:2023-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加热测温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包括顶盖和底座,顶盖设置在底座的上方;装夹部,设置在顶盖上,包括芯轴和能够容纳磁流变液的磁流变液箱体;加热部,包括至少一个线圈,线圈套设在芯轴上;测温部,包括定位组件和至少一个测温探头,测温探头设置在定位组件上,其中,工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芯轴的直径与第一通孔的内径相适配,磁流变液箱体上开设有与芯轴相适配的安装通孔,工件套设在芯轴上,磁流变液箱体套设在芯轴上并与第二通孔的内壁相抵触,定位组件设置在底座上,用于移动测温探头。本发明所提供的可加热测温的装夹装置能够有效避免工件在预热过程中容易因温度变化过快产生残余应力。

    一种基于车云协同下的锂离子电池在线析锂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0884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82766.8

    申请日:2023-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云协同下的锂离子电池在线析锂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车端电池设置脉冲式充电工况,并采集电压变化量以及电流变化量,得到该次测试电池的脉冲内阻曲线;S2、车端将测试电池的脉冲阻值及对应荷电状态数据上传至云端;S3、云端对接收到的脉冲内阻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第一变化曲线,进而云端进一步对设置脉冲的慢充工况数据进行计算,归一化后得到第二变化曲线;S4、云端根据第一变化曲线及第二变化曲线的相对脉冲阻值计算出平均差,进一步求出曲线对应的均方根误差,对平均差进行判断,得出电池内部未是否发生析锂。根据本发明,利用了车云协同下计算的高效性,具有快速对各类电池进行无损在线负极析锂检测的优势。

    用于大空间屋顶降温的雾化喷淋器

    公开(公告)号:CN101927217A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1010223203.9

    申请日:2010-07-09

    Abstract: 用于大空间屋顶降温的雾化喷淋器,包括基座和压盖两部分,基座内部下方开有带内螺纹的圆柱孔,圆柱孔上方有圆柱形漩流腔,漩流腔底部圆周壁上连接漩流进水管,漩流腔顶端与基座喷射锥基面连接;压盖为上宽下窄的圆台状,圆台母线即为压盖扩散雾化面,压盖底面半径大于漩流腔半径,压盖扩散雾化面与基座喷射锥基面和压盖底面形成水流渐缩段、喉部和水流渐扩段,漩流中芯杆位于压盖的中轴线与压盖连接,压盖顶部凸出的漩流中芯杆部分设置喷淋调节螺钉,漩流中芯杆下段设置外调节罗纹,基座和压盖通过漩流中芯杆下段的外调节罗纹与基座内部下方圆柱孔的内螺纹连接。本发明具有工作压力低、雾化粒径小、喷射均匀、喷淋有效半径大等优点。

    一种基于分极模型的全生命周期无析锂快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9094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15101.X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分极模型的全生命周期无析锂快充方法,本发明解析了电池发生析锂的内部机理,通过对电池进行参比电极的植入,得到电池准确的正负极电位,利用在线参数辨识对分极模型进行标定,后续只需要得到电池的电流输入即可预估下一时刻的正负极电位,端电压。后续通过电流控制器控制电流大小以保证负极电位不小于阈值,可以实现电池在任何充电条件下都不发生析锂。

    具有蓝色荧光特征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1760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218623.5

    申请日:2019-1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蓝色荧光特征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包括:将红薯渣中残余的淀粉分散于水中形成悬浮液;将悬浮液转入反应釜中而让淀粉水解得到葡萄糖、麦芽糖、醛类;将葡萄糖在水热条件下水解得到C=C键,并在水热法条件下得到GQDs。本发明的优点为: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和环境友好,在大规模制备石墨烯量子点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所制备的石墨烯量子点具有蓝色荧光特征和良好的亲水性,对水溶液中的Hg2+能够发生选择性猝灭。有望在生物成像、光学传感和储能转换等领域得到应用。

    一种太阳能吸附制水管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06799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10223053.1

    申请日:2010-07-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9 Y02A20/154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吸附制水管,包括真空集热管、冷凝管和集水瓶,所述的真空集热管由真空集热外管内套真空集热内管,两层管壁之间留有夹层,夹层密闭抽真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集热管内填充有复合吸附剂,形成与真空集热内管壁直接接触的复合吸附剂吸附床,真空集热内管中空位置为水蒸气通道,复合吸附剂吸附床顶端设置滤网,真空集热管口连接密封塞,冷凝管一端穿过密封塞进入真空集热内管,另一端进入集水瓶。本发明是通过固体复合吸附剂对空气中水蒸气的吸附作用,利用太阳能作为能量脱附冷凝获得液态水。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沙漠干旱缺水的沙漠旅行探险人员提供保障生命的饮用水,或建立沙漠饮水站。

    大空间屋顶雾化喷淋器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815406U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1020254468.0

    申请日:2010-07-09

    Abstract: 一种大空间屋顶雾化喷淋器,包括基座和压盖两部分,基座内部下方开有带内螺纹的圆柱孔,圆柱孔上方有圆柱形漩流腔,漩流腔底部圆周壁上连接漩流进水管,漩流腔顶端与基座喷射锥基面连接;压盖为上宽下窄的圆台状,圆台母线即为压盖扩散雾化面,压盖底面半径大于漩流腔半径,压盖扩散雾化面与基座喷射锥基面和压盖底面形成水流渐缩段、喉部和水流渐扩段三部分,漩流中芯杆位于压盖的中轴线与压盖连接,压盖顶部凸出的漩流中芯杆部分设置喷淋调节螺钉,漩流中芯杆下段设置外调节螺纹,基座和压盖两部分通过漩流中芯杆下段的外调节螺纹与基座内部下方圆柱孔的内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工作压力低、雾化粒径小、喷射均匀、喷淋有效半径大等优点。

    一种多功能家用床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08389U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20252533.9

    申请日:2015-04-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家用床,包括床面,床面分为床面I和床面II,两者接触处留有45°的倾角;床面I上开设有两个长方形的开口,开口内分别放置有桌面和坐板,桌面和坐板上均安装有提手;床面I的下面安装有起升装置;起升装置由中心杆I、支撑杆I、夹紧外套和夹紧内套构成;夹紧外套、夹紧内套套置在中心杆I上;支撑杆I底端固定于移动底座上、中间由平衡板限制,中心杆I穿插于支撑杆I的中心孔内;坐板的侧面与床面I侧面之间安装有两个合页II,坐板与床面I的旋转角度为180°。本实用新型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具备办公和家用两种功能,作为办公用方便、舒适;作为家用床用床面可大可小,节省了房内空间,更加方便、实用。

    一种太阳能吸附制水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817855U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1020254466.1

    申请日:2010-07-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9 Y02A20/154 Y02E10/40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吸附制水装置,包括真空集热管、冷凝管和集水瓶,所述的真空集热管由真空集热外管内套真空集热内管,两层管壁之间留有夹层,夹层密闭抽真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集热管内填充有复合吸附剂,形成与真空集热内管壁直接接触的复合吸附剂吸附床,真空集热内管中空位置为水蒸气通道,复合吸附剂吸附床顶端设置滤网,真空集热管口连接密封塞,冷凝管一端穿过密封塞进入真空集热内管,另一端进入集水瓶。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固体复合吸附剂对空气中水蒸气的吸附作用,利用太阳能作为能量脱附冷凝获得液态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沙漠干旱缺水的沙漠旅行探险人员提供保障生命的饮用水,或建立沙漠饮水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