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制线路板表面和孔内直接电镀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0329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41748.3

    申请日:2023-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制线路板表面和孔内直接电镀的方法,先将印制线路板进行前处理,再通过使用具有氧化性的溶剂对印制线路板基材表面及孔壁进行氧化处理,并将其置入含有有机导电聚合物单体的酸性溶液中,原位氧化聚合得到导电性较好的导电聚合物膜,最后进行电镀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取代传统的化学镀和黑孔化工艺,本发明工艺简洁、环境友好、可靠性好、生产成本低。此外,本发明的方法对当前现有的电镀生产线和电镀液无特殊要求,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一种磷烯基水滑石异质结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94950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1017799.0

    申请日:2023-08-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烯基水滑石异质结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磷烯的制备,研磨黑磷,转移至分散剂中进行液相超声剥离,将获得的分散液离心,取出离心后的上清液继续离心并取上清液,取出二次离心后上清液即磷烯分散液;磷烯基水滑石异质结构的制备,将过渡金属盐混合溶液与磷烯分散液进行混合,加入碱性溶液,调节混合液的pH,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收集获得磷烯基水滑石异质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且制备工艺简单明了。

    一种高性能石墨烯导电母粒的规模化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3135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42744.X

    申请日:2023-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高性能石墨烯导电母粒的规模化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树脂投入预定温度下的密闭式炼胶机或双螺杆挤出机,将树脂升温至熔融状态并搅拌至均匀,得到熔融物;步骤S2,将石墨烯投入密闭式炼胶机或双螺杆挤出机,使石墨烯与熔融物搅拌均匀,得到产物;步骤S3,将产物挤出后经过冷却、造粒,得到高性能石墨烯导电母粒,其中,步骤S1中,选择芳香族、脂肪族、脂环族化合物、脂肪族‑芳香族中的一种或多种,结构中富含脂肪烃与芳香烃的大分子链聚合物作为使用的低粘度的树脂。本发明解决了石墨烯团聚问题,在避免使用有机溶剂与预处理同时,使石墨烯充分发挥导电性能,制备的高性能导电石墨烯母粒掺入基体能够有效提高导电性能。

    一种锌镀层的环保型稀土金属盐钝化液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5574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57151.3

    申请日:2023-06-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锌镀层的环保型稀土金属盐钝化液,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主成膜剂10份‑40份,辅助成膜剂5份‑20份,复合氧化剂2份‑15份,络合剂2份‑12份,pH值缓冲剂2份‑10份,pH值调整剂2份‑8份,去离子水120份‑200份,其中,复合氧化剂为稳定型氧化剂,锌镀层的环保型稀土金属盐钝化液的pH值为1.5‑4.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锌镀层的环保型稀土金属盐钝化液的制备方法以及上述锌镀层的环保型稀土金属盐钝化液在对锌镀层进行钝化处理中的应用。本发明的钝化液制备简单,稳定性好,可长期保存,符合环保要求,并且钝化液钝化处理长效性高,环保无毒,成本低廉,钝化工艺简单,能够实现镀锌产品的大规模清洁生产,同时满足镀锌产品的耐蚀性要求。

    一种具有铬基氮化物复合镀层的不锈钢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2811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0570799.8

    申请日:2021-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铬基氮化物复合镀层的不锈钢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将铬基氮化物复合镀层沉积在经过预先经过化学刻蚀处理的不锈钢双极板上,经过化学刻蚀在不锈钢表面构造出的微纳结构使得沉积的复合镀层与不锈钢基体形成互锁效应,该制备工艺简单、所获得的镀层结构致密、镀层可控,加工成本低,适合批量生产,可以满足燃料电池商业化大规模生产。采用成本低的导电性铬和氮化物纳米粒子构成的铬基纳米氮化物复合镀层,满足双极板镀层低成本的要求,同时该复合镀层借助于抗腐蚀元素铬和化学稳定性高的氮化物纳米粒子的协同效果使不锈钢双极板在模拟燃料电池环境中的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近3个数量级。

    一种增韧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47256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010614156.4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韧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一种增韧的聚乳酸复合材料,其包括:所述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聚乳酸(PLA)20~8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G)20~80份;相容剂0~9份;增韧剂0~5份;抗氧剂0.1~0.5份;所述的聚乳酸包括L‑乳酸和D‑乳酸,平均分子量为207kDa,相对密度范围为1.20~1.30g/cm3,熔融温度为200‑220℃本发明制备的增韧聚乳酸复合材料综合性能优异,有效改善了PLA与PCTG的相容性,缺口冲击强度和韧性大幅度提升,热变形温度有所提升,可以在工业上被应用于某些特定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材料。

    一种新型电镀铜添加剂及其应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5981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816080.2

    申请日:2022-0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电镀铜添加剂及其应用。该新型电镀铜添加剂为苄索氯铵,其作为整平剂用于电镀铜过程。该电镀铜过程为:配置五水硫酸铜水溶液,加入硫酸,加入氯离子、SPS、PEG‑6000和苄索氯铵,得到电镀液;依次用乙醇和稀硫酸溶液预处理含有盲孔的测试板,得到预处理测试板;将预处理测试板作为阴极,含磷铜板作为阳极,在电镀液中完成电镀。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电镀铜添加剂价格低廉,容易获得,污染小,在电镀液中稳定且不易分解。将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电镀铜添加剂应用于电镀铜过程,可以获得无缝隙、空洞的盲孔电镀铜填充,且镀层表面光亮平整,可以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高密度互连的金属化和印刷电路板的微孔填充,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种锂硫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416092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010175512.7

    申请日:2020-0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硫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隔膜包含隔膜基底以及附着在隔膜基底表面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含聚丙烯腈和二氧化钛‑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具体为:(a)将镍盐和钴盐溶于水中,再加入二氧化钛进行分散,得到混合溶液,加热并搅拌混合溶液,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锂得到反应液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二氧化钛‑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前驱体;(b)将二氧化钛‑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前驱体进行干燥,后与聚丙烯腈溶液分散混合得到纺丝液,再用纺丝液在隔膜基底表面静电纺丝功能层,得到锂硫电池隔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效地提高了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铋金属负载氮化钨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330617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010157170.6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铋金属负载氮化钨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吡啶水溶液加入磷钨酸水溶液,加热搅拌后离心并干燥,然后在氨气中煅烧得到氮化钨纳米片;(2)在NaOH溶液中加入硝酸铋,水热,离心干燥收集粉末,在空气中煅烧得到花状BiO前驱体;(3)将氮化钨纳米片和花状BiO前驱体溶于水中,进行水热反应,离心并收集粉末,在氨气中煅烧,得到铋金属负载氮化钨光催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光催化剂具有宽的光吸收范围,高分解水产氢性能,低电阻率,快速转移载流子的能力,高光生载流子分离能力,低载流子重组率,以及良好的析氢循环稳定性等特点,且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环保。

    一种高韧低浮纤增强PC/PBT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62141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659224.3

    申请日:2021-06-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复合材料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韧低浮纤增强PC/PBT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碳酸酯60‑8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20‑40份;相容剂3‑6份;增韧剂3‑5份;滑石粉4‑6份;酯交换抑制剂0.2‑0.5份;抗氧剂0.1‑0.3份;润滑剂0.2‑0.4份;长玻璃纤维20‑30份;抗浮纤剂0.3‑0.5份;其中,聚碳酸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质量比为3:2‑4:1。将聚碳酸酯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混合干燥,与除长玻璃纤维外的其他组分混合加入到主喂料斗,从侧喂料斗加入长玻璃纤维,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本发明PC/PBT组份比例设计合理,以长玻璃纤维增强PC/PBT复合材料,添加PC抗浮纤剂解决了复合材料表面粗糙的问题,制备的PC/PBT复合材料刚韧兼具高光泽度并且无浮纤外露。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