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27671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10112769.8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IPC: G06F9/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载软件多任务实现的管道导航计算方法,具体包括:1)采用“定时触发+条件触发”方式,姿轨控任务作为定时任务进行调度,管道导航任务由姿轨控任务判断并唤醒;2)优先保证姿轨控任务正确执行,任务优先级顺序:姿轨控任务>管道导航任务>背景任务;3)对任务间共享数据的读写操作进行保护,“上锁+解锁”,当前任务进行共享数据读写时占最高优先级,读写操作结束后恢复用户设置优先级。
-
公开(公告)号:CN111409864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0202092.7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IPC: B64G1/10
Abstract: 一种编队卫星系统星间气动外形差异在轨标定方法,通过GNSS对编队卫星的实时相对测量,获取所需编队主星与编队辅星的实时星上数据,通过计算确定当前时刻每颗卫星的星间气动外形差异值进行卫星的气动外形在轨标定,解决了编队卫星星间气动外形差异定量辨识与评估需求,进一步提升编队卫星在轨任务运行的品质提供保障,星间气动外形差异在轨标定方法全过程清晰,方法简单可靠,计算精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824891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1121071.6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双星编队的半物理仿真校时系统及校时方法,该系统包含以下:外部时钟源、若干时钟信号处理模块、及若干实时仿真机;且所述外部时钟源与所述若干时钟信号处理模块串行连接;所述若干实时仿真机分别并联在所述时钟信号处理模块上,并与该时钟信号处理模块形成闭合回路。该系统将若干时钟信号处理模块串行连接,根据外部时钟源信号建立统一的晶振信号,通过外部时钟源信号替代若干个实时仿真CPU的晶振频率,实现各个硬件频率时钟信号的统一,实现对所述若干时钟信号处理模块进行一致授时,并提供对外软硬件接口,适用于不同的仿真环境和系统环境,使用方便,提高了系统的仿真频率,从而提高仿真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850842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1071244.8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硬件在环的卫星全功能单机模拟系统及模拟方法,该模拟系统包含仿真机系统,其分别与动力学系统、上位机、若干种星载真实单机以及终端外部设备连接并进行数据交互;仿真机系统包含:通过PCIe总线架构连接的xPC目标机板卡,及,若干接口板卡;xPC目标机板卡运行xPC Target实时操作系统,接收动力学系统的输入单机模型数据,接收来自上位机的操控软件指令,运行单机模型。本发明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仿真机信号转换接口,完成由仿真端单机模型到真实星载单机信息流的转化。该系统能够在单机无法同时齐套条件下实现卫星半物理试验过程中真实接口测试以及星载单机数字量与模拟量全状态故障模拟,提高卫星半物理测试阶段的测试试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39394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03190.2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基于加速度计组合的高精度编队控制方法,采用加速度计接入控制回路实时测量星体加速度,通过预估加速度计漂移补偿参数,控制过程动态获取推力器标定系数,实现编队控制量动态反馈与修正,不受执行机构配置条件限制,同时能够在星上自主实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在不同构形尺度及控制任务工况条件下的编队卫星高精度控制问题,更贴合工程实际,适用范围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865902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025089.6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姿轨控分系统管道导航参考轨道存储上注诊断的批处理方法,该方法将参考轨道数据存储至星载计算机的EEPROM三份不同地址中,参考轨道数据按照CCSDS数据格式进行组帧,星载系统首先进行三取二诊断,诊断正常则时按照数据格式进行反解,三取二异常则自动修复异常数据包,之后对数据包进行反解,反解失败则给出异常状态,并停止管道导航。本发明软件复位或星载计算机断电后数据不丢失,且在轨期间更改参考轨道的所有过程均由软件批处理完成。本发明既可以用于地面试验时管道航道的参考轨道上注,也可以用于卫星在轨运行期间在不复位且不影响卫星姿态轨道控制的前提下完成参考轨道的上注。
-
公开(公告)号:CN10918910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407281.7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上高精度计算双星半长轴偏差的方法,其包含:根据当前卫星的相对位置信息,首先导航滤波计算得到双星相对轨道根数偏差,然后计算得到当前时刻t(k)双星之间的切向绕飞中心偏置量L(k),利用该偏置量的偏差漂移率反算半长轴的偏差,极大的提高了半长轴偏差的精度。本发明能够提高半长轴偏差的获取精度,且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硬件资源,计算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6094529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59700.3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IPC: G05B1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3/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队任务多脉冲控制条件下的推力器在轨自主标定方法,包含:S1、在卫星运行过程中,完成当前编队保持控制之后,确定相对导航结果,即计算编队保持控后偏差;S2、根据相对导航结果,计算相对半长轴;S3、根据相对半长轴,以及当前编队保持控制策略,计算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从而得到下次编队保持控制中的推力标定系数;S4、根据下次编队保持控制中的推力标定系数以及编队保持控制策略,生成下次编队保持实际控制量,完成下次编队保持控制;S5、重复S1~S4,实现推力器的长期在轨自主标定。本发明能够实现复杂任务条件下同时对多方向推力器进行标定,显著提高标定效率和标定精度,减少燃料消耗;同时提高卫星自主化运行能力和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130891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010128913.7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卫星姿轨控的全功能模块化模拟处理系统及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动力学模块、上位机操控模块、xPC实时操作模块和FPGA模块;其中,所述动力学模块将单机模型数据传输给xPC实时操作模块,所述上位机操控模块将操作指令传输给xPC实时操作模块;所述xPC实时操作模块接收单机模型数据和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将单机模型数据传输给FPGA模块;所述FPGA模块根据单机模型数据得到航天器惯性空间姿态测量值、输出姿态角速度、噪声和反作用飞轮的安装矩阵,并将其传输给真实星载单机。本发明解决了卫星全功能模块化模拟设计问题,实现姿轨控系统在单机齐套情况下半物理试验的开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