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47792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310345064.0
申请日:2013-08-08
Applicant: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3P19/00 , G05B19/402 , B25B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复杂形面壁板柔性测控工装系统,包括被配置为限定壁板组件安装空间的型架框架组件;可旋转地安装于型架框架组件上用于安装壁板组件的壁板形面保型定位组件;水平可移动地安装于型架框架组件上的形面测量组件;与形面测量组件电气连接的装配信息集成控制系统模块。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上述系统进行壁板装配的柔性测控方法。本发明实现了定位点的柔性调整,能够适应一定尺寸范围内不同型号的机身壁板组件,不需要大型专用工装,缩短了装配周期,节约了工装成本,并且能够快速响应不同型号机身壁板的装配要求,能够显著提高装配效率。工装中动态模块的设计使得本装置同时满足了装配站位开敞性以及测量站位可见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447792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45064.0
申请日:2013-08-08
Applicant: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3P19/00 , G05B19/402 , B25B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复杂形面壁板柔性测控工装系统,包括被配置为限定壁板组件安装空间的型架框架组件;可旋转地安装于型架框架组件上用于安装壁板组件的壁板形面保型定位组件;水平可移动地安装于型架框架组件上的形面测量组件;与形面测量组件电气连接的装配信息集成控制系统模块。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上述系统进行壁板装配的柔性测控方法。本发明实现了定位点的柔性调整,能够适应一定尺寸范围内不同型号的机身壁板组件,不需要大型专用工装,缩短了装配周期,节约了工装成本,并且能够快速响应不同型号机身壁板的装配要求,能够显著提高装配效率。工装中动态模块的设计使得本装置同时满足了装配站位开敞性以及测量站位可见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331784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110199484.3
申请日:2011-07-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机械装配技术领域的飞机前起落架装配前调姿定位在线调整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测量系统模块输出端与计算机控制反馈模块的输入端相连,计算机控制反馈模块的输出端与调姿机构的输入端相连,调姿定位装置设置在支撑台架上,起落架预装在调姿定位装置上。该方法为在起落架收放性能功能尺寸测量数据和起落架各定位轴位置测量数据的基础上,实现功能尺寸的偏差源诊断,根据诊断结果设计定位轴调整方案,循环上述过程直至功能尺寸在工程设计要求范围内,上述过程结束后,根据定位轴最终位置数据确定相应工艺,完成前起落架与机头组件的连接配合。本发明以实施前的将系统挂点调整工序的时间为基准,装配调配的效率提高了近40%。
-
公开(公告)号:CN102331784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199484.3
申请日:2011-07-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机械装配技术领域的飞机前起落架装配前调姿定位在线调整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测量系统模块输出端与计算机控制反馈模块的输入端相连,计算机控制反馈模块的输出端与调姿机构的输入端相连,调姿定位装置设置在支撑台架上,起落架预装在调姿定位装置上。该方法为在起落架收放性能功能尺寸测量数据和起落架各定位轴位置测量数据的基础上,实现功能尺寸的偏差源诊断,根据诊断结果设计定位轴调整方案,循环上述过程直至功能尺寸在工程设计要求范围内,上述过程结束后,根据定位轴最终位置数据确定相应工艺,完成前起落架与机头组件的连接配合。本发明以实施前的将系统挂点调整工序的时间为基准,装配调配的效率提高了近40%。
-
公开(公告)号:CN1199022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311409104.3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外形的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包括:实时获取目标测量站位在自动导向车坐标系中的当前测量站位坐标,控制自动导向车移动至目标测量站位;当自动导向车到达目标测量站位时,控制激光雷达测量得到ERS定位点在激光雷达坐标系中的测量坐标;确定激光雷达坐标系与飞机坐标系之间的旋转平移矩阵,并确定飞机外形测量点在激光雷达坐标系中的理论坐标;根据飞机外形测量点在激光雷达坐标系中的理论坐标,控制激光雷达测量飞机外形测量点,并将激光雷达坐标系下的测量值转换为飞机坐标系下的测量值,直至全部飞机外形测量点测量完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利用双目相机与激光雷达实现对飞机外形的自动测量,提高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75568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34664.X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IPC: G06F8/3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平台研发建模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工厂平台SPS功能模块及其建模方法,其包括需求获取阶段:获取用户需求用需求图表示,并转化为需求文档;功能分析阶段:采用用例图将需求文档转化为相应用例并定义用例的外部执行者;将用例图转换为黑盒活动图,通过黑盒活动图对描述用例内部动作;架构设计阶段:静态架构分析,采用模块定义图描述模块组成结构,采用内部模块图描述模块定义图中组成结构间的关系;动态行为分配,根据用例图和模块定义图中的外部执行者,对黑盒活动图进行活动分区,将内部动作分配到相应的外部执行者,得到白盒活动图。本发明可提高平台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变更响应速度以及不同人员间的协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921954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171706.4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IPC: B64F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轴数控定位器的飞机壁板装配变形的数字化校正方法。本发明的数字化校正方法中,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反演建模方法,建立三轴数控定位器运动参数和检测点的位置误差数据之间的关系得到数字化校正模型,实现了大型飞机壁板装配变形的数字化校正,不仅有效降低了大型飞机壁板因装配变形引起的装配应力,同时保证了机身段装配中各个壁板的高效、高精度调姿和对接,最终提升了飞机大部件的装配质量。本发明的数字化校正方法通过三轴数控定位器的协调运动,成功解决了大型飞机壁板装配变形校正和准确定位问题,有效降低了大型飞机壁板因装配变形引起的装配应力,提升飞机大部件的装配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298796B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110229355.4
申请日:2011-08-11
Applicant: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数据量CAD模型实时绘制方法,包括两部分,即LOD快速自动生成预处理及LOD实时自适应绘制。本发明优点及功效在于:可以使得大数据量CAD模型则在普通计算机上实现大数据量CAD模型动态场景的模型,而且可以完整保留装配树信息,具有快速自动预处理技术、实时自适应绘制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69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90648.3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4 , G06Q10/04 , G06N3/092 , G06N3/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脉动生产线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将当前调度问题的静态信息输入至资源预测智能体中,获得资源预测智能体输出的当前每类生产资源的预测峰值;将当前调度问题的静态信息、当前每类生产资源的预测峰值以及当前的排班情况输入至工序调度智能体中,获得工序调度智能体输出的当前每道工序作为下一步排班的概率值;根据当前每道工序作为下一步排班的概率值,确定下一步的调度方案;依照下一步的调度方案,对脉动生产线执行调度处理;若脉动生产线还存在未开工的工序,则返回执行上述步骤;否则,则结束脉动生产线调度。本发明的方案,实现了脉动生产线的负载平衡,提高了脉动生产线的调度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1700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10513023.1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提供一种获取用于喷丸成形工艺的初始展开模型的逆向仿真方法,其包括基于目标成形零件的实际数模,利用计算机软件生成本体模型并构建一致的类阿尔门试片模型,在有限元仿真软件中将应力场施加于类阿尔门试片模型上以进行仿真变形计算,不断调整应力场的大小,直至计算出的变形与类阿尔门试片在选定的喷丸工艺参数下进行喷丸成形试验后的变形一致,由此确定对应的等效诱导应力场模型,再对等效诱导应力场模型进行取反操作以获得反向的应力场,并将其按照规划出的工艺路径施加于本体模型上以进行逆向仿真计算,从而获得初始展开模型,并基于施加路径和应力场对应的喷丸工艺参数得到与展开模型配套的喷丸工艺方案。
-
-
-
-
-
-
-
-
-